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遠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統籌謀劃公園城市示范區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進一步高水平創造幸福美好生活、高質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指明了科學路徑、凝聚了強大合力。天府新區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堅持“人城科產”融合發展,著力推動自然生態與創新生態肌理耦合、城市新境與產業新境功能融合、幸福家園與科學家園價值統合,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公園城市先行區。
中共成都市委以全會形式同步部署公園城市示范區與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充分彰顯了市委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定力、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的行動自覺、堅定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擔當。
全會深刻把握了公園城市與科技創新“雙向賦能”的戰略機遇,緊緊抓住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向縱深推進的疊加賦能機遇,以公園城市為基底壯大科技創新自生長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增創公園城市內生動能,在探索世界城市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主題下,標定城市高度、涵養城市厚度,必將有助于城市內涵式發展的系統創新、深度提能。
全會系統設計了公園城市與科技創新“一體推進”的戰略路徑,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同向構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安全的公園城市“六位一體”發展內核,同步搭載以科技創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為引擎的公園城市動力系統,形成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生長結構,推動城市功能聚變、價值裂變,必將有助于城市內涵式發展的高階突破、整體提速。
全會全面響應了公園城市與科技創新“同步跨越”的戰略愿景,始終秉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明確提出到2035年同步實現“公園城市示范區成為全國樣板”、“創新型城市建設進入世界先進城市行列”的宏偉圖景,精準地擘畫出“綠色、科技、人文”交相輝映的精彩未來,讓創新創造無處不在,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必將有助于城市內涵式發展的多維發力、全面提效。
從公園城市“首提地”到“先行區”,從科技創新“策源地”到“核心區”,天府新區始終在成都發展全局中處于重要地位、肩負特殊使命。站位新起點、競逐新賽道,天府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持“人城科產”發展邏輯,突出公園城市先行區建設的統攬作用和科技創新戰略承載地的支撐功能,勇擔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時代重任,踐行科技自立自強國家使命,聚力打造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更顯張力的未來城市。
優化“兩個生態”,讓自然生態與創新生態在肌理上同向耦合。締結自然山水風貌和科技創新元素,以鹿溪智谷公園社區為示范引領,依托生態本底打造融合生態價值與科技魅力的“科學綠軸”、“科創綠廊”,沿城市主軸、濱水岸線建設獨角獸島、鳳棲濕地等創新地標,打造“科技創新+藍綠生境+活力精彩”的復合城市形態,塑造服務創新人群的開放空間體系,構建激發創造靈感的內生動力機制,實現自然生態與創新生態美美與共。
塑造“兩個新境”,讓城市新境與產業新境在功能上交互融合。把場景體系作為撬動產城功能融合共進的核心支點,深化“功能區主戰”,全域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高水平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加快建設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推動“城市場景”向“場景城市”躍升,打通“創新突破—賽道突圍—產業突變”的傳導鏈條,筑強體現高質量發展的功能支撐體系,推動城市新境與產業新境互融共生。
建設“兩個家園”,讓幸福家園與科學家園在價值上全面統合。按照“一個生活社區就是一個多元場景體系”、“一個生活社區就是一個創新感知空間”的理念,集中打造高品質科學家社區,串聯式布局現代化科技館、智趣場館等未來科技體驗空間,持續涵養“尊重科學、禮敬創新”的文化氣質,塑造宜研宜業宜居的科技人文生態,彰顯公園城市幸福美好、和諧包容、創新活力的城市價值,促進幸福家園與科學家園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