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師組織學生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是教師激發廣大學生積極獨立思維的重要動力,是教師開啟激發學生思維智慧之門的重要鑰匙,是學生信息資源輸出與問題反饋的重要橋梁,是通過溝通促進師生思想認識、產生社會情感文化共鳴的重要紐帶。一個好的課堂提問能夠把一個學生迅速帶入"問題情境",使他們的學習注意力迅速地被集中轉移到特定的某個事物、現象、定理或某個專題上;同時能夠主動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追憶、聯想,進行一種創造性的的思維。一個好的課堂提問有助于教師提高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有價值教學信息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和學生語言綜合表達能力;同時有助于保證教師及時快速得到學生反饋教學信息,不斷優化調控課堂教學工作程序,實現課堂教學有效目標。在我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對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能力的知識培養尤為重要。那么,在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中小學生獨立提問的思維能力呢?下面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工作想法:
一、鼓勵學生,讓他們具有一顆樂于提問的“心”
學生不向任課老師提問的一個主要心理原因也就是他們不愿意多提問。這部分學生大多對待學習活動目的性還不夠明確,學習活動積極性沒有得到調動起來。他們在整個課堂上總是想充當”收音機”,不想在整個課堂上自己開動腦筋主動提出出問題。常言道: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始終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的指導老師。學生只有在具有了濃厚的學習活動積極性和高昂的學習熱情,把日常學習生活變成了一件愉快的快樂事,才能積極、自覺、主動地地參與各種學習教育活動中。如何有效鼓勵廣大學生,充分調動他們樂于提問的”心”,是學校培養廣大學生積極提出問題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設計一些富有科學挑戰性的科學問題,激發他們的科學求知欲和興趣。要同時善于注意創設某種類型問題展示情境,把一個問題真實隱藏在這種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回答想問的問題積極性。
例如:在課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先嘗試讓每個學生準確說出幾個任意數,然后我很快就能判斷它到底是否能被3整除,通過多次師生共同討論驗證,我的教學判斷準確無誤后,學生就主動地向我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您到底是用什么樣的方法這么快就已經能準確斷定一個數到底能否被3整除的?可見,學生主動提出這個教學問題,緣于任課教師的學習激趣和學生創設的良好課堂發問互動情境。
二、鼓勵學生,給他們一個能夠敢于發出提問的“膽”
學生不向任課老師提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不敢提問。特別是對基礎差的、膽量小的學生,要在數學課堂上大膽提出這些問題確實不容易,因為他們更需要承受被任課老師的指責和喜歡惹事的同學公開嘲笑的巨大風險。
要說更好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就是必須要讓學生能夠有”膽”敢問,這也就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問能力的有力教學基礎。因此要努力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民主的學校師生關系,確保學生的心理安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一份愛心與學生一起共同創設和諧、自由、安全的教學空間。努力徹底打破”教師中心”的課堂教學管理舊思想,從”師道尊嚴”的課堂教學管理架子中逐步轉型走出新未來,從”居高臨下”的課堂教學管理權威中逐步成為走向平等的學生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互相寬容過程中,感受精神上的激勵和鼓舞,只有真正做到全體師生之間真正平等,學生才有機會更加地愿意無拘無束,充分地自由自主表達自己的不同思維想法,把活躍的主體思維表達方式,充分運用到學生課堂上的學習中,大膽、積極地踴躍參與學生發言、提問。教師同時還要給學生自身表現的機會,允許和鼓勵每個學生同時提出新的疑問和同時發表不同樣的見解。教師可以互相商量的一種口吻和每個學生進行交流:你們老師覺得怎樣?同意這個人的說法嗎?我也是想說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想給你聽嗎?鼓勵學生的兩句話語永遠不離口:你的數學回答真不錯;你的數學想法很好富有新意;你的數學問題提得太精彩了;誰在數學課堂上仍然敢于大膽提問,就要及時得到老師表揚;如果誰提的數學問題,教師仍然需要三思而后行地答這就說得更好了,因為這個數學問題應該有它的深度;如果誰提的數學問題,使教師張口結舌,不能及時回答,這說明的是學生對這個數學問題的深入思考,想得比以前老師還深,教師今天不能及時回答,可以繼續留待以后老師解答。只有不斷的鼓勵學生,學生才敢于提問,把自己的想法大膽的提出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鼓勵學生,給他們一個善于踴躍提問的“腦”,搭建一個善于提問的“架”
民間常言也這樣說:授魚予人以漁如魚,只為提供一餐所需;而不是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教育理論教學的最高藝術境界也就是”教而為了不教”。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真正學會知識只是一個前提,而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會學卻才是最終目的。
培養學生能夠善于提問的邏輯思維能力,不但要做到讓每個學生能夠做到想問、敢問、好問,更多的時候,應該要做到的是讓每個學生能夠根據不同實際情況下,針對不同的內容、性質特點,提出適應的問題,問題形式也相應的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準確進行提問,才能真正徹底解決問題,揭示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的內在核心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真正徹底解決一個問題的核心本質內在要害,反而更加易于理解致使感到乏味,從而產生心理厭煩。因此,要是真正的想有效率地提高每個學生的善于提問能力,還必須及時性地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善于提問的方法,為他們自己量身搭建一個能夠有更多機會自己提問的”架”,讓這些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這些學生更加理解善于自己提問,這無疑也正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提出問題能力的保證。
總之,課堂上的提問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實施起來卻往往會具有相對較大的難度。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課堂活動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活動提問者在活動中顯示出更多的獨特性和更多難預料性。課堂提問的教學有效性無疑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前提,要達到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教師就要在有效課堂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實踐、反思、總結,從發現不會一直到會,從發現無效一直到有效,從不熟練一直到駕輕就熟。窮盡自己一生的業余精力時間去學習備課,去學習錘煉,是每位優秀教師的畢生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