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璐 李娜 陳文欣
【摘要】從莊子的“厲與西施,道通為一”的思想進行研究,談論對通用設計產生確立和七大原則內容的相關性,深度解讀通用設計的文化內涵,研究莊子思想對通用設計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性,使通用設計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
【關鍵詞】莊子;厲與西施;道通為一;通用設計
【中圖分類號】J0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3-0059-03
莊子認為“美”與“丑”是相對而言的,在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他認為不僅大小沒有差別,美丑、貴賤、是非、生死也都沒有差別;[1]通用設計又名全設計,它要求設計師無差別地面對社會每一個群體,對于產品的設計和環境的考慮是盡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的一種創造設計活動。[2]在主要觀點方面,莊子思想與通用設計的內容是相差不多的,而其中兩者之間是否有聯系,需做具體分析。
有關莊子的“厲與西施,道通為一”的相關文獻并不多,但其參考價值較高。本文分析對比兩類有關文獻,其一是“厲與西施,道通為一”的純理論觀點,二是有關藝術類通用設計的文章分析,隨后二者進行分析比較,對已有文獻的相關性觀點進行分析。
首先在莊子理念的理論性研究里,《莊子齊物論》寫道在“美”與“道”中感悟莊子的哲學思想,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秦忠翼從審美主體,審美對象和審美形態上分析莊子的“道”從而探討了人如何超脫現實與物的束縛,遨游與天地萬物中,追求精神解脫和自由的人生境界。[3]黎淑卿從生態共生的視角來研究“道通為一”,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4]第二類是通用設計的相關性研究,蔣志斌基于Web3.0的產品開發新的設計平臺中,匯聚眾多通用設計的方案,真正地實現產品設計的價值,其中使用者的意愿在方案形成過程中占主導作用,設計師完全秉承著為使用者服務的原則,使得產品深受大眾喜愛。[5]第三類是莊子的理論與美學設計類結合的相關性研究。關于莊子思想與藝術設計美學的相關文章中,董穎博認為混雜,無序,非理性,重欲望,令人痛苦……等這些被劃為丑的藝術,在審美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它與美是平等的,是需要人們平等對待的。[6]
所以從莊子的觀點看他們都是相通而渾一的,而以上觀點大多是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去理解莊子的觀點。本文認為莊子觀點也同樣適用于設計領域,也符合通用設計的理念,設計是為大眾所服務的,而不是為某個人所服務的,設計若能被失能者所使用,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盡可能無差別的服務于社會中的每個人。所以本文就以莊子的“厲與西施,道通為一”這一看待事物的態度,淺談這種態度與通用設計各個方面的聯系。
一、“道通為一”與通用設計產生和確立七大原則的相關性
(一)“道通為一”與通用設計產生的相關性
莊子處于一個諸侯混戰,爭霸天下的戰亂時代,戰爭的巨大沖擊使得莊子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選擇歸隱的莊子提出“道通為一”,也是莊子《齊物論》里面的核心概念。[7]吳根友從文脈思想上對“道通為一”做有兩解:一是從萬物所具有的內在價值角度看,都有其不可剝奪的價值,因而都有存在的理由。[8]二是從萬物分合成毀的動態過程和不同的角度看,分合成毀并沒有絕對的界限與區別。[9]即從道的角度上看,萬物皆有價值, 因而是一樣、平等的。[8]莊子在亂世中提出的價值與平等對戰后社會的建立有著深刻的影響。
而通用設計產生的社會背景是20世紀的兩場世界大戰期間,戰爭對于整個社會的人群劃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傷殘人士,因身體的不適,使得他們與社會上的大眾群體有著明顯的差別,他們的需求也引起了當時工業設計師摩爾的關注,經過摩爾(Patricia Moore)訪問訪談美國、加拿大80歲以上的老人,并扮演成老人或是傷殘人士對自身器官功能進行有意識限制,得出了一系列的實驗數據,引起了當時社會群體及大眾設計師的廣泛關注,之后在1987年,由美國的設計師羅恩·梅斯(Ronald L.Mace)開始向社會廣泛推廣并使用“通用設計”這個詞語。
如若忽略時代的差距,莊子“道通為一”觀點提出與通用設計思想的產生有著相近的社會背景,因戰亂而對社會造成不可磨滅的打擊后,一群知識分子呼吁人們對特殊群體進行關照,而產生的社會影響是否具有相關性還需深入研究。
(二)“道通為一”與通用設計七大原則的相關性
