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韜
摘要:隨著“互聯網 +”行動計劃的提出,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趨勢進一步加速。作為培育高級技術應用人才的職業教育也需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的優越性實現自身課程教育的改革發展。計算機教育是近幾年來職業教育的熱門專業,如何結合“互聯網 +”時代背景實現計算機教學專業的改革和創新是當代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計算機教學;路徑探究
計算機教學是當今職業教育學院中的重要專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信息技術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更加顯著,如何運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是現代職業教育教師面臨的重大挑戰,尤其是在計算機專業中融合“互聯網 +”技術背景成為了教學改革的必要途徑。
一、構建線上線下課堂通信體系
互聯網所具有的最突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連通性,通過互聯網的使用就可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構起交通和橋梁,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學生都能夠更好地與教師實現互動,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創造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帶動學生提升自我的計算機能力。
比如,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會運用互聯網技術構建交流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反映自己的日常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會定時的進行查看解答,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知識。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實現彼此之間的交流,帶動學生在課上課下都能對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我還會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軟件,幫助學生理解和提升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我會通過上傳和分享教學資源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下也能下載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通信體系的構建學生就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自己對于知識的認識與了解,幫助學生提升自我能力。
二、結合教育評價系統構建檢測體系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需要有高超的實踐能力,計算機專業本身就是與實踐息息相關的專業。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測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才能判斷學生自身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計算機編程原理看似簡單,但是在編程時會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容易被學生忽視,就會使得教學沒有落實到位,通過評價體系的構建就可以有效地檢測學生的能力。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會結合教學軟件和App來實現評價系統的構建,我會通過評價系統帶動學生更好地參與進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比如,運用希沃信鴿軟件就可以對教學氛圍進行評價,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通過軟件的使用也可以直接將電子化的試卷發送給學生,學生可以直接在電腦或者手機上面進行答題,提交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分數,從而發現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不足。
而教師可以在后臺看到學生答題結果,并通過整合和分析發現學生的薄弱之處,錯誤率高的知識點說明教師的教育不夠到位,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薄弱之處進行強化訓練,幫助學生補上自己的短板,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多樣化的信息技術帶動學生感官
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的形勢變得更加多樣化,視頻、音頻、圖像和文字等方式能夠更好地創造多樣化的教學課堂,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融合動態展示方式的教學能夠帶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參與進行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比如,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會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計算機教學作為一門與時代相接軌的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師要尋找更具有創新性的教學資源,所以我會找一些融合現代熱門網絡“梗”或者先進網絡技術的案例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帶動學生更好地參與進行學習中,我會通過炫酷的動態變換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的感官。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除了視頻、音頻等還有模擬仿真軟件、虛擬現實等多種技術,教師結合多樣化的信息技術就可以讓學生對計算機相關知識的學習更有興趣,學生就會更加樂意探索計算機的神秘世界。通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的引入,就可以有效帶動學生更好地提升自我能力,落實學生對計算機相關知識的認識。
四、結語
總之,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課堂,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線上線下互動課堂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銜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也可以通過教育軟件的使用,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帶動學生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及時地實現改進;教師也可以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帶動學生更好的參與課堂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林國正. 互聯網+ 時代中職計算機教學方式的創新探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2):137-138.
[2] 李影潔 .“互聯網 +”時代高職計算機教育創新模式研究[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0):181+288.
[3] 龐娜 . 互聯網 + 教育視域下“微課圈”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