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梅
摘要:小學教育一直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更是學生們打好各學科知識基礎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的數學教學上更是深受重視。不少研究調查都指出了,以往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很難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目的,以致于不少學生小學數學學習就出現了畏難抗拒等問題。因此,本文將從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著手分析,進一步提出幾點改進策略,旨在為教育工作者們提出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問題;改進
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背景下,如何改善教學現狀,降低學生繁重課業儼然成為教育工作者們所需著重探究的一大課題。其中,科學的作業設計又是極具重要的環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仍存在著無論學習好壞,作業形式無差別化;作業局限書面性,缺少實踐性;忽略對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等問題,因此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數學學習,小學數學教師們需認真思索如何為學生們設計出更為科學、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首先,每個人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數學學習水平能力上也具有差異性,但部分教師設計數學作業時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一差異性,無論是學習成績好的或是學習能力較差的,所完成的數學作業難度都是一致的,如此,若是數學作業簡單,只能滿足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習需求,但對學習能力強的則無挑戰性,使其學習興致降低。
其次,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且在學習成長環境中將會接觸到許多新鮮事物,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與學生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連的。但當前階段的數學作業大都是以書面式的為主,且基本都是完成數學課后習題、數學相關練習冊與卷子等,但讓學生完成數學相關的實踐調查等非書面式的作業則較少,學生未能感受到數學在人們生活中具有的價值性和實用性,這顯然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生熱情,更何談學以致用。
最后,數學本身不同于記憶性文科類學科,更注重學生的思維邏輯,講究計算方法。但目前不少學生的作業都局限于教材例題或重復式的計算題型,對學生思維邏輯的訓練,數學思想的培養尤為忽視,這只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改進策略
(一)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分層、多元作業
教師設計數學作業時,需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性,科學設計分層作業。如對于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數學作業偏向創新、應用綜合題型等,而對于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作業題型應偏向基礎知識題。通過作業分層,不僅能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數學知識的需求,還能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長。同時,因為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得到了滿足,數學學習積極性也能被有效調動。
此外,課程改革下要求學校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科學布置學生作業,尤要重視學生實踐鍛煉,加強學生的知識體驗。為此,教師作業設計勿要局限書面作業,反而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例如要求學生合作完成某一數學實驗活動,或是布置一些數學相關的手工勞動等,通過這種體驗式的學習,豐富學生作業形式,既能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熱忱,還能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動手操作等能力。
(二)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設計實踐性作業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教師除卻讓學生完成一些書面式的作業,還要注重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動手型、實踐性的作業。
一方面,小學數學中學生們會接觸到圖形與位置、圖形測量與運動等幾何相關的知識內容,為了深化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掌握,還需提升學生實際作圖能力,因為對圖形的準確認知,是提高學生解決幾何圖形相關問題能力的關鍵所在。一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學習平移和旋轉知識,教師可讓學生自行制作帶有格子的小板子,并借助橡皮筋制作各種形狀,然后利用另一橡皮筋展開平移旋轉。通過這種形式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平移旋轉知識,也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圖形加以變化,以此培養學生繪圖能力。
另一方面,實踐性的作業關注點在于加強學生生活體驗,提高學生學習參與性。例如教學統計相關知識時,可讓學生去調查自家一周的生活費用是多少,分別都用在哪些方面。讓學生去搜集相關數據信息,然后根據搜集到的訊息自行設計作業問題,并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又如,教學到銀行存款問題時,也可讓學生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帶其到銀行或信用社,去了解不同理財產品相應的年利率、利息等。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統計、計算、問題分析能力,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在其生活中占據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設計開放、遷移式作業
學生學習過程中,首要學會的是數學知識本身,接著是要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處,并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一如,教授比較分數大小的問題時,若是針對同分母分數間比大小,學生顯然能夠快速掌握;但若是異分母分數比大小,學生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可以說,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是這一章節教學的重難點。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教師為學生設計遷移式的作業,指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運用圖畫式來展開分數比較,這樣便能快速得出答案了。
此外,分類思想于數學思想中具有重要性作用。分類思想能幫助學生解決不同類型的數學題型,學生通過問題歸類,即可快速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教師要求學生細心觀察家中附近菜場菜價變化狀況,并做好價格的相關記錄分析。首先,學生自行選取幾種要觀察分析的蔬菜種類,然后分清蔬菜是時令還是非時令。接著,要求學生能到不同攤位進行菜價收集,然后準確求出菜價平均值。最后,要求學生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數據,并將其折線統計圖繪制出來,通過數形結合,將蔬菜價格的整體變化清晰展現出來。借此觀察式的作業,學生亦能知曉數學分類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數學認知與運用能力,在啟迪學生思維發展上也極具意義。
結束語
基礎教育學科中,數學占據重要作用,于學生成長道路上具有難以替代的地位。數學課堂的延續源于數學作業,合理的作業設計至關重要。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設計的作業科學合理,既能擴寬學生的知識眼界,培養學生數學飼養,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更要立足學生實際學習狀態,為其設計更為科學的作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琳燕,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改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
[2]司太靜,探討小學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