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的通知》精神,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進一步解決好鄉村人才問題,江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若干措施》。以下是對該政策的相關解讀。
政策創新性強。比如: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開展農技人員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試點;健全鄉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隨當地公務員待遇調整的聯動機制,確保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收入高于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20%;拿出一定數量職位面向鄉鎮事業編制人員、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及本地戶籍(生源)人員定向招錄公務員,等等。
政策針對性強。緊扣制約江西省鄉村振興的鄉村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創新創業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提出到2025年要再培養2.5萬名左右農民大學生,每年要培育高素質農民2萬名左右,等等。
政策可操作性強。出臺的政策能夠及時落地見效。比如: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優秀學員成長成才計劃,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鄉村振興志愿者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千企興千村”行動、青春建功行動、新時代鄉村振興英才選培行動,等等。
若干措施分兩大板塊、六個部分,共有22條。第一板塊為第一部分至第五部分,共有17條,重點闡述了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等五類人才。第二板塊為第六部分,共有5條,重點闡述了激發鄉村人才干事創業激情,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政策和組織保障。具體如下:
在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鼓勵農民參加農業系列職稱評審。加快家庭農場經營者培養,建立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分級分類開展培訓。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農村實用人才等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
在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實施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打造一批創業創新園區、培訓基地、見習基地、孵化實訓基地和創客服務平臺,培育農村雙創帶頭人。建立領導干部和科研專家聯系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人才制度。啟動鄉村工匠培育工程,實施“技興鄉村”專項行動。培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培養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者、服務接待和解說實用人才。培育農村電商人才,探索實訓式電商人才培養與定向人才培訓機制,搭建青年返鄉創業就業農產品電商直播服務平臺。打造勞務輸出品牌。
在加快培養鄉村公共服務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盤活事業單位編制存量向教師隊伍傾斜,健全鄉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隨當地公務員待遇調整的聯動機制。加強鄉村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采取派駐、多點執業、開辦醫生工作室、巡診等方式,充實鄉村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加強鄉村文化體育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扎根群眾的基層文化隊伍,落實每個行政村有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在加快培養鄉村治理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強鄉鎮黨政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特別是鄉鎮黨委書記,優先使用在重大斗爭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干部。全面推行鄉鎮績效考核,落實鄉鎮工作補貼政策,確保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收入高于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20%。加強村級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村級后備力量建設,每個村至少儲備2名村級后備力量。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加強農村養老管理服務人才和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鄉村規劃建設人才、公共法律服務人才、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才等農村社會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人才、農村合作組織管理人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才、供銷合作組織人才等農村經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在加快培養農業農村科技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培養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人才,每年培養2-3人參與國家農業科研杰出人才計劃和杰出青年農業科學家項目,加強農業農村領域科技智庫建設。培養農業農村科技推廣人才,開展農技人員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試點,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和基層農技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隊伍。實施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提升工程。
在激發鄉村人才干事創業激情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多元化評價鄉村人才,拓展鄉村技能人才評價選拔渠道,建立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完善人才服務鄉村激勵機制,職稱晉升、推薦選拔國家級或省級人才注重向基層一線傾斜。開展新時代鄉村振興英才選培行動,每年選樹一批鄉村人才先進典型,按規定及時獎勵為鄉村振興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和脫貧地區流動,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和脫貧地區工作的,加大愛崗敬業表現、實際工作業績及工作年限等評價權重,落實工資待遇傾斜政策。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基層農林水等專業技術人才定向培養計劃,選調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鼓勵高校畢業生在鄉村創業。引導和支持各類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加強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鄉村人才振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農村工作干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