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星橋
人民幣流通管理是貨幣管理當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通過一系列科學、規范、現代化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和間接地加強對市場流通中人民幣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健康發展需要、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宜和維護法定貨幣信譽的一系列管理活動。目前,我國貨幣發行正向發行和流通管理兩者并重的工作方向轉移,已初步建立了較為成熟的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運行機制。如何進一步提升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質效,有效打擊制販及使用假幣、使用人民幣圖樣和經營裝幀流通人民幣圖樣非法活動,是當前迫需解決的問題。
一、構建信息化條件下人民幣流通管理體系的基本原則
(一)法治化。隨著我國國力增強,經濟的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人民幣已成為周邊國家地區的流通貨幣且呈逐步擴大趨勢,對依法加強人民幣流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人民幣流通管理就必須法治化,從管理范圍、方法、手段著手,合理確定執法權限、程序、文書,做到管理工作信息的法定化、標準化、規范化,達到依法加強對人民幣流通管理的目的。
(二)社會化。人民幣流通管理涉及到社會經濟活動方方面面,其信息由人民銀行、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公眾共同掌握,再加上現金其本身具有支付及時、交易無痕和私密特性。因此,人民幣流通管理必須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建立起全社會、全方位的人民幣流通監測網絡、服務標準化監管和經濟金融犯罪防控體系,形成立體化、高效運行的人民幣流通管理運行機制。
(三)精細化。人民幣流通管理必須做到精細化,方可滿足管理工作需要,為此,要深入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全面落實精確、細致、深入的具體工作要求,明確職責分工,優化業務流程,加強密切協作,形成各種具體管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避免大而不管、管而實的工作格局,尤其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著重細節著手,抓住薄弱環節,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及時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的各類問題,有效達到防控人民幣流通各環節潛在的安全隱患。
二、構建信息化條件下人民幣流通管理體系的主要工作
(一)更新管理理念。人民幣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微觀經濟主體和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基礎。在現代條件下,先進科技手段的推廣與應用能夠促進工作質效的提高。沒有先進的管理理念、體制和方法,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也會迷失方向,失去協調。因此,科技加管理是驅動管理的兩個車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同時,要樹立風險控制理念,人民幣流通管理諸多環節都潛在著風險,它不僅僅關系一個單位、一個行業的聲譽,甚至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因此,要把風險控制作為實現人民幣流通管理既定目標的基礎,貫穿于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的始終。
(二)創新工作機制。要積極與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配合,加強對研發和生產現鈔機具的企業管理,提高現鈔處理機具的科技含量及質量。同時,還要建立機具備案制,加強對現鈔機具的日常管理,及時升級、淘汰落后的現鈔處理機具設備。使人民幣流通管理措施發揮作用,就必須形成制度,科學制定崗位職責,明確操作規程,并通過責任制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實現制度、機構、崗位、人員、責任的有機結合,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目標。
(三)完善管理手段。隨著金融體制深化改革、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模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及形式變化,人民幣流通管理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大力推進以法加強人民幣流通管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民幣流通管理模式,嚴格執法,強化管理,才能真正發揮人民幣流通管理的職能作用。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加大對人民幣流通監測、銀行業金融機構現金收付及假幣管理、現金服務監督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實現由傳統的手工、電話采集并監督信息向現代化管理的轉變,逐步實現對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分析、監控。
三、構建信息化條件下人民幣流通管理體系的設想
(一)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要深入推行人民幣流通管理監督責任制。無論是人民銀行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都要科學合理地分解落實崗位職責,明確工作規程,將責任制落實到崗位,強化考評,實現制度、機構、崗位、人員、責任的有機結合,建立起一種系統內外的齒輪傳動式工作機制,確保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實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按照“目標、實施、檢查、改進”目標閉環管理模式,實現對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監督,有效督促一線從業人員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和義務,自覺遵守、落實規章制度,規范操作行為,進一步提升現金服務質效。
(二)健全服務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在總結近年來現金業務服務與管理評價管理工作的基礎上,人民銀行應按照服務標準化管理方法,建立全國規范性的現金服務管理制度、統一的現金服務標準、從業崗位職責和預定目標的設計與培訓,適時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現金服務的管理,規范其營業場所公示內容及格式、辦理現鈔操作處理程序、鑒定與收繳真偽人民幣行為,實現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統一的、可追溯和可檢驗的現金服務。在加強對一線現金從業人員配備及業務培訓學習的基礎上,金融機構要加快推進網點服務功能分區管理,改善服務環境的同時,還要規范其營業網點辦公設備和物品擺放及業務指引,認真做好環境衛生和保潔工作,為客戶營造整潔、美觀、便捷的現金服務環境,切實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三)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模式,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定期梳理、及時完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職能作用,加強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的監督制約,嚴肅查處屢教不改違規操作行為,堅決杜絕誤收誤付假幣、柜面支付短款和內部現金清分整點重大性差錯事故,有效提高人民幣流通管理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和現金服務質量。人民銀行要從現場監管轉移到現場與非現場監管并重,日常監管與定期檢查相結合,達到適時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現金收付行為,打擊制販假幣、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和經營裝幀流通人民幣圖樣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