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文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強調學生的綜合發展,舞蹈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在舞蹈教學中,學生能夠掌握多姿多彩的舞蹈技能,豐富精神層面的認知,塑造良好的審美意識。另外,舞蹈教學課程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的美育觀念,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去體驗美、創造美,實現其思想觀念的升華。但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舞蹈教育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為了能夠讓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獲得更好的發展,學校還應對其改革發展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舞蹈教育;改革;發展
一、素質教育下學校開展舞蹈教學的意義
舞蹈教育屬于一種藝術形式的教育,其在學校范圍內開展對開展素質教育將產生積極作用。首先,舞蹈教學中極具藝術內涵,將抽象化的藝術感以更加生動的形式進行展現,可以充分感染和熏陶學生的精神領域,讓學生感受到舞蹈的藝術魅力,進而可以他們在學習舞蹈的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培養高尚的精神品質。其次,舞蹈教學中注重創造思維的發展,要求學生能夠在舞蹈學習中進行自我創新,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可以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洞察意識并激發學生的領悟潛能。
二、學校開展舞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舞蹈教師的理論基礎不夠牢固
舞蹈教學中通常比較側重于對技能的教授,在此基礎上培養出來的舞蹈教師對舞蹈方面的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夠充足,因此即使教師擁有著較高水平的舞蹈專業功底,也很難滿足素質教育發展下的綜合素質培養要求。學生僅僅知道舞蹈的技能,不能挖掘其背后所蘊含的藝術內涵,就無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對舞蹈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造成阻礙。
(二)課程設置缺乏系統的規范性
學校在對舞蹈課程的設置上缺乏系統的規范性,沒有意識到舞蹈課程在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性,因此常將舞蹈課程作為選修類課程進行開設。此外,對于課程教學時長、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等也缺少標準性的規劃,導致整個舞蹈課堂形同虛設,學生不僅不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而且無法實現精神層面的拓展,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
(三)技能和知識教學缺少一致性
與其他課程教學的不同之處在于,舞蹈教學中更加強調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很少關注對舞蹈理論知識的講解,因此導致學生出現技能水平與知識水平不符的狀況。由于沒有深入且全面地了解舞蹈知識,學生對一些舞蹈動作的內涵理解就會出現偏差,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并且阻礙學生舞蹈技能的提升。
(四)主體性不夠完整
以往的教學發展中舞蹈教育一直以“藝術特長”的形式存在,其所涵蓋的學生范圍也只限制于舞蹈特長生中,普通同學既沒有基本的舞蹈基礎,也沒有對舞蹈學習的積極興趣,呈現出受眾范圍小的特點,限制了舞蹈教學在學校的發展。
三、素質教育下學校舞蹈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策略
(一)轉變舞蹈教育的思維
學校及教師都應及時轉變舞蹈教育的思維和觀念,將舞蹈教學更好地融合在現代化素質教育中,積極推動舞蹈教育的普及化發展,將教學培養對象拓展至更廣的學生群體,提高學校舞蹈教育的專業性,從而為舞蹈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創新教育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校及教師可以積極創新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舞蹈課程的藝術特征,采用多種高效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參與舞蹈教學,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經典舞蹈作品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舞蹈的魅力;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共同完成一個舞蹈作品,在共同訓練中體會到舞蹈課程的學習樂趣,促使學生將學習態度從被動轉化為主動;可以豐富舞蹈教學內容,開創諸如拉丁舞、爵士舞、民族舞等多種不同風格的舞蹈體系,尤其在對不同風格的舞蹈進行教學時,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為其配以相應的舞蹈音樂、舞蹈服飾等,從其發展背景和技能精髓著手,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主動性。
(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現代化教育發展中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還存在線上教學等信息化教學方式。借助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更加便捷地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錄制好的教學資源或者所搜集的優秀教學資源上傳至教學平臺供學生進行學習,在反饋模塊的幫助下還可以及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意見,在整合之后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統一的講解,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舞蹈技能的內涵,并且可以推動舞蹈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啟發學生的舞蹈創新思維。
(四)加強對舞蹈教學過程的重視
在提升舞蹈“生成性”的同時提高其“創新性”,注意調整舞蹈課程的課例選擇以及方法應用,體現出課堂的開放性,即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或者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精神感悟,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創造,提升其舞蹈作品的藝術性、深意性,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品質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為素質教育的綜合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以“頂碗舞”教學為例,在對該舞種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其作為蒙古舞的發展形成背景,除了要規范并鍛煉學生的正確頂碗動作、平衡性以及脖子的控制力之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舞蹈演示過程進行觀察,讓學生在舞蹈訓練的基礎上對舞姿、動作進行創新,可以在保持頭部穩定的狀態下加上一些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增強“頂碗舞”的動作表現性,促進“頂碗舞”的創新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開展舞蹈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效培養具有積極意義,雖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不利因素,但并不影響舞蹈教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學校及教師要做好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上的改革創新,為學生的舞蹈教育的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水平,培養其良好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蓓蓓.深化高教舞蹈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評《高教舞蹈綜論》[J].林產工業,2020(03).
[2]張雯.高校舞蹈教育藝術素質培養探討[J].戲劇之家,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