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莉
摘要:幼兒的行為偏差是指兒童的異常行為和情緒,會對3-6歲以上的孩子的發育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普遍問題。影響因素主要是孩子自身的氣質特征、家庭因素、學業因素等。鑒于其影響因素以及幼兒園教育者在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糾正兒童行為的糾正策略,以正確識別特征,合理指導行為并加強學校和家庭合作。
關鍵詞:幼兒行為偏差;問題;對策
幼兒期是人生沉思中最重要的階段。為了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幼兒園的教育者需要特別注意調查兒童行為的偏差,了解問題行為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解決方案。
1.調查兒童行為偏差的原因
(1)父母的個性和心理健康狀況對孩子的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父母的個性和心理健康會通過多種方式影響孩子,例如遺傳、言傳身教以及創造的家庭環境。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沒有精神健康問題,那么有行為問題的孩子的比例就相對較小,而有精神健康問題的父母自己的孩子有多達60%的行為問題。
(2)家庭教育方式的差異是兒童行為問題的重要因素
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養育子女時要盡一切可能照顧孩子,形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偏食和挑食。過多的住宿會養育孩子們的隨意情緒。如果他們不滿意,他們會發出很大的聲音,除非達到目標,否則他們不會被干擾或放棄。這也加劇了孩子過度自戀和與同伴交流的困難。
一些父母對子女有過高的期望,這增加了孩子學習的壓力,父母雖然照顧了孩子的生活,但他們卻忽略了孩子的良好的舉止并放任自流。引導孩子保持良好行為的這種做法明顯影響了教育者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教育影響。
(3)環境影響對兒童的行為影響不可估量
每個人都不斷受到環境的影響。兒童習慣的形成與成年人、同齡人和家庭的教育狀況密切相關。兒童的行為以他們的環境為特征。
第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社交環境,父母是第一位教孩子社交行為規則的老師。父母既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又是孩子行為的直接指南。父母無法養育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經常有行為偏差或言語行為不一致,他們提出要求,但沒有認真對待。有些父母沒有教育孩子的喜好獎勵和懲罰的規則,因此他們失去了做事規則。
第二,無法適應新環境。一些孩子在幼兒園或換幼兒園時會改變他們的環境。陌生的環境、朋友和老師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孤立地舉止并使其難以與同齡人交流。
2.考慮糾正兒童行為偏差的措施
(1)提高教學水平,加強教學反思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個適當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他們自己的識字能力不足,甚至有不適當的教育行為,也將導致兒童出現問題行為。在這方面,幼兒園教育者必須始終加強學習,著重于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整體質量,為兒童提供更多有用的建議和幫助,并同時效仿幼兒園教育者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內在認知和行為。此外,幼兒園的教育者也應注意反思的教學,例如,有時過分關注問題行為的學生不利于孩子問題行為的改變,甚至阻礙他們的發展。在這方面,教師需要在深入反思的基礎上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技能。
(2)從家庭的角度
Suhomlinsky說:“學校的所有問題都將反映在家庭中,而在學校教育的復雜過程中所產生的所有困難的根源也可以在家庭中找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孩子對社會角色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加強對父母角色的認識。好的父母應始終牢記自己的身份、責任和對孩子成長的權利,對社會對與角色相關的行為的期望有清晰的了解,并正確評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角色規范,以及自己要做什么?是形成教育角色所必需的。
(3)在學校提出合理的建議
兒童的問題行為主要表現為溝通困難、愛說謊、不遵守紀律、不遵守規則和同伴攻擊。針對這些現象,宜采用懲罰教育法,這是一種在一定情感基礎上,以科學方法為指導的有效教育方法。因此,當老師面對兒童的過度活躍和攻擊行為的問題時,他們可以采取懲罰性措施,例如剝奪兒童的活動權,使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不合理而無法參加游戲。增強兒童的內在動力,以減弱問題行為,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提高他們的識別能力,并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頻率。
(4)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家庭是孩子們首先要面對的環境。父母對孩子的正確態度、和諧的家庭氛圍、嚴格而適當的教育方法以及父母的榜樣角色是形成健康人格和行為的先決條件。家庭關系應該和諧、平等和相互關懷。當孩子們生活在良好的情感環境中時,他們會感到自由、舒適、溫暖和快樂,從而形成健康的個性。父母也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多注意孩子的日常行為,注意心理變化,這樣一開始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一些不良情緒。
簡而言之,在幼兒成長中,幼兒的行為異常問題通常很小,并且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一種不良行為,顯示了幼兒的表現。在影響其行為的眾多因素中,兒童自身氣質的特殊性,家庭因素和學校環境起著關鍵作用。我們需要正確理解兒童的問題行為特征,向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并加強學校和家庭的合作以糾正兒童的問題行為并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王兆惠.幼兒行為偏差的成因研究與矯治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9):2.
[2]張東方,徐婭.幼兒行為偏差糾正措施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2016(1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