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數學教育教學要體現出職業性的特點,所以教師要將數學應用意識滲透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關注數學教學的實用性。本文就數學應用意識和高職數學教育教學進行有效探析,分析了高職數學教學的現狀,提出基于高職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策略,旨在為高職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應用意識;高職;數學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O1-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9-0-02
高職數學是高職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職業性教育的特點,凸顯出數學教育教學的實用性,讓數學能夠真正為學生的專業以及以后的崗位服務。所以教師要從實用性角度出發來開展教學,引入有用的知識,同時要體現出知識的實用性,將數學知識和實際問題有效結合。目前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容易忽視學生的具體專業,沒有凸顯出職業教育的特點,不符合高職人才培養的需求。
一、當前高職數學教學中應用意識的培養現狀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實用性,課程教學也應該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來開展,重視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數學教學依然將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上,教學內容的理論性非常強,難度較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沒有開展實用性更強的數學教學,教師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不夠強烈,沒有從數學知識的應用角度來開展教學,導致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高。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因為高職學生相對來說數學學習基礎比較差,而數學又是一門對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給學生傳授更多數學知識,部分教師就會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將數學概念、數學定理、數學公式等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來帶領學生了解數學知識,會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使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如果學生沒有真正掌握知識,那么自然也很難利用所學知識來為現實生活服務。
二、數學應用意識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一)有助于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為社會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所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以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來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案,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來指導教學工作。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定要緊密結合職業教育需求,這樣才能滿足社會和國家對技能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高職數學雖然是一門公共課程,但是涉及的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滲透數學應用意識能夠實現高職數學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有助于革新高職數學教學觀念
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體現在教學理念的進步上。對于數學教師來說,他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理念會直接影響教學行為,只有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和意識才能全面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高職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轉變觀念,依然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注重理論知識而輕實踐和應用,沒有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來開展教學,導致數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很大距離感,學生不認真對待數學。而注重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就要求教師要對以往的教學觀念和理念進行革新,將更加科學和先進的教學觀念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善和系統的數學知識框架,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三)有利于高職數學教學意圖的構建和實現
教學意圖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最終達到預期教學質量,不同的教學意圖會產生不同的教學結果。教學意圖構建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來實現。高職教育體系中的每門課程都要圍繞專業而服務,因為高職院校本身的定位就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所以各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圍繞“應用性”來開展教學,從實用性角度來構建數學教學意圖。高職教育的應用性應該包括實用、應用兩個方面的內容,數學教學意圖也應該從這兩個方面來構建。首先是實用,要求教師引入實用性的數學知識,立足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從現實生活中引出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并利用數學模型來解決現實問題,凸顯數學學科的實用性。其次是應用性,將數學應用意識滲透到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應用,有助于高職數學教學意圖的構建和實現。
三、高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策略分析
(一)以生為本,關注數學應用價值
以生為本是落實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要求數學教師從學生專業發展出發來確定數學教學目標,關注數學的應用價值,將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融入日常教學。教學目標能夠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指引方向,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導向,所以教師一定要將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納入目標體系中。教師要從數學實用性角度出發來做好教學,安排合適的教學流程,增加實踐環節,同時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也應該增強實用性,比如從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出發來引出數學知識,通過潤物無聲的方式來教學。
(二)從專業出發,整合知識體系
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專業出發來對數學知識體系進行整合和重構,構建更加符合學生專業發展的數學知識體系。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要凸顯出職業性,任何一門學科都要為學生的專業服務,數學學科也是一樣。教師要凸顯出數學教學的針對性,針對不同專業學生來構建出更加貼合專業發展需求的數學知識體系,發揮數學的價值,提升學生對專業領域的認知。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研究方法,所以教師要加深對教材的研究,細致、深入研讀數學教材,并從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領域出發來引入專業前沿信息,拓展學生視野,將數學問題滲透到專業領域,以此來提高數學教學和不同專業的適應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和專業教師之間的聯系,了解更多專業領域信息,并將其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三)立足生活實例,展示數學知識的應用性
數學學科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加強兩者的聯系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降低學習難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各種障礙和困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這也是加強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性。不僅能夠體現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同時還能夠降低數學學習難度,借助生動、形象的生活化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集合與元素”相關知識時,對于集合、元素等概念的學習,教師就可以立足生活實例展開講解,結合現實生活中事物的分類來帶領學生學習和理解集合、元素等概念。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不僅能夠讓課堂更加充滿趣味性,同時還能夠助力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促使學生深入把握相關數學概念。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來開展數學教學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理解相關知識。
(四)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還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數學具有工具性的特點,數學學習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高職數學教學也應該回歸教育本真,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比如,在“函數的實際應用”的教學中,這一內容本身實用性就非常強,要求教師帶領學生利用函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實踐活動。在開展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從學生專業出發,可以選擇和學生專業有一定關聯的活動內容,以此來促進數學學科和學生專業的聯系性,真正凸顯出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對學生專業發展的適應性。
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建模競賽。數學建模思想就是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的重要橋梁。在數學建模的過程中,學生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現實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然后結合實際情況來建立模型,并進行求解。求解完成之后還要進行驗證,最后采用數學模型來解決現實問題。數學建模的過程實踐性非常強,能夠鍛煉學生。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建模競賽之外,還可以在班級內部組建數學建模興趣小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四、結語
數學應用意識要滲透到數學教育教學中,就要求數學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實施數學教學。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專業出發來調整和整合數學知識體系,提高數學知識的專業指向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引入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實例,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懷.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初中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1):74.
[2]李珊珊.高中生數學應用意識的調查分析與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3]王文科.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知識文庫,2021(2):81-82.
[4]黃展榮.培養中職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探索與實踐[D].廣州大學碩士論文,2012.
[5]蔣祥輝.數學觀視角下的初中生數學應用意識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6]殷曉涵.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1):170.
(責任編輯:董維)
收稿日期:2021-04-21 修改日期:2021-07-06
作者簡介:張偉(1983—),男,江蘇泰州人,講師,本科,主要從事高校數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