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笑寒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是一年分別的畢業季。那段青春充滿著奮斗與汗水,還有最后不舍與感動。經歷過這段時間的所有人,應該都很感嘆:那些人,那些事,那段時間,那樣的青春。當最后一門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的時候,曾經的努力與奮斗,已經成了過去,身邊的所有事情仿佛在那一刻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此以后心境也不再是最初的模樣了。
記得去年高考的時間,我已經放假在家,當時對于高考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隨著高考的腳步臨近,仿佛又親身經歷了一遍。但是今年這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從一開始忘記了高考這一全國矚目的重大事件,到后來身處高考期間的每一天,都會回憶起2019年的我高考時的狀態,在任何時間,在做什么,都歷歷在目。這兩天總會刷到一些短視頻,都在上演著畢業分離的不舍,于老師,于同學,于校園。這些視頻真真正正將我的思緒拉到了一中的湖畔,那一個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那個承載著最幸福,記憶最深刻的校園。
其實高三的分別是那么簡單,沒有眼淚,沒有擁抱,沒有瘋狂,沒有太多的話語,有的只是對兩天考試的不安和期待。期待考后無拘無束的生活,期待自己的大學,期待著自己的未來。在復習之余,總有點點不舍溢出心頭??赡軐τ诖蟛糠秩巳藖碚f,考后的寒暄總會顯得有些多余,幾乎所有人都會享受那一刻的輕松,十二年的學習生涯在此刻畫上了一個逗號,再大的壓力,再痛苦的刷題也都變成了回憶。
最后一場結束的時候,外面的家長應該是最多的,我看到甚至有些家長都帶來了一捧鮮花,遞給了凱旋的孩子,是慶祝,亦是紀念那一刻孩子的成長。我記得,當時考完第一場語文的時候,校園里還沒有幾個人走出考場,當我第一眼看到我爸爸的時候,我近乎飛奔了過去,那是第一次身上的壓力顯著的開始減輕。最后一場英語結束后,媽媽也是第一次在高考期間出現在校門口,接我回家。那時一家三口沐浴著晚霞,走過那條值得回憶的小路,訴說著心中的暢想,那是多么的溫馨。
其實高中三年之中,前兩年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學習,每天就是聽課、做作業,回到家還有一部分的時間可以拿來娛樂,甚至最多的記憶點都在為數不多的活動上面,比如運動會,比如家長會。但是在高三,所有的想法,變化,努力,都是成長的縮影,都背負著夢想的重量。
我相信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在高三讓同學們定下自己理想的大學,而且會讓同學們統一貼到墻上??赡芘c其他同學切合實際的理想不同,我的心里只有中國的最高學府,如此的倔強。可能再別人,在未來的自己眼中,我是有一些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但是對于高三的孩子們來說,心中的憧憬與信仰總是那么堅定。有的時候我也會悄悄算每門課要考多少我才能實現理想,與我現在差距又有多大。大部分時間會覺得這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各個方向的漏洞都不知從何處開始彌補,但是那個學校已經成為當時的執念,無法放棄,不愿割舍。在兩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沒有因為當初的倔強而感到不好意思,而是懷念那時為了理想而奮斗的自己。
在高三那個只講奮斗的時候,一句“上了大學就輕松了”就能夠成為努力之余暢想的享受。我以為大學都是只談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享受生活。但是當踏入了大學才知道一切都與曾經想象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且不談存在于大一的跑操與自習,就是奔波于各個教學樓之間上課也會感到身心俱疲。但是,大學不像是高中,不是每天課都是滿的,有時候一天沒有一節課,有時候要從早上到晚。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如何能使自己在休息好的同時不斷完善自己,這是大學生活中需要學習如何平衡的。
大學,是什么樣子的?在我的學校兩個校區展現出了兩種不同的風格。在市中心的老校區帶著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向往來的學生和游客訴說著幾十年的風雨。老校區綠樹成蔭,從宿舍到教室的路上幾乎全被樹蔭覆蓋,漫步其中,遮去了燥熱的夏日驕陽,與空調房相比,別有一番涼爽的感受。而新校區處于郊外,建校不久,樹還未成蔭,炎炎夏日,仿佛要將人曬化才肯罷休。但是與老校區相比,新校區的風景更勝一籌,小橋流水,波光粼粼,將新校區的現代科技感添加了幾分柔情。
大學,要學什么?在學校經歷的兩年,讓我一直在擴充對大學定義的理解。從大一上學只著眼于高數,到大一下學期對自己專業逐漸理解后,找到了專業培養能力的側重點,再到大二去思考考研方向和大學后的工作或研究方向。也許這看起來很早,但是從思考到確定需要一個糾結和分析的過程。
同時,大學是一個完全自由的環境,讀書還是玩樂?這是一個問題。是一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還是迎著朝霞去圖書館,奔向那個更加優秀的自己?這終究還是要取決于我們自己的選擇。
高三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段重要的時光,而高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傆心敲匆粋€時刻難以忘記,總有那么一天,會感謝當時努力的自己。雖然高中的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但是如何在大學找準自己的位置,才會向曾經的遺憾邁進一步。人生路漫漫,不能拘泥于一時的得失,總是要向前看的。但是回憶美好,總要往回看看,才能將未來的路走得更加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