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天增歲月人增壽”,這是自然成長,還有一種心靈的成長不可或缺,它使精神世界不斷完善和提升,使生命姿態逐漸走向優雅和高尚。
《韓詩外傳》中有個故事:春秋時,閔子騫仰慕孔子的才學,拜孔子為師。開始時,閔子騫臉色蠟黃,過了一段時間竟慢慢紅潤起來了。子貢感到很奇怪,便追問原因。閔子騫說,他在沒讀書之前,一心想做達官貴人,因此寢食難安,臉色枯槁。如今讀了為人處世的書,辨是非、知美丑,從而心平氣和、處亂不驚,臉色就變好了。
閱讀能養顏、養心、養智慧,不斷改變我們的精神面貌。這和蘇軾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同樣的道理。
在閱讀中成長,這個過程是緩慢、恒久的滲透。通過閱讀,在一頁頁紙張、一行行文字中瞭望到世界的廣袤、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價值。作家王開嶺說:“讀書不為別的,是讓書里的那些精神光線照亮我們,讓書里的那些美學營養提升我們的心靈視力,滋養和愉悅我們的人生。”
走進閱讀,一點點涵養精神,一寸寸塑造靈魂。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你會遇見最好的自己。
編輯提點
書,是不會白讀的。人們在閱讀中能夠不斷修正自我、豐富自我。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