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瑋偉
摘要:新課改的實施和深入推進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更高的挑戰,如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掌握課堂的主導權,無疑成為了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一大難題。縱觀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其形勢并不是十分樂觀,由于教師習慣于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體價值,僅將學生視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便進一步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不利用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本該鮮活的數學課堂陷入了沉悶、枯燥的氛圍中,這樣的課堂教學必定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而課堂作為教師教學和實施新課改的最主要陣地和場所,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素養的有效培養。因此,采取何種有效方法和策略才能使數學教學盡早走出低效化的邊緣,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已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基于此,筆者就根據自身教學實踐與經驗,從目標設計、有效導入以及分層教學三方面切入,就如何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這一問題進行深入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目標;導入;差異
數學學科作為初中課程體系當中的一項重要構成,相較于其他學科,數學對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晦澀難學,再加之教師不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不佳。針對這一狀況,為從極大程度上克服無效或低效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帶來的負面影響,以進一步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一定要在及時轉變傳統教育觀念的前提下,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等的培養,使學生真正享有學習的自主權,擁有更加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使數學教學取得更大成效。
一、重視目標設計,做到有的放矢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教師教學的行動指南,直接制約著學生學習目標和效果的達成度。因此,要想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首先應在堅持“以生為主、發展為本”這一理念的前提下,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化、合理化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可能。
在教學“相交線”這節之前,為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我先是根據學生實際和具體的培養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了合理設計,具體包括:1.理解對頂角的概念,了解鄰補角的概念;掌握對頂角的性質,會用對頂角的性質來進行計算和說理;2.通過對“角”和“互為補角”的定義的復習和對頂角和鄰補角的學習,感受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在探究中體會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3.向學生滲透一定的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等。
二、實施有效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研究表明: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夠引發學生對新知極為強烈的探索心理,有利于驅使學生自覺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因此,要想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對課堂導入予以充分的重視,并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對導入方式進行靈活選取,以切實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
在教學“平移”這節之初,我先是利用課件播放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有開抽屜、開車、開窗戶、乘坐電梯等。之后,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分析,從中抽象出了平面圖形的變換,并提問道:“在剛才的過程中,圖形是怎樣移動的呢?”在學生簡單回答后,我相機板書了課題,并自然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如此,通過以生活實例導入新課,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推動學生后續學習的順利開展。
三、基于個性差異,開展分層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處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取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和進步。要想達到這一點,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學生的個性差異予以高度尊重和認真研究,繼而有目的、有步驟、有層次地開展有效的數學教學,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節內容之前,我首先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進行了分層備課,并分別制定了適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的學習目標。之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基于分層理念,對于同一教學內容對不同學生施以了不同的教學策略,比如我要求優等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知識,總結成功經驗,并在班內分享;要求中等生在明確學習重點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學習親歷知識的探索過程,并得出結論;對于后進生,我則對其予以了耐心的指導,要求其掌握基礎知識即可,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總而言之,要想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需要研究和注意的方面有很多,絕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持之以恒的決心,腳踏實地地做好數學教學工作,并在這一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平衡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慧.如何讓“教”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高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8.
[2]趙麗娜.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淺談[J].才智,2016(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