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要:健康管理是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以提高生命質量、健康素質為目的,采取干預手段的過程和方法。通過搜集國內 外相關的研究資料,并且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逐步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我們認為,利用均衡的膳食營養以及科學的體能活動有機 結合,科學開展幼兒園健康管理工作,可以完善幼兒膳食管理工作,提高教師健康教育實效,有效促進幼兒身體健康以及其他領域的發展。
關鍵詞:均衡膳食;科學運動;健康管理
一、研究背景
(一)幼兒健康成長的需求
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都需要身體來支撐,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認知不斷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健康愈發受到廣泛關注, 但由于大多數家長缺乏科學的健康觀,導致幼兒飲食過于精細, 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幼兒厭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及運動量不達標等因素導致幼兒出現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的現狀,影響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幼兒保健專家表示:“提供一個科學、均衡、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幼兒保健工作的重點。”國內肥胖兒的比率在不斷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中飲食結構存在誤區,膳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二)幼兒園科研發展的需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綜觀現有的健康研究, 還沒有幼兒園對幼兒健康管理做比較系統及精確的研究。在每年幼兒園體格檢查中,普遍存在幼兒年度生長合格率、雙增合格率等數據偏低。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采取干預手段的過程和方法。兒童健康管理就是通過兒童健康教育、體能鍛煉、膳食營養、身心發展監測來促幼兒的健康發展。
三、國內外文獻研究綜述
兒童健康管理包含了兒童亞健康、兒童早期發展、兒童健康教育、營養指導等方面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操作;2012 年《3—6 歲兒童學習與指南》中強調:幼兒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幼兒園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來幫助幼兒增強體質并保持情緒愉悅。
目前,大部分家庭家長的喂養觀念也有失偏頗,家園配合度有待提高,由于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的普遍現狀是營養攝入不足和營養攝入過剩并存,另外我國幼兒體能教育缺乏系統、科學的指導。
四、研究結論
健康管理是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以提高生命質量、健康素質為目的,采取干預手段的過程和方法。通過研究,我們認為利用均衡的膳食營養以及科學的體能活動有機結合,科學開展幼兒園健康管理工作,可以完善幼兒膳食管理工作,提高教師健康教育實效,有效促進幼兒身體健康以及其他領域的發展。
(一)幼兒園的健康管理需要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作為支撐幼兒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領域,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教育過程。結合幼兒健康領域的發展目標,進而制定適宜的健康教育活動方案、體能教育活動方案等,創設健康活動氛圍,組織開展科學系統的體格鍛煉。
著重加強對運動場地的選擇、體育器械的使用、熱身準備活動、趣味性體能游戲的融合、活動的組織、運動量的監測、運動時間的控制、對幼兒的觀察與指導等,提供實施健康教育的理論依據, 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均衡膳食營養工作是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有效途徑
幼兒身體和智力發展速度快,充足且結構合理的膳食營養攝入,是保證幼兒體能鍛煉、游戲活動的重要前提。故而,幼兒園膳食應在健康的前提下,保證品類多樣、適合幼兒口感、容易消化吸收,以為幼兒成長和日常活動提供足夠的營養攝入。
根據幼兒心理特點,食物烹調應色香俱佳,以增強幼兒的食欲。通過帶量食譜的科學搭配,加強膳食營養的均衡,促進鈣、鋅等重要營養元素的吸收;通過健康教育,幫助幼兒初步樹立健康意識, 創設溫馨的進餐環境,滿足愉快的進餐體驗,慢慢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三)家園共研是促進幼兒園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徑
環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實踐表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輔相成。家庭和幼兒園各自承擔著目標教育任務,在內容和預期目標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這是形成家校合力基礎所在。
綜合家校教育特點,進行家校共育,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來自不同家庭的幼兒有不同的飲食習慣,而且不少孩子的家長或祖輩老人存在喂飯包辦、溺愛、缺乏科學家教指導的方法等問題。
因此,家長是我們開展研究工作的重要伙伴,家園共研是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家園一致,是保障我們幼兒園健康管理課題研究工作的重要保障;家園一致有利于加速幼兒形成健康觀念、行為和習慣,只有家園雙方有效配合才能達成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葉平枝 . 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精要 - 關鍵經驗與活動指導 [M]. 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2]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理論與方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深圳市寶安區沙井壆崗幼兒園,廣東 深圳 5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