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全民義務植樹多年來,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恢復發展,增強了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的意識。以綠色帶動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問題。習總書記也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關鍵詞:生態;民生;綠化的必要性;我市與中央提倡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融為一體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創造性地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這一遠大的思想突出一個特點就是說明了發展中人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與人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的重大關系,以積極的態度形成了新穎的發展理念。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習總書記一直強調,“決不能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是發展”。西寧市兩山綠化工程加快了生態環境的治理進程,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南北山綠化環境有了大的改觀,從單一的南北山綠化逐步發展成為綠色之地、市區旅游勝地、城市的天然氧吧、風沙的屏障。這一系列的改觀,不僅給市民們帶來了生態環境的改進,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為地區可持續發展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綠色改善生態,促進民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治理與改善,造福子孫萬代。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在于有氧,有氧在于綠化,綠化在于生態的改善,植樹造林,清理河道,改善海洋環境都是為了一個地球,為了自身減少疾病,為了子孫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我們大家在努力著改善身邊舊貌。退耕還林,造就青山綠水;栽培防護林,造就良田萬畝;固沙育林,開創萬里晴空。改善生態環境,就是促進民生工程,促進民生工程就是我黨的使命。
對于西寧市來說,工業的發展和金融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短則幾年、十幾年社會資金增長就能見效,但是以環境生態作為代價,可能要恢復生態要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時間治理,而且治理生態環境所需要的金費遠遠大于當時破壞生態環境所獲得的效益金費。我市生態環境較脆弱,植物生長周期漫長,存活率相比較低,生態環境設施改善緩慢,主要在于地理環境的影響,土質沙化堿性較大,常年降水量偏少,灌溉距離遠,山高坡陡,灌溉難度大,生態綠化見效慢,造成生態環境工程短期內不見效,民生得不到大幅度的改善。在近十年來,在黨中央的關心倡導下,在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府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下,民生在向著好的方向逐年快速提高,現在市區生態環境治理有了一定的成效,綠化公園、濕地公園逐年出現在市民身邊,市區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晴朗天數在逐年增加,這是一個好的信息,這說明環境治理,生態的改善明顯加了步伐,促進了民生的需求與改善。
二、南北山綠化的困難與必要性
西寧南北山綠化工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了,那時山上沒有幾棵樹,草也不多,一下雨,從山上流下來的雨水沖到菜田和公路上,水土流失嚴重,經常發生自然災害,氣候也是寒冷多變,地方經濟發展緩慢。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往山上運送樹苗、基肥、澆灌都是人力手提、肩扛,在有限的種植時間里,南北山植樹造林進程緩慢,樹苗成活率較低,但是為了城市的發展,人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政府年年組織倡導市民積極植樹造林,一點一點的改善周邊環境。沒有因土質鹽堿,沒有怨山壁陡峭,沒有嫌干旱無雨,政府硬是一年接著一年的財政投入和綠化理念的廣泛宣傳下,西寧組織各單位廠礦學校及每個人在南北山種樹育林,政府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終于建造出如今的南北山綠化旅游休閑景區帶。改善了西寧及周邊地區的風沙肆虐,改善了城市綠化環境,提高了民生需求質量。并且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員的投資,為西寧市發展注入了活力,為快速提高西寧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南北山綠化的決策與國家倡導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融為一體
習近平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與我市植樹造林,治理泥土流失,防風固沙,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也肯定了西寧市綠化工程所發揮的作用。即:金山銀山是人的物質追求,綠水青山是人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這兩者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以犧牲綠水青山來實現自己的物質追求,曾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跡。但是,這種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了許多災難性的后果,促使人們在對傳統的增長方式和發展理論進行反思的同時,開始重新研究發展理論,重新研究發展中人與自然的關系。現如今,西寧市區兩山周邊綠化生機勃勃,不光改善了生態環境,空氣也變得清新起來,更解決了部分高原缺氧現象,也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觀光場所。綠水青山就是造福子孫萬代的民生工程,更是保護一個地球的必要措施。有了中央對生態環境的明確指導和支持,有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不懈努力,改善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創新城市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態環境治理刻不容緩。我們不光現在要發展提高人民收入,更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與經濟發展空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以綠色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西寧市總體上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地區,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道遠。
作者簡介:黃志勇(1975年12月-)男;漢;本科;籍貫:陜西武功縣;職稱:中級;研究方向:圖書館,文學,生態等系列。
青海省委黨校圖書館 青海 西寧 8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