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統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隨空氣質量的降低,其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及病死率高,由其引起的肺功能減退,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便,也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穩定期患者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提高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
關鍵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因素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氣流受限[1]為特征的可預防、可治療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其發生與暴露于有害氣體或氣體引起的氣道和(或)肺泡慢性炎癥增強有關[2]。相較于其他慢性疾病,我國居民對該疾病的認識不足,不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根據近幾年來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患 COPD的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占13%[3]。COPD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易反復,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其病程和體征可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穩定期,處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表現為咳嗽、喘息和胸悶等癥狀,處于穩定期的患者其咳嗽、咳痰等著癥狀減輕或穩定。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銀行推測至2030年慢性阻塞肺疾病將成為全區主要致死疾病的第五位[4],全球疾病負擔數據指出,在2015年COPD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預計到2030年由于COPD而死亡的人數會達到450萬人次,占全球死亡人數的8.5%[5]。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因素
1.1吸煙
吸煙是引起該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有研究表明香煙燃燒后所產生的煙霧可以直接損傷內皮細胞從而損傷肺血管,導致細胞衰亡增強,上皮屏障形成減少和高水平氧化應激,從而導致肺組織的持續性炎癥反應。吸煙分為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主動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被動吸煙會因非自愿暴露而患病,被動吸煙對呼吸系統的急性有害作用與主動吸煙相似。女性吸煙造成肺組織損傷要早于男性,女性吸煙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也要高于男性。研究表明吸煙史越長、吸煙量越大,開始時間越早,患病的風險越高[6]。
1.2烹飪燃料
烹飪燃料分為固體燃料、液體燃料、氣體燃料和電能,固體燃料包括煤炭和生物燃料;液體燃料包括煤油和液化石油氣;氣體燃料包括天然氣、沼氣、煤氣;其中生物燃料、煤油、煤炭為污染燃料。在發展中國家,一些家庭會采用煤炭、植物的根莖、木材或動物糞等生物燃料便作為燃料進行取暖或烹飪,燃燒空間常不通風。煤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粉塵顆粒,同時還伴有灰塵、硝酸鹽、硫酸鹽等顆粒物質。這些有害物質被吸入后,會出現呼吸系統癥狀,使肺功能下降,增強氣道反應性,使肺對細菌、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強,從而增大了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性,若廚房通風不良更增加了其患病風險[7]。女性多為家務勞動的承擔者,暴露于烹飪燃料引起空氣污染的環境中的幾率更高,有研究表明,接觸烹飪燃料煙霧時間越早,COPD患病風險越大[8]。
1.3空氣污染
隨經濟發展,空氣污染問題愈發明顯,急劇加重的城市環境、空氣中微粒物質的濃度與COPD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有關,英國1項研究表明,COPD 患病率與高 PM2. 5、高可吸入顆粒(PM10)和高 NO2濃度相關,證明了環境空氣污染與COPD患病率增加相關。長時間生活在受污染的空氣環境中可能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因素,對于已經患有COPD的患者可能會加重其病情。長時間暴露在污染環境中與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分泌物的增多及呼吸困難、肺功能水平偏低相關[9]。
1.4職業暴露
職業暴露是指職業接觸粉塵或有害氣體煙霧超過1年,職業粉塵和煙霧暴露是COPD的高危因素[10],采石、采礦、油漆、水泥粉塵、化工和其他的職業暴露會增加呼吸道癥狀的發生率,病理學和流行病學定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肺氣腫嚴重程度和職業性粉塵接觸量之間有密切關系,職業暴露總時間越長,患COPD的風險越大。吸入煙塵、刺激性氣體、棉塵和某些顆粒性等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已有職業粉塵接觸史的人群發病率更高,關于粉塵及煙霧等職業暴露,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更為嚴重。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預防
2.1關鍵措施
戒煙為預防COPD的關鍵手段,藥物治療和尼古丁替代療法提高了長期戒煙率。最初電子煙被推廣為一種戒煙方法,然而GOLD 2021指出電子煙作為戒煙的輔助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確定。電子煙能夠代替卷煙的使用量,提供可汽化和可計量尼古丁,但電子煙不僅包含尼古丁還存在一些如植物甘氨酸、丙二醇、多種調味劑、揮發性羰基化合物、二乙酰基、金屬等化學物質,若長時間使用,其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11]。已有電子煙損傷肺臟的相關報道,長期不良效果目前暫無數據。
2.2其他措施
做好職業防護,降低職業暴露風險,減少職業粉塵和煙霧及其他有害氣體的吸入。據調查顯示,采用固體燃料進行烹飪與罹患重大呼吸道疾病、死亡的風險更高有關,建議用清潔燃料或通風爐灶替代固態燃料的使用[12](如煤炭、木材等),廚房加強通風,改善空氣環境。有研究顯示,水果蔬菜和攝入維生素E以及少量飲酒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負相關,可能與其有對抗作用。除此之外,冬季要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發生,可通過鍛煉增強體質,可能對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揮作用。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與行為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從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健康教育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的一種護理干預措施,以傳播、教育為手段旨在幫助患者改變不良健康行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醫護人員是患者獲得疾病知識的主要來源,護理人員及時向患者傳遞健康知識,能夠幫助患者與疾病斗爭,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3.1飲食指導
