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看到這里換上了73個360度高清監控設備,監控室的屏幕上呈現清晰的實景,改善了老舊小區安防設施癱瘓的狀況,心里感到無比欣慰。”姑蘇區人大代表張海菁說道。她的一條建議惠及了吳門橋街道三個社區上萬居民的生活安寧。
人大代表,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老百姓。這兩年來,吳門橋街道為了讓代表們真正走到百姓身邊,讓傾聽的耳朵湊得更近些,讓履職的步伐邁得更有力些,研究探索了各種接訪方案。2021年更是圍繞民生熱點,組織了多場“代表周周行”活動,聽民意、答民情、解民憂,吳門橋街道從來不只是說說。
進網入格 ?代表履職“花樣”多
掛鉤吳門橋街道新康社區的蘇州市人大代表馮磊和姑蘇區人大代表周旭東、吳東旗、繆俊浩,近日到新康社區居民議事廳,現場傾聽了居民圍繞“環境衛生”“違章建筑”“菜場改造”“醫療政策”等問題的交流后,又化身“采購員”,實地體驗了一回“叮咚買菜”。代表們走訪了正在施工的新康菜場原址,之后前往菜場臨時安置點,分別對菜場運營、菜價、菜品及菜場周邊環境、車輛停放、消防、治安管理等情況進行查看。代表們拿起手機“隨手拍”,進入攤位“細細問”,走近居民“用心聽”,互相討論“獻計策”。他們還和前來買菜的居民聊了一下,并且通過親自買菜,從不同的角度與菜商進行交流,與物業、市場管理方及商戶代表進行交流,對即將要改造好的新菜場提出了建議。
而在湄長社區,代表們進駐最基層的網格單元,拓寬履職平臺,更好地融入社區,開展治理創新。區人大代表陳永偉,現場接訪選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結合自身優勢為群眾解答。湄長新村屬于老舊小區,老新村經過改造后,環境面貌發生了巨變。小區造了環境優美的小游園,給居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快樂與方便。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這里的硬件設施的老化損壞也隨之而來,社區作為牽頭人,四處尋求資源維護均無果。陳永偉了解到這一情況,針對此事,特地來到社區,聽取社區、居民、網格員的意見,切實幫忙解決了居民們的困擾。
南二社區,則是代表線上線下齊參與,推進網格共治理。江蘇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南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吳勤芳代表,在“南環網格周周行”活動中,發揮自身專業知識,在線錄制視頻向居民宣講衛生防疫知識,線下又輪值接待居民。前不久,吳勤芳聽取了社區居民、退役軍人對于菜場改造方面的建議。退役軍人張阿姨強調:“百姓需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改造,而是實實在在的平價菜。”吳勤芳表示,居民提的建議非常具有針對性,人大代表走進社區,才能夠聽取不同群體的不同想法,聽到真正的民意。
新郭社區位于京杭大運河河畔,轄區內擁有長約3公里的運河岸線,分為新郭港段、石湖段、太湖牧業段。多年來,社區努力做好運河文化的文脈傳承和生態保護,實現運河文化復興和轄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共興共榮。姑蘇區人大代表吳建林,不僅是新郭社區的人大代表,也是一名退役軍人。依傍著運河而生的他,對大運河有著特殊的情感,他總是希望祖祖輩輩在運河邊積淀的生活記憶被更多的后人知曉,將兒時的運河情結代代相傳。作為志愿服務隊的隊長,吳建林帶領轄區退役軍人組建了“運河護綠小分隊”,把轄區內運河線劃分為三段,每半月對大運河沿線進行一次護河護綠巡查。他還積極聯系河道處、綠化管理處等部門,帶領社區志愿者一同發現并鏟除了運河邊的違規菜地,恢復綠化面積達75平方米。
周周行 ?民心民意充分表達與排解
人大代表周周行,不僅讓代表們從多個側面了解和傾聽居民們的呼聲,幫助居民反映、解決“民生”問題,還為群眾與代表、群眾與政府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吳門橋街道雙橋社區人大代表朱一堅一早來到社區活動室,與居民“零距離”交流,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事兒,他認真聽取了居民的建議,并想出合適的對策。“加裝電梯不是大問題,鄰里之間多溝通還是有希望的,關鍵是加裝電梯后,電梯的維修保養費用從哪里出?”居民朱師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一堅說道:“加裝電梯,從技術層面看并不復雜,目前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包含了觀念分歧、資金籌措難、資金分攤辦法、對既有居住環境的影響、安全隱患顧慮、電梯后續日常管理等難題,但這些問題都可以借鑒已經成功加裝電梯的小區案例,多學多思。”
居民們反映最多的還是關于“菜籃子”問題。比如在興隆橋社區,姑蘇區人大代表朱德淵和居民圍繞菜籃子議題進行探討。居民提出的想法集中在,轄區內沒有農貿市場,買菜需要去大龍菜場或盤溪菜場,而菜場離家都有一定的距離,給周圍老年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所以居民希望在附近增設一些正規的生鮮平價菜門店,并且希望在轄區新增食行生鮮柜,方便年輕人線上買菜,快捷便利。平等的對話、親切的交流、詳盡的解答、耐心的記錄,人大代表和居民探討問題的形式,為居民提供了很棒的溝通渠道。
據悉,吳門橋街道人大工委將繼續推進代表進網格、代表周周行活動,更好地推動人大代表深入基層、聯系群眾、參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