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要:對于教育而言,知識的培養和人格的培養都是必要且重要的。人格教育在當代初中階段不僅是一個優秀學生形成良好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更是一位學生在初中階段形成自身良好性格的特殊階段。經典誦讀在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上一定程度地解決了初中生在這個年齡段的人格上的矛盾和偏激問題以及心理上的問題。
關鍵詞:教育培養;初中語文;經典誦讀;學生人格
引言: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詩學傳統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傳承著東方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進入初中語文課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完善青少年道德信仰和重塑民族精神為重托,這里所指的優秀傳統文化主指經典文化為主體。在浩瀚的經典文學作品體系中,除去華麗的寓意句子和優美的意境,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古代文人們的高尚文學品質和獨特人格魅力。誦讀語文經典,可以幫助中學生更深刻的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學識,對于培養學生文學、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誦讀國學經典,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
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蘊藏著無數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其核心和精髓便是最為經典的古詩文。初中古詩文占所有選篇將近一半的比例,題材從中國詩經歌頌到唐宋清詩;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均被收錄。學生每日誦讀的古詩文,日積月累下對于了解祖國悠長的文化歷史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有了更深的認識[1]。
學習與自我思考之間是可以辯證統一的,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一生樂于教育,他所推崇的教育理念在現在看來也很有意義。孔子的《論語》讓學生在教育下領悟到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對社會的聯系。通過對經典國學的誦讀,培養學生的思想與意識,樹立對未來負責的思想態度,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品質。經典是民族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結晶,是一個民族久經風霜的見證,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經典的文化智慧傳承系統都有其不朽的文化經典,那是它用以開啟智慧、發現智慧的最好方式。
二、誦讀經典潛移默化建立健全學生人格品質
當代中國可謂是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孩子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明白這個世界的廣闊,不在局限于一方天地,思想在跟隨著時代在不停的進步。這個時代,很多從前不能接受的文化,都在逐步被人們認同。但是副作用也緊隨其后,孩子們沒有自己的判斷力,也禁不起挫折。孟子的“性善論”,側面說明學生在思想未成熟時,若先入為主“善良”的思想,便會逐漸形成善良的人格品質。所以有目標的選擇經典著作,讓學生在經典文學的熏陶下形成積極向上的上進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讓學生在國學的經典著作的閱讀中尋訪古人的蹤跡,感受古人的智慧。縱觀歷史文人雅士的成長之路,有哪一個不是經歷重重考驗最后成為圣賢之人?當學生在這些文人的經典著作耳濡目染中,便會懂得“泛愛眾而親仁”的道理,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也會有勇于接受和挑戰的能力。如《滿江紅》、《過零丁洋》、《生命的意義》等,這類文章可以在無形中讓學生去體會和接納。
三、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利于培養學生道德情操
培養其崇高品格的最好途徑是誦讀經典。誦讀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也可以激發家長們對于經典的熱情和參與感。還有儒家思想的道德修養滲透進古詩文中,在學生日復一日的誦讀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的思想,使得學生在誦讀中自吟自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21世紀,人類在知識科學化和技術發展方面已經取得許多巨大成就時代的同時卻也出現了缺乏人文精神素養的嚴重危機感,好多人分不清是非榮恥和得失,自身的理想信念微乎其微,價值觀念出現失誤。在教育中發現部分學生只知少年光鮮,卻不知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
四、誦讀經典需堅持不懈
時代發展的快速使得我們與古老的智慧失去聯系,在這種情形下,更應該重拾經典,去發現和領略古代文人的智慧。也許一開始舉步難行,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去融入,但漸漸便能感受到那源源不斷的智慧,感受到圣賢們在與你對話,更多的精粹等著我們去開啟。中華幾千年的文化,任何一種氣質和人格的擁有都是循序漸進的。誦讀經典,取其精華,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學生的思維習慣,充當學生的引導者。誦讀古詩詞是一個絕妙的手段和方式,對于初中生來說,反復讀、寫、聽,伴隨著語文教學的運用,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素養,多多少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要取其精華、融合著自身吸收,才能成為灌溉自己的營養,幫助他們從思想行為上成為一個品質高尚的人[2]。
五、結束語
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其中經典著作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蘊。學生誦讀經典文學,領略國學之美、漢語韻律之絕。在誦讀中一步一步靠近古代優秀文人的精神世界,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身道德品行。經典中飽含古圣先賢總結的做人道理和智慧,通過誦讀經典既能開闊學生視野,也可以在形象思維方面也會獲得全面的鍛煉。誦讀容易逐漸形成精神集中,從而使得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雅杰.試論初中語文經典誦讀與培養學生人格的關系[J].中華少年,2019(18):254-254.
[2]張國相.借力國學經典誦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讀書文摘(中),2019, 000(004):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