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凱麗
摘要:游戲作為幼兒有效的學習方式,對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在創造性游戲中著眼于專注力、自我調節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學習品質要素,提出利用創造性游戲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可行性策略,通過分析良好的學習品質的內涵和以創造性游戲對培養學習品質的價值,闡述了以創造性游戲助力積極學習品質養成實踐研究的啟示。
關鍵詞:創造性游戲;學習品質;學習品質培養
一、創造性游戲對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價值
學習品質是與學習有關的行為,反映的是兒童逐漸投入學習時的各種傾向與行為,用以描述兒童是如何學的,而不是兒童學到了什么。[1]《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索和嘗試、敢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2]幼兒學習品質是幼兒在參與活動中產生并得到發展的。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品質包括好奇、主動、樂群、合作、專注、創造等對學習具有積極意義的因素。游戲作為幼兒有效的學習方式,對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創造性游戲以兒童想象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兒童的現實生活,創造性游戲并不是簡單直接呈現現實生活,而是將所積累的知識和印象加以改造。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自我調節等學習品質會得到培養,教師在順應幼兒天性的前提下,引導幼兒在內部動機驅使下養成良好學習品質。由此可見,創造性游戲可以作為重要載體幫助幼兒積極學習品質養成。
二、以創造性游戲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實踐策略
(一)創設真實性的游戲環境——與已有生活經驗建立聯系
幼兒的學習具有啟蒙性、整體性和混沌性的特點,幼兒的活動環境也與平時生活環境具有一致性和耦合性。[3]游戲的環境要讓幼兒感到舒適并具有吸引力,使幼兒愿意在此環境中進行游戲。游戲環境的創設要與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建立聯系,從而激發其內在興趣,誘發幼兒的探究欲望。[4]首先,游戲區域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而生成,而不是教師自己做主。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并且在平時幼兒游戲時密切觀察,以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需要和動向。其次,強調幼兒對游戲環境創設的參與,而不是教師自己布置。讓幼兒參與制定游戲規則、墻面布置、游戲區域標示等的討論和制作中,區域標示的設計以符號、圖示、照片等具體直觀的形象呈現,這樣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幼兒才會看懂,以達到標示設計的目的。
(二)投放不同層次游戲材料——開放式投放游戲材料
教師對活動區材料的投放大致采用兩種方式 :封閉式投放與開放式投放,主要表現在材料設計的結構化上程度上。封閉式投放,就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材料進行高結構化的設計,幼兒必須嚴格按照教師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以便達成教師預期的目標。開放式投放,指教師對材料的投放只做一個大致的規劃,不需要對材料的具體玩法進行設計,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決定如何去玩。教師按照不同的年齡提供開放式投放游戲材料可以讓幼兒保持長久的探索興趣,教師不特意設定目標和玩法,對于幼兒仍有較強的自主性,根據自己的興趣在愉快、寬松的氛圍中積極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和思考能力展開構建型游戲,在創造性游戲中培養幼兒敢于嘗試和探究的精神,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助力幼兒的創造性、變通性以及靈活性等學習品質的養成。
(三)將選擇的權利交給幼兒——培養幼兒的學習的主動性
創造性游戲是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包括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建構游戲等。創造性游戲以區域游戲為載體,在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與材料提供都是由老師獨立完成的,幼兒幾乎是在被動地選擇,但是對于幼兒來說,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游戲地點、游戲種類、游戲伙伴才是真正的選擇,在選擇中會呈現出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熟悉喜歡的創造性游戲內容,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區的主人,同時學會規劃活動安排,對于幼兒來說有計劃有安排,并能按照計劃進行活動,是學習主動性的積極表現,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對興趣、專注、自主性等積極學習品質。提高幼兒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同時激勵幼兒不斷挑戰難度,形成新的發展區。
三、以創造性游戲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的啟示
(一)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支持引導——培養幼兒的堅持性與專注力
創造性游戲是幼兒自主、自由性的活動,但同時在開展游戲的過程應得到教師適當的支持、引導。教師在區域活動扮演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以有形化無形的玩伴互動進行間接指導,要善于利用語言、動作、材料等引導幼兒,充分實現區域活動靈活性、開放性、動態性的特點。[5]這就要求教師要密切觀察幼兒的活動過程,把握契機以游戲者的身份加入幼兒活動中引導幼兒堅持性和專注力的發展。因此在創造性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幼兒活動進程,教師積極情感的強化促進幼兒堅持性行為的穩固和專注時間的延長,同時也為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支持性關系創造了前提,以此為幼兒堅持性和專注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 重視幼兒活動過程的反饋與評價——將發展性評價作為主要評價方式
幼兒學習品質發展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提升的,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不僅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特點與傾向。所以,基于創造性游戲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的游戲評價要以發展性評價為主要方式,對幼兒的游戲進行發展性評價要注意以幼兒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每次游戲活動開展之前、開展過程中、結束后都要對幼兒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注重過程評價,以幼兒的發展為本,重視幼兒的起點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教師要跟蹤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幼兒認識自己,促進其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杜宏.兒童早期學習品質的本質內涵、因素結構及學習效應[J].學前教育研究,2020(03):57-71.
[2]教育部.關于印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通知(教基(2012)4號)[A].2012-10-09.
[3]俞莉.在早期STEM教育中促進幼兒主動學習[J].學前教育研究,2019(01):85-88.
[4] 邱學青. 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游戲指導[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70-71.
[5]陳迎曉.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06):91-92.
寧波大學 浙江 寧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