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兩慶
【摘 要】分層導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筆者探討在醫學類職業中專的解剖生理學復習課利用該教學模式教學,取得一定成效。
【關鍵詞】分層導學;職業教育;解剖生理學;復習有效性
通過近年來的福建省高職招考醫藥衛生類專業基礎知識試卷分析,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基本概念不清、試卷閱讀理解能力弱、文字表達能力差。針對上述問題,在高職招考復習階段必須始終圍繞兩個方面來開展復習工作:一是,讓學生對已學過的零星、分散的解剖生理學知識進行歸納、梳理、加工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二是,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品質和基本素質,以適應高職招考的知識點廣、題量多考試。由于每個職業中專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 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來進行分層導學,做到因材施教。下面就結合本人幾年來高職招考復習中的教學經驗,淺談運用分層導學提高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1 轉變觀念,讓學生樂于求學
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有個成功的企業家曾經對他的員工說過:“我的事業是你們的,而你們的生活是我的”。這也與我們學校倡導的共業平臺是一致的。職業學校引導學生怎么樣的生活,學生就會為職業學校創造什么樣的榮譽。我把它引用到我的教學中來了,它就是“我們學校教學業績是學生給的,而學生的成績和大學夢是我們促成的。若能把它銘記于心并付出實踐中,學生的成績必定不會差,我們的教學業績也就不想而知了。
2 分層導學,讓復習有效進行
醫學類高職招考的專業內容是解剖生理學,它和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不太一樣,內容單一,但有廣度與深度。而職業中專的學業水平參差不齊,要做好復習有必要做好分層次的安排。
2.1 素材分層
課本和教材是專家、學者們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不同專業的學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知識點描述有差別,所以,復習過程中,老師更要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 以各專業的課本為依托,夯實基礎,鞏固雙基。把散落在課本中的各知識點再逐一梳理清楚、按《考試大綱》的考試說明統一要求。把教材內容分為I級、II級和III級。也就是把教材分層次:I級為理解掌握;II級為了解;III級為不做要求。如解剖學的呼吸系統:I級有: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理解呼吸道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態特點。掌握肺的位置和形態特點。掌握肋膈隱窩的概念及其臨床意義。II級有:了解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了解胸膜下界與肺下界的體表投影。III級有:以下教材的知識點不作考試要求:鼻的結構;氣管、主支氣管和肺的微細結構;縱膈。I級內容就要加強復習,多學多練,要求學生理解記憶;II級內容要求學生明白知識點和III級內容不要求復習。
2.2 學生分層
按平常成績劃分出等級:沖刺本科學生、備考護理和助產大專學生和備考其他醫學大專學生。把學習基礎好、自控力強,有強烈求知欲、學習主動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并有創新思維的學生定為沖刺本科學生,對他們的練習、提問、輔導等方面要求嚴格,適當時候讓他們做“小老師”、“小組長”,這不僅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學生也覺得新鮮有趣,使課堂變得活潑生動。把有一定學習基礎,自控能力差,有求知欲但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定為備考護理和助產大專學生和備考其他醫學大專學生,這部分學生的潛力很大,只是沒有挖掘出來而已,若老師能幫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在教學中多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增強他們的時間觀念和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并在課堂上多提問,多抽查。定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把學習基礎,習慣差,智力發展不太好的定為備考其他醫學大專學生。對這部分學生適當提問簡單的問題,多表揚,多鼓勵,多關心,常幫助等多種渠道,使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不斷看到自已的進步,一定會快速提高的。
2.3 學習活動分層
教學中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運動系統》一課復習中,我將有關復習內容制作成一個自主學習的學案提前印發到學生手中。學生在上課時,根據自身學習能力首先通過自學完成學案,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路徑、決定學習的進度。如果遇到了問題,及時向老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咨詢、討論,教師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分層指導。通過分層設置目標,組織學生主動探究,既關注了個性差異,又滿足了不同層次的需要,課堂氣氛濃烈,學生活動充分,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2.4 備課分層
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和《考試大綱》,了解問題的本質,弄清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設置合理的認知階梯,讓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練習的選擇也要有分層次,要結合前面提到的I級與II級進行有目的的篩選。
3 教學多層次,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我們都知道,學校食堂的伙食辦得再好。但是吃久了自然就覺得不好吃了,我想學習也是如此,不能平淡平敘,要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3.1 在課堂中采用互動教學,老師可提問學生,學生可提問學生,學生也可隨時提問老師。
3.2 實驗是解剖生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有條件就做實驗,沒有條件就從網絡上下載了一些實驗視頻在多媒體播放,然后讓學生觀查評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3 與學生商量如何上課,廣泛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3.4 善于創造質疑和誘思機會,有時故意講錯,觀察學生的反映。
4 提高教師自己的層次,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親其師,而信其道!要學生親其師,師要跟上時代,不斷充實自己,要了解學生,知道這個年代的學生他們關注的是什么?他們的思想在想什么?他們在玩什么?90后的學生大都離不開網絡,他們的網絡語言很豐富,比如說現在流行的坑爹、有木有、賣萌、HOLD住、犯二、屌絲、帥鍋等等。有一次一學生犯錯,被我批的狗血淋頭,氣勢洶洶的差點要反抗了,我突然來了句你這屌絲真是的,結果全班大笑,他也笑了。師生的關系融洽了。還有他們都玩微信,微博,玩自拍,你若會一點點,他們就會覺得這個老師很潮,自然也沒什么代溝了。這些都是親其師所必備的。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喜歡上你了,當他們喜歡上你時,不喜歡你的課才怪呢!
總之,教育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如何做得更好,需要我們每個人在教學、教研中總結和摸索,好的教學模式也只有適應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育專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是不均衡的。筆者認為這就給分層導學科學、綜合分層提供了可能和依據,分層導學本身就是建立在承認學生差異上,而綜合分層是更進一步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差異,使“好”同學發現自己也有知識缺陷,“差”同學也能發現有自己可以進一步發展;并從學生有差異的學習需求出發分層實施教學,因人施教,鼓勵學生勇攀自己的“高枝”。綜合分層導學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有適合自己學習的東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
【參考文獻】
[1]分層導學的課改理論.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