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裕
摘要:初中時期是學生求學階段的黃金階段,是學生打好各個學科基礎的重要時期。本文立足于小升初英語教學實踐,分別從“豐富學生學習方式,夯實學生音標基礎”“設置任務梯度,滿足學生不同需求”“拓展知識厚度,提升學生英語素養”這三方面入手,針對提升小升初英語銜接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小升初英語銜接;豐富學習方式;實施因材施教;拓展知識厚度
正文:由于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參差不齊,又考慮到學生學習英語能力不同,導致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著嚴重的銜接問題,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不僅是學習內容的不同,更是教學目標的不同。如果初中英語任課教師沒有較好的調節小學和初中的銜接過程,那必定會大大降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甚至影響學生未來三年的成績。因此,任課教師務必在七年級第一學期做好小升初的銜接工作,使其自然過渡,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一、豐富學生學習方式,夯實學生音標基礎
現今,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音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也是做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因此,任課教師在小升初英語銜接教學中,應高度重視音標的教學,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音標的興趣,來夯實學生音標基礎。
像任課教師可以采用字母讀音教學法,字母讀音教學法是通過教字母來學習音標。首先給學生呈現出五個元音字母和他們的音標A/ei/、E/i:/、I/ai/、O/ Au/、 U/j:/,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字母,再進行相應的音標教學,通過播放音頻或有趣象形音標視頻來要求學生記住音標的讀音,并進行不定時提問。其次任課教師將學生劃分小組合作,同學之間互相背誦,互相提問,以此達到訓練拼讀的目的。在進行教學讀音規則歸納法中,任課教師總結出規則字母組合的讀音教學,如:ea e 字母組合發/i:/,例如:beach, seaL, lead. oo 字母組合的/u:/,room ,school,moon 等。學好音標是學習單詞的關鍵,而單詞又是學好英語的重中之重。因此,任課教師需采用多種教學動畫等方式,讓學生做到見音會讀、見詞會讀、聽音能寫來夯實小升初音標基礎,從而為初中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因材施教,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小升初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能力有差異。為此,任課教師要在課堂中敏銳地發現不同學生不同特點。并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并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的任務給不同的學生
像對基礎差一點的學生,任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一個略高于自己水平,這樣學生既可以看到自身進步,正視自已與別人的差距,又不會因為目標太遠大而喪失學習的動力。比如,任課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適合基礎薄弱的學生作業,鞏固基礎知識,練習基礎的單詞并做到聽說讀寫,比如;English name、hometown、age、friend等來夯實基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重點拔高,引導學生為自己制定更高的學習目標,老師應在基礎單詞上指導學生嘗試使用重難點句子its nice to meet you all等,還可以引導學生寫連接詞 如;but、and、however等進行拔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一來,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長期目標的發展。因此,通過制定個性化的目標來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激勵作用最大。
三、拓展知識厚度,提升學生英語素養
經了解,在英語教學之中,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授課之中英語教師大多采取“機械式”教學,迫使學生接受英語教學,且讀寫也只是側重模仿朗讀和拼寫,沒有注重知識深度的拓展。因此,任課教師應較早轉變這一現象,在課堂上想方設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深度挖掘文本,來擴大知識面,為后期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從而提升小升初學生的英語素養。
像拓展比較常用的詞匯:Fire works and crackers、paper cut等;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文化知識拓展;任課教師可以向同學們普及介紹時注重的禮儀,比如,先向女士介紹男士;先向長輩介紹晚輩;例如;This is my teacher,Daddy,this is my mew teacher,Ms Li .先向外人介紹家人等。還可以普及中外姓名的區別;歐美國家的姓名結構是“名字+姓”,中國人的結構是“姓+名”,比如Jim Green姓Green.歐美人大部分采用雙名制,中國人大部分是單名制。任課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文本深度的挖掘,如課本中為親戚選衣服,Daming 為他的奶奶選了一件很鮮艷的T恤,我們就可以批判性的思考這是否合理,任課教師應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積極討論,發散思維。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的思想會碰撞,這一定會摩擦出智慧的火花。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總而言之,小升初銜接教學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不僅需要任課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心血,還需要任課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從音標開始打好學生基礎,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方法,設置層次分明的任務,讓每位學生都取得相應進步;同時教師也應注意課本深度的挖掘,開闊學生大腦,發散思維,保留學生小學時期良好的習慣等。與此同時,教師在日后教學之中應該多加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改善教學方式,積累經驗,通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深度研究,并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若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終將推動和促進英語教學。中小學教師應相互學習,在教學上更好地相互溝通,使得中小學英語工作的銜接更加自然和有效。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陸春玲. 小升初英語銜接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 成才之路, 2011, 000(030):46-47.
[2]邵愛玲. 小升初英語銜接教學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 文理導航, 2009(8X):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