呼吸功能障礙會出現消瘦、營養不良,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適當的飲食計劃,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給予患者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對于COPD患者可以指導患者正餐進食不足時可少量多餐,餐前餐后避免大量飲水,對于腹脹的患者,給予軟食,避免食用產氣的食物(如馬鈴薯、土豆、胡蘿卜等),多吃含纖維素食物,防止便秘,避免食用容易導致便秘的食物(如干果、堅果等)。
3.2疾病預防指導
對于吸煙的患者采取多種健康宣教手段勸導戒煙,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包括固體燃料在內的生物燃料的使用,進行烹飪時,廚房開窗通風,增大空氣流通面積。降低職業暴露風險,盡量避免職業粉塵有害氣體的吸入。少去人流密集的場所,防止呼吸道感染對于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重要,冬季注意保暖。對于COPD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3.3疾病知識指導
采取多種健康宣教手段,如開展科普講座、發放科普宣傳單及科普視頻、建立微信病友聯系群等,讓患者了解COPD,讓COPD患者理解康復鍛煉的意義,了解呼吸困難與活動之間的關系,幫助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鍛煉,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及腹式呼吸鍛煉。告知患者努力避免COPD加重因素,嚴寒大風天氣,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到人流量大的室外環境,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3.4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在進行護理活動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多種方式或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活動,幫助患者獲得最佳的心理狀態,是整體護理的核心內容。
隨訪交流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引導患者主動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在治療過程中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用真摯的語言和精湛的技術獲取患者的信任。通過患者的言語及行為舉止判斷患者的需求,對于缺乏自信心的患者,可為患者講解治療效果良好的案例,增加患者自信心。對于缺乏與疾病相關知識的對象,可為其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讓患者了解治療與護理全過程。面對焦慮、煩躁患者,予以心理疏導,采取情緒轉移法,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或解除其焦慮、煩躁等情緒,使患者放松,緩解心理壓力。對于情緒低落的患者,予以鼓勵和關懷,多與患者家屬溝通,使患者家屬加強陪伴與鼓勵,幫助患者建立強大的心理支持。
3.5家庭氧療
呼吸困難可采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使用鼻導管方式,低流量持續吸氧,1L/min,15h/d。讓患者的及家屬了解氧療的目的、必要性以及使用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要注意用氧安全,氧氣裝置周圍嚴禁明火,以防導致氧氣燃燒爆炸;氧療裝置要及時更換、定期清潔和消毒。
3.6用藥指導
指導患者嚴格遵照醫囑用藥,教會患者正確霧化吸入。
3.7運動指導
不同的運動方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作用效果不同,肺康復指南中
COPD患者推薦有氧運動與抗阻運動相結合[13],如打太極拳、慢跑,健身操等有氧運動方式可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和機體功能,而腿部及胸部推舉、肩關節外展等扛阻運動可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對于穩定期患者,醫務人員可以給予相應的運動指導,讓患者了解促進康復的鍛煉手段。
3.8家庭健康教育
在實施健康教育工作時,應注重家庭力量及社會力量的發揮,借助家庭力量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家屬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確保其出院后仍然能夠得到高效的健康教育。以家庭為基礎的干預措施,能夠增強COPD患者的疾病控制力度及治療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2]鄧春花,杜青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MMRC評分和CAT評分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11).
[3]歐陽松云.從呼吸調控淺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響[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9(01).
[4]秦佳玉,霍建民.空氣污染對氣流阻塞性疾病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 2019(01).
[5]趙沖. CAT、mMRC、CCQ、SGRQ四種評分系統在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價中的價值與差異[J].臨床肺科雜志,2018(11).
[6]Jyrki-Tapani K,Sovijarvi A,Lundback B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Finland: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COPD,2005,2(3):331-339.
[7]陳亞紅. 2021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治療及預防全球策略解讀[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21(01).
[8]何玉琢.生物燃料暴露與我國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關系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8.
[9]劉紫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險因素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20.
[10]賽音額爾敦. 職業接觸粉塵和煙霧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道癥狀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06).
[11]BLOUNT B C,KARWOWSKI M P,SHIELDS P G,etal. Vitamin E Acetate in 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 Associated with EVALI[J].N Engl J Med,2019, 382(8):697-705.
[12]CHAN K H,KURMI O P,BENNETT D A,et al. Solid Fuel Use and Risk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 Cohort Study of 280,000 Chinese Never-Smoker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9,199(3):352-361.
[13]趙文文.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鍛煉指導方案的構建[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9.
徐錚:漢族女江蘇徐州本科護理教育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