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怡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價值。方法:80例消化內鏡檢查患者摸球分對照、觀察組,對照組40例行常規護理風險控制模式,觀察組40例行PDCA循環管理模式。結果:觀察組護理風險發生率更低且患者對護理措施評分更高(P<0.05)。結論:PDCA循環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患者對消化內鏡護理措施評價更高。
關鍵詞:PDCA循環管理模式;消化內鏡檢查患者;護理風險控制;護理價值
胃腸疾病檢查主要以消化內鏡檢查為主,搭配臨床護理可提高檢查效率,保障檢查結果準確無誤[1]。基于醫學專家研究分析,為使護理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必須采用科學的護理風險管控模式,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落實可滿足護理要求[2]。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間篩選符合診斷標準;病歷資料齊備;病史清晰;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嚴重精神障礙的患者。選出的80例患者參與摸球,對照組40例,男女1:1;(42.11±6.22)歲。觀察組40例,男女1:1;(42.15±6.19)歲。組間資料對比,P>0.05。
1.2操作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風險控制模式,對護理人員進行風險知識和防控技能培訓,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觀察組:PDCA循環管理模式:(1)P(Plan,計劃):,從檢查前、中、后三個階段科學評估護理風險并制定整體管理計劃。(2)D(do,執行):加強人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①檢查前同患者深入交流,講解消化內鏡檢查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輔以心理疏導消除其緊張心理;②檢查中嚴格執行檢查操作,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并做好體位舒適護理,設置格擋避免患者墜床;③檢查后攙扶患者走出檢查室并在留觀室休息,叮囑患者切莫隨意走動防止摔倒,同時告知患者2h內禁飲食。(3)C(check,檢查):護士長認真監督并每日檢查護理人員工作,進行綜合考評,對出現的護理問題進行匯總。(4)A(Action,處理):小組討論總結護理經驗,制定問題解決方案,匯總后制定下一步的護理干預計劃。
1.3觀察指標
護理風險發生率:統計墜床、跌倒以及其他護理差錯,均計入護理風險發生率計算中,比值越低表示風險防控效果越好。
護理措施評分:由患者對護理計劃、護理執行、人員素質、風險管控進行評分,分值與臨床風險防控工作質量正相關。
1.4統計學處理
SPSS20.0處理計數(χ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
2結果分析
2.1護理風險發生率
表1結果:觀察組護理風險(墜床、跌倒、護理差錯)發生率更低(P<0.05)。
2.2護理措施評分
表2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計劃、護理執行、人員素質、風險管控評分更高(P<0.05)。
3討論
上述分析提到,消化內鏡檢查會引發患者明顯不適,這會大大增加護理風險發生率,影響檢查效率和檢查效果,為有效控制消化內鏡護理風險,護理工作應體現人本、科學護理思想,給予患者良好的身心干預指導。
該護理模式包括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四個環節,且環環相扣,收尾相連,形成良性循環,推動臨床風險管控工作質量螺旋式提升。具體來說:計劃緩解主要是評估胃鏡檢查風險發生情況并制定護理方案,執行階段以人員培訓為基礎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降低工作失誤率,科學監管由護士長負責,對每日護理工作內容進行抽檢和分析并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檢查階段主要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分析,尋找問題和不足,處理階段即根據問題和不足總結護理經驗,優化護理工作,從而制定下一步的護理方案[3]。
綜合上述數據,觀察組護理風險發生率更低且患者對護理措施評分更高,由此可說明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巨大價值,可有效控制消化內鏡護理風險,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林曉芳,羅秀娟,吳秀珠.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8,025(001):114-116.
[2]莫良英.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1(v.3):174+177.
[3]趙蘭蘭.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