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芬 劉育瓊 潘月梅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于口腔科門診院感防控中采用標準預防措施,探討其防控效果。方法:本次120例研究者,均是來自2020年1月~2021年5月間于本院進行治療的病人,將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劃分方式可以細化為相同人數的兩組,甲組(應用常規預防措施)與乙組(采取標準預防措施),比較兩組病人的生活質量及感染發病概率。結果:采取不同預防措施,乙組病人生活質量優勢顯著;另外乙組病人感染發病概率也比甲組病人偏低,根據統計學原理,P<0.05,可進行研究。結論:根據以上表述,標準預防措施應用于口腔科門診院感防控中,可防止感染發生狀況,使院感防控質量得到提升,建議提倡。
關鍵詞:口腔科門診;院感防控;標準預防措施;效果
病人在治療口腔疾病中,其唾液、血液會導致器械被污染,由于醫護人員對交叉感染了解不全面及自我防護意識不強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使口腔感染事件發生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因此采取標準預防措施極為重要。本次120例研究者,均是本院進行治療的病人,將分析其標準預防措施防控效果,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120例研究者,均是來自2020年1月~2021年5月間于本院進行治療的病人。研究者年齡在60-80歲之間,且平均年齡68.7±5.1歲,女性病人占總數的一半,其余則為男性病人。將本院2020年與2021年本院治療的病人的各項一般情況綜合比對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可開展本研究。
1.2方法
常規的防控措施給予甲組病人,乙組病人采取標準預防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做好口腔器械消毒滅菌工作:給予病人治療時接觸其傷口、破損粘膜的口腔診療器械,在使用之前必須達到消毒滅菌工作,能夠控制交叉感染情況【1-2】。②標準預防措施: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口腔診療操作時,要佩戴防護用品。并嚴格按標準操作去執行。給予病人診療前、后要加強手部消毒。實施每診治一位病人進行手套的更換或進行消毒處理。③合理布局將清洗區域與消毒區域分別開來,要滿足診療工作和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工作??谇辉\療區域每日定時通風或者進行空氣凈化并對所工作的環境徹底的清潔、消毒。④進行設施清潔及消毒:每日清潔、消毒牙科的治療椅與相關的配套設施,如有污染立即進行清潔、消毒。 ⑤加強醫護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其內容為相關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口腔科診療操作規范及規章制度,并進行考核其成績與績效結合促使醫護人員感染控制意識得到提升【3】。⑥醫療垃圾合理處理:對醫療垃圾進行分類,采用規范的包裝并按垃圾合理處理制度收集存儲運送。避免醫療廢物發生擴散現象,合理處理。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病人預防措施前后口腔感染發病率情況。
1.3.2對比兩組病人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內容為: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
1.4統計學方法
計數(n%)代表率,X2檢驗;計量(x±s),t檢驗。文中所生成的數據均借用SPSS21.0數據包處理,P<0.05 顯現檢驗結果有意義。
2 結果
2.1組間病人預防措施前后口腔感染發病率對比:結果表明:兩組病人實施前均無明顯差異>0.05,實施后乙組低于甲組,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見表1。
2.2對比兩組病人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每組60例兩組病人干預前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乙組病人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好于甲組病人,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見表2。
3 討論
口腔門診流動性及病人較多,對病人進行診治過程中易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給病人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本文采用采取標準預防措施通過做好口腔器械消毒滅菌工作、標準預防措施、合理布局將清洗區域與消毒區域、進行設施清潔及消毒、加強醫護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醫療垃圾合理處理等加強感染的控制,使病人就診過程中安全性得到保障,降低感染發生率。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組間病人預防措施前后口腔感染發病率、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對比:結果表明:實施后乙組66.67%低于甲組76.67%,干預后乙組病人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好于甲組病人,P<0.05,組間可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以上表述,將標準預防措施應用于本院病人治療中,可減少口腔科感染的發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少賢,黃湘汶,蔣會蘭.標準預防措施對口腔科門診院感防控效果的影響[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0,25(04):396-398.
[2]曹葉,錢靜霞.探究標準預防措施在門診口腔科護理防護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6):124.
[3]李京平,章小緩,麥穗等.口腔診療中呼吸道傳染病交叉感染防范策略[J].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2020,14(03):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