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陽

摘要:目的:研究夏季貼敷膏用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價值。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科接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患40例,隨機均分2組。研究組用夏季貼敷膏,對照組用麝香壯骨膏。對比WOMAC評分等指標。結果:針對WOMAC評分,研究組治療后(29.65±3.41)分,比對照組(42.58±5.36)分低,P<0.05。針對VAS評分,研究組治療后(0.72±0.21)分,比對照組(2.94±0.78)分低,P<0.05。結論: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用夏季貼敷膏,利于疼痛感的減輕,及膝關節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疼痛;夏季貼敷膏;效果
醫院骨科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十分常見,以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僵硬與腫脹等為主癥,可嚴重損害患者身體健康,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1]。目前,手術和保守治療乃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兩種重要干預方式,當中,手術治療一般采取的是關節置管術,雖能取得顯著療效,但治療費用非常高,手術禁忌多,且容易引起諸多的并發癥。本文選取40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患(2018年1月-2020年12月),旨在分析夏季貼敷膏用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科接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患40例,隨機均分2組。研究組女性9例,男性11例,年紀在49-76歲之間,平均(58.32±2.57)歲。對照組女性8例,男性12例,年紀在48-76歲之間,平均(58.84±2.91)歲?;颊呔裾?,意識清楚,資料完整,無藥敏史。2組年紀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2]
(1)痛風者。(2)代謝性關節病者。(3)精神病者。(4)過敏體質者。(5)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性關節炎者。(6)類風濕性關節炎者。(7)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8)意識障礙者。(9)肝腎功能不全者。(10)關節內腫瘤者。
1.3 方法
研究組用夏季貼敷膏,詳細如下:(1)組方。赤芍,20g;大黃,15g;杜仲,20g;透骨草,20g;制川烏,20g;伸筋草,20g;雞血藤,30g;松節,20g;沒藥,20g;川斷,20g;藤黃,20g;寄奴,20g;獨活,20g;草烏,20g;乳香,20g;獨活,20g。(2)用法。諸藥配伍好后,研磨成細粉,并過80目篩。對凡士林進行加熱,使之融化,然后放冷到半凝,加入細粉攪拌,并加入液狀石蠟和樟腦,研磨成細糊,然后繼續攪拌,到凝即可。對患者膝關節皮膚進行清潔,然后將藥膏涂抹于方形的棉料上,大小為6*6cm,然后再將膏藥貼置于膝關節上,每日換藥1次,療程為14d。
對照組用麝香壯骨膏,詳細如下:于患者膝關節上貼上麝香壯骨膏,每日1次,療程為14d。
1.4 評價指標
用WOMAC量表評估2組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內容有功能、疼痛和炎癥等,總共有14個條目,總分140,評分越高,膝關節功能就越差。
選擇VAS量表評估2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總分10,評分越高,疼痛感就強烈。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經SPSS 20.0,t對計量資料()檢驗,χ2對計數資料[n(%)]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膝關節功能分析
針對WOMAC評分,2組治療前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后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1。
2.2 疼痛感分析
針對VAS評分,研究組治療前(6.14±1.28)分,對照組(6.05±1.17)分,2組比較無顯著差異,t=0.3174,P>0.05;研究組治療后(0.72±0.21)分,對照組(2.94±0.78)分,研究組比對照組低,t=4.5623,P<0.05。
3 討論
祖國醫學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被納入“骨痹”和“膝痹病”等范疇之中,通常是由經血虧損與肝腎不足等因素所致,可引起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與腫脹等癥狀[3]。夏季貼敷膏中含有杜仲、赤芍、松節、寄奴、雞血藤、伸筋草、乳香、川斷、烏草和赤芍等中草藥,當中,杜仲具備補肝腎之功效,赤芍具備疏經通絡之功效,川斷具備強筋骨之功效,烏草具備溫經止痛之功效,伸筋草具備通痹止痛之功效,乳香具備活血通經之功效,獨活具備祛風滲濕之功效,川烏具備祛風散寒之功效,雞血藤具備活血舒經之功效[4,5]。諸藥合理配伍,可起到補益肝腎、通痹止痛、溫經通絡與活血舒經等作用。此研究,在WOMAC評分上,研究組治療后比對照組低,P<0.05;在VAS評分上,研究組治療后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用夏季貼敷膏,利于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及疼痛感的減輕,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苗海震. 中藥硬膏熱貼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飲食保健,2021,13(5):97.
[2] 謝黎智,儀曉艷. 康復訓練聯合中藥貼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探析[J]. 養生保健指南,2021(22):133.
[3] 趙學良,張明,劉榮順,等. 穴位貼敷配合中藥熏洗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東方藥膳,2021(5):207.
[4] 徐浩,周正楠,方姝晨,等. 穴位貼敷冬病夏治對吳地人群風寒濕痹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SOD、MDA、GSH水平的影響[J]. 中醫外治雜志,2020,29(5):5-7.
[5] 孫程,于培俊,曾慶輝. 自制膝痹膏穴位貼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J]. 光明中醫,2017,32(21):3106-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