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建立七味苦參湯中苦參和黃連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對處方中的苦參和黃連進行定性鑒別。結果:本法專屬性強。結論:方法可行,重現性好,能準確控制制劑的質量。
關鍵詞:七味苦參湯;薄層色譜;苦參;黃連
苦參30g?土木香30g?訶子30g?川楝子30g?梔子30g?黃連30g?印度茵陳10g等七味藥材組成的復方制劑。清熱、解表、涼血。用于全身乏力、畏寒無汗、發熱頭痛等瘟毒熱成。我們采用薄層色譜法對苦參和黃連進行了定性鑒別研究。該方法可行性較強,重現性好。
1 儀器、制劑、對照品與對照藥材
薄層板?自制板及天津思利達色譜技術開發公司生產的預制板;苦參對照藥材,黃連對照藥材,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對照藥材和對照品由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硅膠G(青島海洋化工廠生產);所用試劑均為分析醇。
1.1?七味苦參湯由阿拉善盟蒙醫醫院提供,模擬樣品為自制。
2 鑒別
2.1 苦參的鑒別
2.1.1 樣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4g,加氯仿15ml,濃氨試液0.2ml ,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2.1.2?模擬樣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模擬樣4g,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模擬樣溶液。
2.1.3?陰性對照溶液制備:不加苦參按處方配比 ,土木香 ,訶子, 川楝子,?梔子, 黃連, 印度茵陳取4g,加氯仿15ml,濃氨試液0.2ml ,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濾液作為陰性對照溶液。
2.1.4?苦參對照藥材的溶液的制備:取苦參對照藥材0.5g,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2.1.5?試驗方法: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取本品4g,加氯仿15ml,濃氨試液0.2ml ,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參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3μl,對照藥材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濃氨試液(4: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斑點。
2.2?黃連的鑒別
2.2.1 樣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3g,加甲醇10ml ,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濾液補加甲醇使成5ml,作為供試品溶液。
2.2.2?模擬樣制備溶液的:取本品3g,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作為模擬樣溶液。
2.2.3?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不加黃連按處方配比,土木香 ,訶子, 川楝子,?梔子, 黃連, 印度茵陳取3g,加甲醇10ml ,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濾液補加甲醇使成5ml,作為陰性對照溶液。
2.2.4?黃連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黃連對照藥材0.5g,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2.2.5?鹽酸小檗堿對照品的制備: 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2.2.6 試驗方法: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取本品及模擬樣3g,加甲醇10ml ,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濾液補加甲醇使成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連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式品溶液5ul,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異丙醇-甲醇 -水(6:3:1.5:1.5:0.3) 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一個黃色熒光斑點。
3 結果
3.1?苦參的TCL鑒別試驗結果表明:在色譜中,樣品溶液和苦參對照藥材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斑;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液檢查,結果方中其他藥材對苦參的檢出無干擾,證明此法具專屬性。
3.2?黃連的TCL鑒別試驗結果表明:在色譜中,樣品溶液和黃連對照藥材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顏色,與鹽酸小檗堿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黃色熒光斑點;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液檢查,結果方中其他藥材對黃連的檢出無干擾,證明此法具專屬性。
4 討論
4.1?七味苦參湯TCL鑒別:苦參鑒別方法主要參照《中國藥典》[1]2005年版一部 “苦參”鑒別項下方法試驗,采用原方法預試驗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試驗證明,該方法可作為鑒別指標。
4.2七味苦參湯TCL鑒別:黃連鑒別方法主要參照《中國藥典》〔1〕2005年版一部 “黃連”鑒別(1)項下方法試驗,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有熒光的斑點。試驗證明,該方法可作為鑒別指標。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4
作者簡介:關玉秋,女,1980年5月8日出生于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2005年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藥物制劑班(本科),現在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工作。聯系地址: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中蒙藥房(山下),郵政編號:1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