“通”在《易經》哲學中詮釋為“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強調以“變”求“通”。[10]社會是變動不居,只有設計師“唯變所適”,盡早發現適應社會的變化,在規律中尋求變化,才能適者生存。徐曄在解析在通用設計時代下商品的開發流程中認為,企業為了達到量產和高效率往往設計平均化的標準產品,并未深入理解各類型使用者的需求,為了達到制造優先的目的忽略了使用者為本的商品開發流程。[11]而通用設計的理念就是在回歸使用者優先的前提下,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都有使用者意見的參與。
本文認為在當時社會人群變動較大的情況下,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教授 R.L.馬賽(RonaldL.Mace)于 20 世紀 90 年代提出的通用設計七大原則與莊子的“道通為一”觀點的主要內容相近。馬賽說通用設計要遵循使用的公平性原則,使用的靈活性原則,使用的簡單、直觀性原則,信息明確性原則,容錯性原則,低體能消耗原則,尺度空間可接近使用原則。[12]相比較而言,莊子對于認識自我與萬物的態度也同樣遵循了以上的設計原則。莊子認為“道”為自然之道,“通”為一動態性達道過程的顯現,“通”始終要回到人的層面,人只有擺脫肉體之我的困縛和經驗之我的先見,在“通”于道即達道的意義上,虛以待物才可以包容萬物又能葆有人之主體性。[9]而此“通”之過程就要“吾喪我”,如此才能達到顯現物性、清明圓滿和人之本真存在的審美境界,這也是對通用設計師這一群體的硬性要求。
二、在通用設計中,“道通為一”思想使設計更貼近生活
莊子認為只有拋棄各種是非差別,達到“道通為一”的境界,才是真正實現了“道”的要求。[13]“道通為一”在設計生活的表現便是設計師尊重社會中的每一個群體,關照到每個群體的需求,讓設計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因此“道通為一”的觀念使通用設計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一)“道通為一”在通用設計中產品設計方面的應用
“道通為一”的理念存在于通用設計的方方面面,其中在產品設計中最為廣泛。例如“切角”瓶蓋的案例,六邊形瓶蓋的切角可以成為施力的著力點,在雙手布滿水的情況下也可以輕松擰開瓶蓋,方便老人和兒童和單手使用者使用,這種切角瓶蓋不僅僅考慮到了老人孩子,也為半殘疾和盲人提供了便利。[14]基于通用設計的理念,設計師也對兒童群體的特征和需求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兒童產品的特殊性,使更多兒童易于接受,同時增加兒童在使用過程中的趣味感。[15]
(二)“道通為一”在通用設計中公共設施方面的應用
“道通為一”的理念在通用設計公共設施方面也較為廣泛。建筑物入口因高差出現的坡道和臺階更加方便了功能上的使用。在汽車站、火車站等人群匯聚場所的公共設施,因為要面對各種有需求的人,所以有些設計需要通用設計師來進行改進,例如零食飲料自動售賣機設計,因沒有考慮到低位服務,對于部分人(輪椅使用者和兒童)來說無法方便地獲取到上層上品。[16]現如今人行道的變窄和盲道的消失也是需要被關注的。
(三)“道通為一”在通用設計中環境交通方面的應用
“道通為一”的理念也影響了通用設計中環境交通方面。在通用設計的要求下, 城市坡道的寬度一般在1.2 m左右,以便為輪椅、嬰兒車、手推車等的通行提供便利。[17]公共汽車由于效率高、耗能少、污染小、占道面積少等優點,成了大眾出行使用最頻繁也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但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尚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與普遍性,對于殘障人士來說,無法享受到普通的交通工具所帶來的便利,這是目前通用設計需要關注的問題。[18]
三、“道通為一”對通用設計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性
“莊周夢蝶”“螳臂當車”“邯鄲學步”等這些關于莊子的成語影響至今,他對于自然與人的關系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萬事萬物來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最終結束于自然。
這些觀點不僅引起了通用設計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思考,也引起整個設計界的深入思考。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資源能源的浪費,溫室氣體的產生,生態系統的破壞,對我們的環境和生活產生巨大影響,而通用設計理念符合時代潮流趨勢,與自然與生態協調統一,這也是現在設計師有待解決的問題。
(一)優化通用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互動
