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成立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為統籌協調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研究審議未成年人保護重大事項;協調推進有關單位制定和實施未成年人保護規劃、政策、措施、標準;督促檢查《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落實情況、各地區和各有關單位任務完成情況,督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重大案件處置工作等。
教師評價體系將全面建立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涉及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社會用人評價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督導)在教育評價中的職責等,構建了一個包括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和政府在內的、完整的主客體評價體系。《總體方案》從師德師風、教育教學、學生工作、科研和榮譽5個方面完整構建了教師評價體系,既是完整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
教育部規定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水平,針對當前新的變化,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立足于當前實際,以科學、規范、有效、可操作為原則,從加強宣傳教育引導、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保證體育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健全責任機制、強化督導檢查等八個方面對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有關要求。
聯合國發起新倡議以縮小數字鴻溝問題
近日,聯合國帶頭發起一項關于數字學習和技能的全球新倡議,意在縮小邊緣化兒童和青年的數字鴻溝,并推動教育系統的迅速變革。該倡議包括:擴大獲得數字學習解決方案的渠道;確保學校、每個孩子和年輕人都能連接到互聯網;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各種設備進行學習;確保學生、教師和學校有能力負擔相關內容和數據;投資教師培訓并擴展創新實踐項目以實現數字學習等。
學校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共提出了十條措施,總的來說主要是“把握功能、嚴控總量、提高質量、強化管理”四個方面。《通知》明確提出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讓作業回歸到學校育人環節中來,還要求學校要合理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充分體現“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免試就近入學等規定同樣適用于民辦學校
近日,教育部在回應網友咨詢《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相關問題時表示,該指導意見中的“幼小”包括民辦小學和幼兒園。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強調“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這些要求適用于公辦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
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超5.3萬億元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經過初步的統計,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較去年上漲5.56%,數額為53014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7.10%。經費投入最大的為高中階段教育,總投入達8428億元,上漲幅度也為最高,達9.14%。往后教育部還會以公告和統計年鑒形式,向公眾公布全國及各省落實法定增長情況和最終核定數據。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于上海正式成立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由同濟大學提議,東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東八校”共同組建而成,近日在上海青浦正式成立。此聯盟的成立,一方面為華東這八所高校之間的互動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另一方面也為一流大學群體緊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撐引領新發展提供了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