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勇
摘要:教育是國家綜合實力發展的基礎。教師作為發展教育的重要力量,其關鍵作用顯而易見。近年來,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和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概念的全面推廣,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及策略備受全體教師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提高并改進農村初中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都對廣大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農村;初中教師;專業發展
一、教師導師制
初入職的教師在工作上的壓力會比較大,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收到各方面的限制。很多時候教師會感到迷茫,甚至開始自我懷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著較差的影響。因此,可以采用導師制,讓一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帶領新教師,給予他們指導。這些教師需要有高尚的師德、豐富的教學經驗,用自己的誨人不倦的高尚品德幫助新教師入門,首先可帶他們了解教學環境,熟悉學校的工作條件,其次向新教師教授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思想新年,為他們將來成為資深教師打下基礎。
二、加強教師專業理念培養
農村初中學校由于受限于自身條件,難以突破現有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往往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樣會使學生覺得教學過程十分枯燥無味,從而降低學習興趣。農村初中的教師也應該利用網絡條件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新的教育方式,建立生動、高效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農村學校加強教師專業理念培養,是提高學校戰斗力,增強學校凝聚力的重要機制。要在農村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調動教師主動學習的熱情,學校就要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有效化教育改革,不斷加強教師專業理念培養,使他們真正意識到自身的責任所在,愛上自己的職業。
三、加強教師專業素養培養
隨著城鄉教育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農村初中教師專業素養,是推進教育
公平,保障學有所教,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師需有墨水、有學識,才能讓后輩有繼往開來的資本。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倘若老師胸無點墨、見聞狹窄,甚至愚昧無知,對學生提及的課本知識、拓展內容一片茫然,不僅會降低學生對老師的期待和學習的興趣,還可能招致輕蔑及嘲笑。當代學生主要是從教師處獲取知識,增長見聞,其結果大多是教師的視野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因此,學校要積極支持教師專業素養培養,鼓勵新課改背景下的專業培訓活動的開展,使他們所學所知必須大幅超過課堂內容的覆蓋范圍,其中不僅要包含正常教學內容的專業知識,
豐富課堂實踐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農村初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科學實施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隨著教學任務的多端性、階段性和復雜性,根據教學過程中“動”與“靜”的交替性特點,以學生情意培養為中心,實施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行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廣大的農村初中教師,由于條件有限,難以接觸到高深理論的開發和研究。
首先,農村一線初中教師可以采用上網查詢和圖書查閱等形式進行學習。同時,農村教師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與其他的城鄉教師交流教學心得,分享教育經驗,學校也可聘請教育名師前來指導,從而開闊初中教師視野,推動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初中教師專業素養水平。
四、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要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學生與老師朝夕相處,難免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老師的影響。自身道德素養不高、追名逐利、混淆是非的教師對學生及社會的危害極大。當代教師必須以身垂范,以燈塔之姿,照亮學生人生航船在茫茫大海中的前進道路。教師的高尚道德往往能從繁雜的小事中體現出來,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嚴謹治學,課前認真備課,課上專注教學,課后細心批改作業,不敷衍、不搪塞;與其他教師相處時謙虛謹慎,互相請教,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不能通過比較來襯托自己、拔高自己;與家長交流時要尊重家長,主動建立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取得支持和配合,切勿居高臨下,指責或訓斥家長;從教過程中要堅持廉潔奉公,不利用職位之便牟取私利;同時為人師表,要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健康規范,舉止文明禮貌。堅持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學生就能夠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言傳身教,以身垂范,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達到“信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
總結
新教師的入職階段使他們整個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階段。做好教師的入職教育,可以樹立青年教師良好的專業精神,使其扎實地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培養在扎實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能力。百年大計,重在教育,做好教育,重在教師,做好的教師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也即做好的教育的準備工作,為將來國家的富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王燕.基于云環境的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14):19-22.
[2]甘麗,李佳.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入職教育策略研究[J].山西科技,2015,30(05):96-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