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湘奇
摘要: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尤為重要,如實際建設中關鍵技術選擇不當,則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對整個工程質量和后續使用造成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要求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保證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規范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做好施工安全防護工作以防邊坡失穩,為工程建設后投入使用做好鋪墊。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應用
前言:
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要考慮基本變形,需要依照建筑觀測的精確度要求,在施工中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技術,掌握施工范圍內建筑和基坑的變形情況。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工程是項目工程中風險、難度最大的關鍵性工程,但很多建筑工程的現場地質情況復雜,因此必須了解各類支護技術的屬性,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做好支護工作,實現最優的支護效果。
1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概述
深基坑主要指開挖深度在5m以上或深度沒有超過5m但周圍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基坑,施工作業存在很大的危險性,因此在實際施工時要求分析判定當前施工地區的地質情況,防止出現施工安全事故。如工程建設的標準要求較高,則需要考慮資金、建設周期、養護管理、環境影響等各類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質量控制,從而順利完成后續的各項施工。同時在深基坑施工和地下結構施工中,要求準確反映工程周邊的建筑和基坑變化情況,采用更合理的支護技術和支護方式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保證,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施工技術人員根據深基坑以及工程項目的具體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支護方式[1]。
2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特點與常見問題
2.1深基坑支護技術特點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需要從特點入手,明確支護技術手段的應用方向,從而在此基礎上開展相關工作,具體的應用特征如下。
2.1.1地質影響較大
地質環境因素特的影響很大,不同地質類型選擇的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有很大差異,為了有效地保證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安全,有必要根據自身地質環境因素正確選擇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綜合應用深基坑支護和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避免實際施工出現風險問題[2]。
2.1.2施工過程復雜
深基坑支護項目受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設計和施工中要定期進行多次測量計算和數據測量,正確選擇有效的安全和質量控制措施,避免安全質量和質量控制問題的發生。同時在相關數據采集中需要進行二次校準,以此盡可能有效地減少測量誤差,以有效地保證基坑的測量可靠性,避免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因基坑支護的而出現安全隱患。
2.1.3管理流程繁瑣
具體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管理,需要減少支護施工對企業周邊環境的直接擾動,因此要求制訂有效的施工支護組織技術管理實施方案,有效的企業施工支護技術組織管理工作,同時在基坑支護過程中,須及時結合實際應用情況規范管理流程,確保各項支護工作能夠有序展開,避免風險問題的發生。
2.2深基坑支護常見問題
基坑支護雖然是臨時性的設施,卻存在于基坑施工全過程,如深基坑變形破壞將難以修復,會為后續建設埋下安全隱患,常見病害類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防護加固工程結構變形破壞、坡面變形病害和坡體變形病害。首先是坡面變形病害,該類型的病害主要包括坡面沖刷、風化剝落、掉塊落石等;其次是坡體變形病害,該類型的病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等;最后使結構變形破壞,結構變形破壞可以分為錨固工程變形、設施損毀等。因此建筑工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質量控制,以此及時了解和掌握基坑穩定狀況,根據現存問題做好管理,從而提高建筑工程后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3]。
3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的基本原則
3.1施工質量原則
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施工形式較多,需根據施工土壤性質、基坑開挖深度,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維護結構與施工操作方式,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土質、建筑物要求與特點,選擇不同的開挖、支護操作,避免施工時出現下沉、開裂、傾斜等安全事故,使工程建設能夠符合預期要求。
3.2建設標準原則
深基坑對于周圍土質環境有較高的要求,深基坑在開挖與支護時,施工企業應嚴格控制施工方案,結合具體施工環境、要求、標準來進行控制與實施,在保證墻體結構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以標準原則為基礎使建設得到保障,同時施工企業需要進行精準化操作,保證建筑物質量。
3.3經濟效益原則
受人口密度與地理環境影響,為保證基坑支護能夠符合預期要求,需要結合實際需求對施工材料、施工設備等進行約束,運用現代化質量施工方案與管理機制,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建筑工程施工企業還需要結合建設情況制訂安全性、實施性較高的方案,嚴格按照要求與標準進行規劃,從而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4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策略
4.1開展工程勘察工作
施工要求結合當前需地質支護的項目工程質量來組織進行,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地質保護情況,合理準確評價建筑工程地質勘察的重點對象,要將地質勘察支護工作重點落實下去。不同施工區域的地質勘察情況存在差異,包括土質地層主體結構、地下室和水位等,因此需結合實際地質情況特點進行科學的材料準備工作,采取一系列的處理措施方法將問題有效解決[4]。
4.2選取支護體系結構
地質情況主要分為地基結構和軟弱巖層地基,需要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考慮全面,對支護技術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讓深基坑支護施工更科學,實際建設前必須積極了解地質、環境情況,通過對所采用的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分析研究,從而促進整體建筑工程的順利完成,通過支護體系結構為深基坑施工的穩定性、安全性提供了保證。同時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要求根據實際施工選擇合適的支護措施,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基礎保障。
4.3完善支護施工流程
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要測量放線確定開挖線、支護樁位置線等,設置支護樁、工程樁、連續梁、冠梁等一系列支撐梁,在深基坑首次開挖土方工程中要在開挖至腰梁處停止。深基坑二次開挖土方工程中要做好主體支護,在全程施工過程中都要遵循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委托技術單位進行定期評定,以評定結果為基礎,針對現存問題采取針對性養護措施,也可以建立包括基坑支護的基礎數據、日常檢查情況的“獨檔”制度,使狀況評價資料能夠有效應用。
4.4角撐梁、內撐梁施工
角撐梁施工過程中要把樁表面的浮土清理干凈,相應區域安裝鋼筋籠、固定模板,在角撐梁的施工過程中要確保同一標高下的梁頂齊平。穩定性嚴重不足的基坑凌空面如若作業高度>1.5m,就需要安裝配套安全網,實現全面的安全防護體系,防止風險的發生。內撐梁施工開始之初首先要設置立柱,在換撐板施工結束后依次拆除第三道、第二道、第一道支撐及立柱,保證設計與實際的施工情況相同,提高整體施工建設質量。
4.5加強施工檢測與監測
深基坑工程開挖施工前,根據設計表和圖紙準確地測量放樣在施工作業面上,保證開挖支護結構工程施工時的質量,不允許使用不同規格的合格材料產品。在深基坑支護基層施工過程中,可進行實時監測,將3個監測點分別布置在基層支護主體結構頂部、底部及中間節點位置,定期進行巡視、記錄,為保證后續監測工作開展提供技術指導。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作業中,需要施工人員結合實際施工現場情況,細化深基坑支護流程與操作,以科學、長效、合理地提升深基坑支護水平。同時施工建設中需要選擇適合的施工技術,根據相關的標準規定不穩定因素,不足與技術問題要逐一解決,提高整體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陳俊杰,白少華. 超深基坑樁錨支護結構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J]. 施工技術,2020,49(13):84-87.
[2]申翃,徐文博,董志偉,等. 深基坑剪力鍵支護模型優化研究[J].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20,37(5):193-202.
[3]王延昭,梁汝鳴,秦春暉,等. 某海邊建筑深基坑支護方案探討[J]. 建筑結構,2020,50(23):134-137,103.
[4]李明. 大直徑圓環桁架內支撐深基坑支護技術[J]. 施工技術,2020,49(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