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涓涓溪流滋稻芽,淵淵細水潤麥花。西塘河畔豐藺草,三村點睛姑蘇畫。”一首平凡無奇的打油詩道出了筆者心中滸墅關田園鄉村的美妙圖案。九圖、青燈、華盛,曾經夾糅蘇州主城版圖卻又被大家遺忘的“城中田”,如今又是怎樣的模樣,跟隨筆者腳步來一次深入探訪。
沿新312國道從蘇州工業園區由東向西開車約20分鐘,行至滸墅關九圖匝道而下,滿滿的稻田綠潤澤雙眼,更沁人心肺,這便是蘇州主城最后一塊“城中綠肺”——滸墅關三村一體。
九圖村:吹響小康幸福音
進入九圖村,稻田溝渠,高標準農田是傳統田園與現代設施農業的完美結合;黑瓦白墻,典型的蘇式建筑風格是江南的“域標”;標語墻繪,是水墨田園的滴滴點綴,傳遞的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農耕文化與鄉風文明。綠植蔥盈的黨建公園,百年黨史的價值精髓在這片主題區域中仿佛觸摸可及。走在宏圖橋上,俯瞰西塘河東側2.5公里的健身步道,猶如“紅色項鏈”勾勒出三村母親河的最美圖案,又如一幅長長的五線譜,“奔跑的青年、嘻跳的兒童、閑走的老人……”正如跳動的音符,演繹著屬于這片熱土的小康之音。
據悉,自2018年推進鄉村振興以來,滸墅關以打造“蘇州最美都市田園”為目標,通過“建、治、管、拆”等多項舉措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居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現在的滸墅關路東三村,農村主體路網和村內主要支線的道路建設完工,并實現三村主干道與中環、西塘河路、新312國道等城市主干道的聯通接入,三村與姑蘇區、園區的交通時間縮短10至20分鐘;同時,在雨污管網、村落美化、文體配套、河道疏浚、溝渠新建等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目前,滸墅關路東三村已實現農村生活排污全部進入市政污水管網;南海巷郎、盛家浜等一批村莊美化工程已竣工;2.5公里的健身步道、黨建公園、法治長廊等一批文體配套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也已建成。
青燈村:改造美化煥新顏
沿西塘河路南下,進入路邊的一條深幽小路,前行約200米,豁然開朗,一座景觀橋,一個休憩亭,一片小河灣,這便是青燈村的南海巷郎。據了解,2018年滸墅關鎮啟動青燈村南海巷郎的村落美化工作,投入420萬元實施村落美化提升工程,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1.2萬平方米,停車位改造0.12萬平方米,修建景觀橋、休憩亭各1座,并進行公共綠化補植、駁岸修復、入口標識設置等,村莊面貌得到較大提升。如今這一區域也成為了滸墅關鄉村景點的小網紅,靜謐優雅不乏人間煙火的景象成了眾多滸關人手機上的屏保。
華盛社區:田野中的人氣“擔當”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西塘河畔一景一色給人們最為安逸祥和的印象。而沿河南下,華盛社區花野圩的田野上豎立的一個個“向日葵”標牌和一聲聲釣趣歡笑引人深探。
“向日葵”標牌上是“城市地主”的認領信息……這片整齊劃方的區域是蘇滸休閑漁業生態園的“一家一分田·城市地主”認種區。一塊塊肥沃的田地上各種蔬菜長勢喜人,一大片土地被分割成一個個小塊,每塊地頭插上寫有主人名字的向日葵牌,形成獨特的菜園風光。2019年起,蘇滸休閑漁業生態園將一塊10畝的土地進行開發,用來做“認種地”。市民一年支付660元,可以認領一塊屬于自己的菜園,每塊菜園占地面積約20平方米,可以自己播種、收獲,也可以委托農莊打理后,根據季節直接收獲蔬菜。
耕小菜園,當“地主”的方式讓都市人玩得不亦樂乎,“都市農夫”賈麗女士表示,自己好像已經當“農民”上癮了,她的孩子跟著勞作也變化不少,“以前孩子怕臟,自從帶來這里后,就自覺跟在我后面幫我挖土、撒子。”現在的孩子大多沒種過地,讓他們體驗農民的辛苦,能夠使孩子認真對待每一粒糧食、每一棵蔬菜。
生態園另一側的小龍蝦垂釣區又是另一番田間野趣模樣。一家老少蹲坐在岸邊,俯下釣竿屏息凝氣,抬起釣竿歡呼雀躍——“尋我童真,伴子童趣”的生動畫面在此定格。每年5月至8月是蘇滸生態園小龍蝦垂釣項目的開放期,日均約150人參與垂釣,周末等節假日的人流高峰可達日均1200人次。
回望2018年以前,華盛社區花野圩自然村南面還是人煙稀少的260畝農田,而今,航拍俯視,圓盤造型的小龍蝦垂釣區、長龍造型的稻蝦綜合種養區已是廣袤田野上“別出心裁”的點綴;“城市地主認種區”傳來都市農人的鋤作聲,龍蝦垂釣樂園中沸騰的歡笑,更是詮釋“人氣鄉村”的生動影像。這一番熱鬧,不得不歸功于滸墅關這些年來在鄉村產業發展中下的一番功夫。
續寫江南田園詩篇
滸墅關路東三村(青燈、九圖、華盛)耕地面積約4157.04畝,農田形態零散,大規模農墾受到一定限制。如何提高農田綜合利用率,形成農產業與產品的品牌化、市場化、規模化、優質化,如何提升農產業發展的綜合競爭力,滸墅關給出了“創新驅動,打造特色,引領產業”的答案。
2018年以來,滸墅關通過創新探索特色經營主體、創新實踐特色產業模式、創新打造特色農產品等“三個特色創新”的有力舉措,取得了產業振興的新進展。蘇滸休閑漁業生態園、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生態工程研究綜合試驗基地、鼎興智慧漁業等一批農旅融合型、農田綜合利用型、產學研合作型的農業項目,形成了鄉村產業的先導優勢;“蘇滸小龍蝦”“蘇滸蝦稻生態大米”“西塘河大米”等一批特色農產品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
站在蘇滸休閑漁業生態園往北看去,一排粉墻黛瓦的民居更是田園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蘇州市第二批特色田園鄉村——花野圩特色田園鄉村。走進村莊,庭院圍墻、文體游園、市政道路、照明亮化已是“豪華裝修”的模樣。2020年花野圩特色田園鄉村同時榮獲市級和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的雙重殊榮。而花野圩特色田園鄉村或許只是滸墅關三村一體的“樣板間”,青燈-莊里特色田園鄉村、九圖-盛家浜特色田園鄉村的建設亦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立足鄉土社會,定位城中綠肺,凸顯地域特色,傳承農耕文化,承載鄉愁記憶,彰顯產業興旺,融合現代文明。這是滸墅關的鄉村在探尋自然美學和弘揚人文精神中書寫的華美篇章。在描繪“江南文化”答案中,滸墅關的都市田園也將用最靚的線條,點睛最美的姑蘇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