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寫話教學是學生接觸作文的早期階段,是語文作文教學的入門,這一直以來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是,老師若還運用傳統、相對單一的教學形式,對寫話訓練目標定位不夠準確,過于重視形式而忽略引導,加之低年學生對圖片、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的欠缺,通常情況下使我們的寫話效果并不理想,激發不了學生寫作學習的興趣,致使低年級寫話水平提高受到阻礙。
興趣是對一件事物掌握的良好開端,是人生成長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在起點和動力。設置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提高學生的看圖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在情境中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發散思維,使學生看到想說、說出所想會寫的欲望,讓學生迫切寫出所思所想的過程,使其“需之切,樂其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那么,如何去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鼓勵其自由表達呢?
一、情境激趣,樂于表達
豐富情感是人去追求成功的有效力量,也為智力發展的提供了準確的方向。老師在寫話的教學中通過多樣形式的方法與手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聯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搬出被我營造有效的情境,或是借助圖畫再現情境,扮演角色的情境劇來體會情境……都能滿足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中等到情感需要,激發學生“說”的熱情,“寫”的欲望,使其樂于表達。
如:我結合口語交際《春天來啦》,課前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去郊外尋找春天,引導他們去觀察,去思考。上課時,我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一段有關春天的迷人景色,配上一段優美舒緩的音樂,待學生品味之后再讓他們把找到的春天講給大家聽,孩子們個個爭先恐后,呼之欲出,最后讓學生把自己找到的春天都寫下來,學生絲毫沒有為難之處,效果不錯。
又如:在教學《識字5》時,我讓學生扮演“西瓜”,來介紹自己,學生的想象非常豐富,有的說:“我是西瓜王子,看,我的衣服多鮮艷啊,碧綠碧綠的,我里面就更好看了,紅通通的,比紅氣球還要紅!”有的說:“我是西瓜里最大的,看,我的身體圓圓的,就像一個大皮球,我的味道可好了,很甜很甜,比蜜糖還要甜。”“……”讓學生發揮想象,自由表達,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大膽的寫下來。
在創設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并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和幻想,激發寫話的興趣,使其樂于表達。
二、活動激趣,自由表達
研究表明,通過觀察獲得的信息量占獲得總信息量的85%以上,所以組織學生多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或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或班級組織的活動等,并在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這樣,學生不僅陶冶了情操,鍛煉了意志,而且還有了自己的觀察和自己獨特的體驗,這就累積了豐富的生活素材。如此,學生便有話可說,有感可發,自然樂意為之。
為了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我在班上組織了“續編故事比賽”、“講故事比賽”、“看圖說話比賽”等多種競賽活動。
如:結合《蘑菇該獎給誰》這課,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第二天,兔媽媽又準備出門采蘑菇了,臨走時囑咐兩個孩子好好練習跑步,結果又會發生什么事呢?請你想一想,編個故事,大家來比一比,看誰能當“故事大王”……不出所料,學生們濃厚的興趣躍然于臉,有的說:“小黑兔知道了自己的缺點,于是就向小白兔學習,練習和駿馬賽跑……”有的說:“小白兔得到了大蘑菇就驕傲起來,結果就輸給小黑兔了……”有的說:“……”
心理學研究指出,競賽是激發兒童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競賽活動中,兒童的自尊心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為強烈。因此,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應同與寫話有關的競賽配合起來,以此激發學生寫話的熱情,使其自由表達。
三、評語激趣,大膽表達
教師精當的、富有激勵性的評語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繼續寫話的熱情。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雨點》時,提問:“如果你是春天的雨點,你會落到哪兒去呢?”生:“我會落到荷葉上和青蛙一起玩。”師:“想得真好,你是青蛙的好朋友了。”生:“我會落到田野里,滋潤莊稼。”師:“你能用‘滋潤’一詞,真了不起!你滋潤了莊稼,使莊稼長得更好了,農民伯伯要感謝你!”“……”學生用文字寫下來后,教師也應寫上富有勵志性的評語。而如:“語句不通!”、“不認真!”這樣的評語,很容易讓學生知難而退,產生消極負面情緒,從而阻礙學生寫話興趣的培養。
我們知道,小學低部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語言表達有所欠缺,在開始嘗試寫話階段時必然會產生字詞使用不規范、標點符號使用不當、語句不通等毛病,而在這時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大膽嘗試,在不斷的嘗試中,學生會自覺修正自己的錯誤。當然,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是必要的,但不必刻意地去強調和講解,學生是否會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練筆興趣,使其想寫、要寫、樂寫。
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嘗試運用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也可以表達相對完整的內容,從詞語的運用到表達的范圍都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間。
綜上所述,低年級在開展寫話教學時,我們要遵循新課標的要求,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提供自由的空間,不斷探索并創新多樣化的寫話訓練形式與方法,對學生多鼓勵和激發。在寫話訓練中,只要不出現方言,就不必過于強調口頭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也就是“我手寫我口”,提高語言輸出能力。同時強調寫話與生活的聯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有創意地表達。淡化文體,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真正讓學生愿意寫,想要寫,喜歡寫,進而逐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為今后的作文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妮婭.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2]湯羅景,循循善誘把“話”說——低年級寫話課教學反思[J],考試周刊,2011.
[3]李敏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D],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果隴小學 51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