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音格

[摘 ?要]心情能影響一個人對當下事和物的態度,也能決定事物發展的最終態勢。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教師必須要擁有積極情緒,好的幼兒教師的情緒是影響其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師的積極情緒能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適應型教師大部分都已結婚成家,會因為家庭、小孩問題身心疲憊,導致對工作中的人和事沒有興趣,在生活中感到茫然,情緒消沉,缺乏進取心。培養適應性教師積極情緒的路徑包括系統培訓樹立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專題培訓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創立教師之家提升教師的歸屬感、教師自身學會調控消極情緒。
[關鍵詞]幼兒教師;積極情緒;情緒管理的策略。
我們都知道好的心情能影響一個人對當下事和物的態度,也就決定了最終的結果。幼兒教師心情和情緒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情緒和心理。幼兒在園的一天,尤其是小班的幼兒,會哭會鬧,不好好吃飯,小朋友之間會發生爭執,這時候,老師不僅進行體力和腦力勞動,更需要情緒和情感上的巨大付出。因此,本文結合了幼兒園實際工作的情況來探討適應型幼兒教師積極情緒及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
一、幼兒教師積極情緒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一,幼兒教師的積極情緒能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每當清晨老師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的那刻起,老師和孩子就“相連”在一起了。接下來的每個活動都是老師與幼兒共同合作去完成的。它不僅僅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可以說情感關系貫穿整個師幼交往過程,滲透于一切師幼關系中,幼兒喜歡模仿,在情緒方面也特別易受環境的感染。在師幼交往中,教師的不良情緒很容易被幼兒學習,教師如果毫無節制地將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就會使幼兒對教師、對幼兒園產生恐懼、排斥甚至厭惡的心理,幼兒不喜歡教師,師幼之間平等對話的關系也會被打破,造成師幼關系的緊張、師幼關系的不和諧,阻礙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其二,幼兒教師積極情緒的管理有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心情就會很煩躁,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消極的情緒會影響人的言語和行為,當教師處于很憤怒的狀態,就很有可能用言語和行為傷害孩子,更會對幼兒的行為產生負面干擾和抑制,為幼兒的心理帶來消極的變化。幼兒教師只有處于積極情緒狀態時才能感知敏銳,思維靈活,頭腦清醒,帶著積極的情緒狀態去感染幼兒,進而去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表達、思維想象等能力,最終達到好的教育效果和目的。
其三,幼兒教師積極情緒管理有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誘發孩子所產生消極情緒的因素以來自幼兒教師的批評或責怪為多,而且孩子由此產生的消極情緒體驗更深刻,持續時間也更長。在師幼交往的過程中,當教師的行為帶有負面情感時,幼兒的情感交流會出現恐懼,不能積極正面地回應教師,使幼兒處于心情低落和被動接受的心理狀態,不利于幼兒其他活動的開展,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幼兒教師的情緒是幼兒教師創造性工作的前提,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保障。
二、適應性教師積極情緒培養路的方法
第一,通過多元培訓提升教師的個人素養。培訓學習是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方式,那怎么的培訓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情緒呢?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一次調查,調查如下:
有了真實的調查結果,再去開展培訓,這樣就可以讓教師們覺得是一次有趣又有意義的學習機會。
第二,通過系統培訓樹立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利用園本培訓,例如在教師節來臨之際開展師德師風的演講,讓每一位教職工樹立科學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深刻認識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要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進步,保證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從而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體現出自己的能力,實現對自己幼兒教育情緒的有效管理。
第三,通過專題培訓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研究表明心理素質高的人能夠在艱難困苦和挫折面前不低頭、不氣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堅強毅力。因此,幼兒園不僅要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還要邀請相關的專家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講座和輔導,豐富教師的心理學知識,提高教師的心理調節能力。
第四,創立教師之家提升教師的歸屬感。幼兒園要給教師一個好的心理環境,培養教師對幼兒園的信賴感,例如:在教師的生日當天送賀卡和鮮花,把最溫暖的祝福送給教師,讓教師知道自己是被領導關懷、關注著的;在老師工作計劃、總結上寫上評語,讓每一位教師知道他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師結婚時,幼兒園組織教師成為親友團共同為婚禮準備特別的節目,讓婚禮變得別樣溫情,讓教師真切感受奮斗的方向。
作為幼兒教師應學會處理好與領導、同事、幼兒、家長等人的關系,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大度、友善,用愉快地情緒去溝通和交流,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