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去年,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陳西路附近的公共衛生間經過改造后,不僅面積擴大了不少,還增設了獨立的第三衛生間。
家住附近的彭女士說,之前自己帶5歲的兒子出門,不知道該去男廁所還是女廁所,現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帶兒子直接去第三衛生間就行了?!?/p>
彭女士遇到的問題,很多人都曾經歷過。
異性家長單獨帶孩子出門,一起上廁所時可能遭到異樣的目光,而讓孩子一個人上廁所又存在安全隱患?!叭绾慰创龐寢寧型M女廁”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為解決此類問題,近年來,不少地方積極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修訂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探索在醫院、商業區、交通樞紐區域、景區等公共場所設置第三衛生間。
目前,我市的第三衛生間設置情況如何?使用率怎樣?推廣需要解決哪些難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需求量大 數量卻不足
今年35歲的劉科有一個4歲的女兒。由于孩子母親常年在外地工作,通常都是劉科帶著女兒外出游玩,對于外出時如何帶著女兒上衛生間的問題,劉科有一套自己的經驗。
“周末逛街的話,我會盡量帶女兒去大型商場,一般都有第三衛生間。平時出門前,我都會讓她上一次廁所。”劉科說,即便自己把準備工作做好,幾年來也遇到過不少“意外”。
如果女兒在路上著急上廁所,附近又沒有第三衛生間,只能委托如廁的女士或者保潔阿姨幫忙帶女兒進廁所,自己則在門口等候。
第三衛生間設置情況究竟如何?記者選擇了一天周末,來到渝北區兩路一休閑廣場實地查看。
在一處公共廁所外,記者統計發現,當天上午一小時內,就有4位媽媽帶著三四歲的男童去女廁所如廁。
就父母帶異性孩子上廁所的問題,記者隨機采訪的數十位路人,其中絕大多數持理解的態度。但也有市民提出,如果孩子較大,有了基本的性別意識,為保護隱私、避免尷尬,還是盡量讓其獨立上廁所或請他人幫忙。
此外,有受訪者明確表示出對父母帶異性孩子上廁所的反感,“有的孩子看著歲數都比較大了,進到女廁所好奇心大,到處看,讓人很不舒服?!?/p>
“第三衛生間既能保護孩子的隱私,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影響他人。然而設立第三衛生間的場所并不多,很多市民對第三衛生間的了解也不夠,為什么不能把‘門打開,大力建設、推廣呢?”劉科對此表示疑惑。
受訪者中不少家有小孩兒的父母也表示,如果條件允許,自己并不希望帶孩子去異性廁所。
然而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父母希望通過第三衛生間的設立,避免帶異性孩子如廁造成的尷尬,第三衛生間的數量卻并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
利用率較低 設施維護差
那么,在設立了第三衛生間的場所,使用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我帶著兒子在家附近商場玩,孩子突然想上廁所,去了才發現商場的第三衛生間關著門,我只能帶著他進女廁所。可是孩子都已經6歲多了,此前帶著進入女廁所,遭受了不少異樣眼光?!苯眨泻糜迅浾唛e聊時,也吐槽了自己尷尬的如廁經歷。
據了解,第三衛生間是指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主要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動無法自理)上廁不便的問題,如女兒協助老父親、兒子協助老母親、母親協助小男孩、父親協助小女孩等。
記者來到好友口中的商場實地探訪發現,該商場共有5層樓,已修建多年了,由于周邊小區眾多,進出商場的人流量較大。廁所從外觀上看還算干凈、明亮,但記者走近后看到,第三衛生間大門緊閉。記者試著推了推門,仍無法打開。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渝北區、江北區、南岸區等多家商場衛生間、醫院衛生間、路邊公共廁所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門緊閉的情況外,第三衛生間還存在標識模糊、堆滿雜物、設施損壞等情況。
例如,江北區一商場雖然設置了第三衛生間,但是里面殘障人士如廁的扶手已損壞,兒童馬桶無法抽水,幾處地磚也有不同程度的殘缺。
該商場保潔員告訴記者,第三衛生間使用人數不多,里面設施復雜多樣,容易損壞且打掃起來比較麻煩,于是逐漸被荒廢了。
加快第三衛生間建設推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人在談到異性父母帶孩子上廁所難時,都能產生一定的共鳴,認為應當多多設置類似第三衛生間的衛生場所。但同時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第三衛生間,也沒有使用過第三衛生間。
實際上,早在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修訂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就要求,城市中的一類固定式公共廁所,二級及以上醫院的公共廁所,商業區、重要公共設施及重要交通客運設施區域的活動式公共廁所,均應設置第三衛生間。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在城市公廁推動服務人性化方面,我市主要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展開工作:一是在設計中強化男女廁位比例;二是增設無障礙設施和“第三衛生間”;三是重視環衛愛心驛站的配套建設。目前,中心城區達到有無障礙設施和“第三衛生間”的公廁超1000座。
公廁設置的多少、方便與否看似小事,實則攸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第三衛生間雖然屬于特殊需求,但并不小眾。
渝中區人大代表、渝中區人大常委會上清寺街道工委主任殷建新擁有7年的市政工作經驗。他認為,第三衛生間的設立能夠充分體現城市社會服務的精細化,彰顯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目前,新建的大型商場、醫院等基本都規劃修建了第三衛生間。但一些老商場、老醫院、老車站等公共場所,由于修建時并沒有留出第三衛生間的用地空間,導致現在改造起來非常困難。”殷建新表示,渝中區由于公共面積緊缺,公廁建設選址困難,近年來采取了積極協調社會單位對外開放公廁的方式,以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我們依然可以借鑒這類經驗,鼓勵具有條件的社會單位開放公廁(第三衛生間),進一步滿足市民對第三衛生間的使用需求。”
同時,殷建新建議,推動第三衛生間建設需要雙向發力,首先要讓更多的人了解第三衛生間是什么、有何需求;其次相關部門在了解社會需求后,有的放矢制定相關政策。
就如何進一步推進第三衛生間的建設和使用,也有多位受訪者提出,除了加大建設力度之外,還要讓大家知曉第三衛生間的存在和功能;要及時對第三衛生間的設施設備進行保養維修,做好清潔工作。
鏈接
關注成本空間問題 積極尋求多種方案
公共廁所是反映城市文明的一個重要窗口。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各地各部門越來越關注第三衛生間的問題,用實際行動為民辦實事。
河北保定近期以創建衛生城市為契機,新建改造城市公廁347座,第三衛生間等成為標配,讓品質生活更“方便”。去年,山東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完成了大明湖景區煙雨堂、超然樓和南豐祠、明湖居以及趵突泉景區南門5處衛生間的改造提升,主要包括墻地面更換、增加女廁位數量、新風系統、增加第三衛生間等。
據交通運輸部消息,自今年6月8日起至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將從增加廁位數量、完善衛生設施、加強保潔管理等方面,持續深化公路服務區“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合理增設第三衛生間,完善兒童如廁設施,滿足異性家人陪侍使用需求。
有專家分析指出,空間和成本是設立推廣第三衛生間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解決,那么第三衛生間的推進將舉步維艱。
還有專家認為,第三衛生間的推廣既有觀念上的問題,又有法律上的問題?!耙詿o障礙廁所為例,《無障礙設施建設條例》已經出臺多年,各省市都有無障礙設施建設條例,但直到近幾年才有所發展,因為以前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建設無障礙廁所的必要性。而推進第三衛生間建設,更加需要轉變觀念和加強宣傳。同時,第三衛生間的政策性導向明顯,但缺少法律法規支持。如果地方立法時能考量到第三衛生間,就會更加有利于推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