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莎
摘要:目的:研究討論耳鼻喉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危急安全隱患及護理措施應用。方法:按照研究排除納入要求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內本院收治的接耳鼻喉科患者共400例,按照時間段完成分組,200例作為對照組采取科室常規護理,200例作為實驗組在科室危急安全隱患強化管理后實施精細化護理,對比安全隱患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對比科室實施強化管理及精細化護理前后護理人員的理論實踐知識掌握情況。結果:經危急安全隱患強化管理及精細化護理后,實驗組安全隱患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理論實踐知識掌握程度均顯著提高,相關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析耳鼻喉科護理工作的常見危急安全隱患,實施強化管理,同時依據相關管理建立并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能夠顯著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護理人員護理知識提高,有利于科室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耳鼻喉科護理;危急安全隱患分析;管理強化、安全隱患分析。
耳鼻喉科是醫院中疾病種類多且復雜的綜合性大型科室,在科室中患者病情多樣、個體差異大,針對患者的護理工作要求較高,且科室病患流量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安全影響。在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針下,如何提高醫療護理安全對于減少科室安全隱患、促進科室高質量發展、幫助患者盡早康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為提高科室護理工作質量,本研究分析常見的危急安全隱患,探討實施強化管理后的精細化護理工作的效果,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研究排除納入要求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內本院收治的接耳鼻喉科患者共400例,按照時間段完成分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實驗組對比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17/83、120/80;年齡對比為(4.2±2.8)歲、(4.3±2.7)歲。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在耳鼻喉科確診并接受治療,所有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實驗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身體其他部位惡性腫瘤患者;心、肝、腎等嚴重功能損害患者;因主觀意愿或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本研究護理開展的患者。
1.2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科室常規護理干預,按照科室常規規章制度實施護理管理工作。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實施安全隱患強化管理及精細化護理管理,內容如下。
1.2.1 危急安全隱患分析 采用資料回顧性分析與國內外參考文獻綜合分析辦法,探討主要的危急安全隱患,觀察到本科室內常見的安全隱患包括:(1)對患者安全評估不足,安全措施準備不足,導致高危人群出現跌倒、墜床、壓瘡以及燙傷的院內意外。(2)護理人員知識及業務水平不過硬,導致年輕護士在工作年限短的情況下缺乏護理實踐理論知識,再會過程中出現各種不利于患者的情況;(3)溝通不足,醫患之間溝通渠道建立不夠高效,護理人員不能及時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與心理安撫,導致患者對疾病不了解,存在較大心理壓力,對護理及治療依從性低,出現用藥意外等情況;(4)科室護理配置不夠科學,導致部分護理人員高強度工作,長期疲憊、高度緊張,在護理過程中不能沉著冷靜,導致護理意外、醫患糾紛等情況出現[2]。
1.2.2 強化管理與精細化護理 (1)加強科室制度建立,借鑒龍頭醫院的護理管理制度與責任制,有效結合當前基層醫療結構中的情況,創新并完善管理制度,合理有效的執行,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護理人員身上,提高整體護理團隊型與紀律性。(2)人員培訓:結合科室現狀與先進護理理論實踐,定期展開護理人員培訓工作,建立PDCA循環機制,在每次培訓中心解決問題,提出措施,進行強化考核,確保人員素質不斷提高。(3)護理實施,在護理實施中,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渠道建立,對家屬和有意識的患者進行認知干預以提升患者治療積極性、家屬配合度,有足夠的健康知識儲備,針對負面情緒,需要與患者及時加強溝通,找出存在的負面情緒并且及時尋找原因,給予患者心理引導。在溝通過程中,采用積極和藹的語氣向患者介紹當前病情的情況,告知疾病相關知識,不斷鼓勵患者,確保患者有正確的疾病認知,并保持積極的治療心態。醫院內應當加強安全設施建立,加強患者安全性評估,為高危患者提供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發生院內意外。
1.3 觀察指標
(1)安全隱患發生率:分析護理意外、院內安全事故、醫患糾紛發生率。
(2)護理滿意度:采用《通用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表》[2]分析,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擋。護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
(3)護理人員理論實踐知識掌握程度:取多次考核成績,每次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3.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安全隱患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理論實踐知識掌握程度均顯著提高,相關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對比:安全隱患發生率,實驗組4例(2.0%),對照組15例(7.5%),(χ2=6.686,P=0.001);護理滿意度,實驗組199例(99.5%),對照組182例(91.0%),(χ2=15.969,P=0.001);強化管理精細化護理后,護理人員(n=40),理論實踐綜合成績為(95.9±2.1),實施前為(90.2±4.4),(t=7.394,P=0.001)。
3.討論
耳鼻喉科室中疾病情況復雜,人員多且差異性大,這對于安全隱患預防和護理高質量發展有著巨大的挑戰,本科室對安全隱患進行分析,隨后提出安全管理強化及針對性的精細化護理管理,精細化管理原本是一種商業化的公司管理手段,在多年的發展后已經充分融入到各行業當中。于醫療護理而言,精細化管理已經滲透到護理工作建設、制度健全以及日常各項護理工作中去。精細化管理同樣基于“以人為本”作為核心思想的服務理念[3]。圍繞消除安全隱患的精細化管理開展,有利于科室發展、提高護理質量,幫助患者盡早恢復。
本研究中,經危急安全隱患強化管理及精細化護理后,實驗組安全隱患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理論實踐知識掌握程度均顯著提高,相關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分析耳鼻喉科護理工作的常見危急安全隱患,實施強化管理,同時依據相關管理建立并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能夠顯著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護理人員護理知識提高,有利于科室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熊莉娟. 耳鼻喉科手術室常見安全隱患分析及護理對策[J]. 養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46):79.
[2]王曉曄, 胡珊珊, 李爭,等. 我國急診科護士職業倦怠發生率及影響因素的系統評價[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20, 26(10):1324-1330.
[3]徐英霞, 馬燕. 試述耳鼻喉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安全隱患及心理干預在安全預防護理法中的應用[J]. 心理月刊, 2020, 15(05):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