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霞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開始,本文即是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小組合作集體討論三個角度出發,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注重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眾所周知,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基本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正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新課標》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的小學閱讀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之前,其首先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為只有真正激發起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學生才能夠積極開展語文閱讀學習,也才愿意研究閱讀并深入閱讀。然而,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并不簡單,這需要教學老師長時間的引導,逐步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牛郎織女”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牛郎織女’這篇課文,你們聽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嗎?”學生:“聽過。”/“知道一點。”老師:“誰能給大家講一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呢?”學生:“牛郎就是一個放牛郎,家里很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牛。織女是七仙女,傳說石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女兒。牛郎已經不小了,可是因為家里窮,所以一直都沒有娶上媳婦,有一天,他養的牛突然跟他說話了,讓他到什么時間到河邊去,那里有他的新娘子。結果去了正好看到七仙女在洗澡,于是他就把拿走了七仙女的衣服。七仙女因為沒有衣服無法返回天庭,就開始找衣服,這樣就和牛郎見面,兩人一見鐘情,就結婚了。后來他們還剩下了兩個孩子。后來王母娘娘知道了這件事,就把織女帶走,這時牛郎就披著老牛的皮(此時那頭老牛已經死了)一起飛上天空。王母娘娘見牛郎追了過了,就摘下銀簪畫了一條河,攔住了牛郎的去路。自此之后,牛郎和織女就只能在七月七這一天相會。”老師:“講的非常好,那么講的到底對不對呢?”學生:“差不多。”老師:“我們一起來和課文進行對比,看看有沒有和課文講的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好不好?”學生:“好。”接下來,教學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比課本和學生講述故事之間差異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閱讀并不僅僅是通過眼睛看文章,而且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即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因為只有提高學生自身的閱讀思維能力,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語文閱讀學習,也才能夠切實提供學生們的語文閱讀水平。對此,教學老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以此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咱們班誰跑的速度最快?”學生:“學生A。”老師:“學生A,你有沒有遇到過比你跑的還快的人呢?”學生:“遇到過,有很多。”老師:“其實,動物的速度通常就比人的速度快,對不對?”學生:“是的。”老師:“那動物之中,誰的速度最快呢?”學生:“獵豹。”老師:“比獵豹更快的是什么?”學生:“火車。”老師:“比火車更快的呢?”學生:“飛機。”/“火箭。”/“光速。”老師:“這說明什么?”教學老師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也是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三、小組合作集體討論
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其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討論的方式進行知識學習,如此既能夠拓展學生思維,同時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教學“將相和”一課后,教學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就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進行討論。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學老師可以巡場監督,以了解學生們的合作探究思路,同時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指導。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學老師則要針對學生們的合作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并且根據學生們的討論意見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不簡單,教學老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而后才是通過興趣教學、問題教學以及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進而保證學生們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付麗.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12):201.
[2]曾根香.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年會(分會場)論文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8:3.
福建福州福清市行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