而現如今的設計并不僅僅是以前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工具手段,而是滿足高于物質層面上的精神層面的需求。要做好通用設計,需明白設計師、用戶、產品三者密不可分,“道通為一”思想有助于優化通用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互動,使他們存在于統一的設計系統中。這就促使了以人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系統為重的設計思想的提出,更加的關注用戶的使用背景,用戶與設備、以及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交互,使得通用設計師充分考慮用戶的使用環境,優化通用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互動。
(二)通用設計美觀的重要性
“道通為一”的思想使得通用設計更加美觀,且更貼近自然。以通用設計中的平面設計為例,只是通過各種視覺元素的混合使用,借助圖像、符號、文字等形式來傳達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而它所具有的獨特的創意性與審美性卻成了公眾評價平面設計作品藝術與使用價值的首要標準。通用設計也提倡“以人為本”,需要用大眾的審美眼光去評判設計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設計教育和設計批評的發展。
(三)與科技相結合的通用設計
現如今因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使得科技迅速發展,并成為第一生產力,也促進了新材料新技術的產生,通用設計需要借助科技來不斷地發展充實自己,在不忘初心的同時為它注入新內容,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相結合,創造出適應每一個人的通用環境。
莊子的“厲與西施,道通為一”的思想對當今社會的設計思潮有著深刻的影響,與通用設計的主要觀點也是基本相符合的,而通用設計明確指出設計要對人體及環境無害,也符合了綠色設計和可持續設計的發展理念,那么莊子的思想是否也與綠色設計和可持續設計有著關聯性,這需要研究者進一步去研究。
參考文獻:
[1]王適.淺談莊子的美學思想[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
[2]鄭奕.論教育工作者在博物館策展團隊中的作用[J].東南文化,2013,000(005):110-116.
[3]秦忠翼,秦科.論莊子之“道”與“大美”的美學觀[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1,32(01):78-83.
[4]黎淑卿.從生態共生視角看莊子的“道通為一”思想[D].廣州: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8.
[5]蔣志斌.基于Web3.0的產品開發新模式探究[J].藝術研究,2015,(03):138-139.
[6]董穎博.厲與西施 道通為一——淺論“丑”在藝術中的審美價值[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03):17-18.
[7]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哲學分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215.
[8]吳根友.易,莊哲學中“通”的觀念及其當代啟示[J].周易研究,2012,(3):3-12.
[9]張義鳳.“道通為一”新論——重釋莊子《齊物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17,36(03):10-17.
[10]解玉斌.觀念藝術的美學闡釋[D].南京:東南大學,2012.
[11]徐曄.淺談通用設計的發展與實踐思考[J].藝術科技,2017,30(11):254+287.
[12]曹謹.論產品設計在通用設計中的應用及發展[J].工業設計,2017,(02):77-78.
[13]孫旭鵬,楊浩亮.莊子的政治哲學思想及其影響[J].棗莊學院學報,2014,000(006):78-81.
[14]喬宇.日本通用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7,38(24):245-247.
[15]程熙,張亞洲,王啟萌.基于通用設計思維的兒童產品研究[J].藝術教育,2018,(16):118-119.
[16]方正.基于通用設計理念的公共交通設施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8,(09):46-47.
[17]郭欣.城市公共設施中的通用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04):260-262.
[18]張冠男.淺談公共交通設施優化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藝術,201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