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忠杰 許坤
摘要:行政事業性的國有資產含有的資產種類比較多,需要實行資產清查與資產清查整理,選擇合適的績效評價指標和科學的績效評價方法,規范績效評價的流程。本文的第一章是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內容,第二章是績效評價指標研究,第三章是績效評價具體實施流程,最后是本文的小結。
關鍵詞:行政;事業;績效評價
行政事業性質的國有資產屬于國家所有資產,是能夠使用貨幣計量的國家各類經濟資源的總合。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政府職能的物質基礎,是其履行職責與促進社會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有效保障。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實施有效的管理能夠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實現公平的財政分配[1]。
1.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內容
1.1對于資產的清查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含有的資產種類很多,實施資產清查之后,可以對這些資產實行全面的管理與合理的分類。在清查過程中可以詳細了解不同類型資產的使用狀況,例如工作設備的運行狀況是否良好,交通工具的使用年限與運行情況。在具體的賬目清查中全面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使用狀況,尤其是盤盈與盤虧的問題,對資產的盈虧狀況應明確責任,對盈利的狀況與虧損的狀況實施有效的分析,對各項數據實施比較精確的記錄,保證資產清查數據具備真實性與有效性[2]。
1.2資產清查整理
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實行清查之后,要求對這些資產實行整理,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類,在此基礎上對資產實行科學的、有效的管理。對這些資產實施匯總,充分了解這些國有資產存在的問題,改善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資產清查之前應充分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特征,考慮不同單位的特征實行資產清查,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能力,對其資產管理能力實施數據統計分析。在資產匯總的各個步驟之中,都要求能夠考察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消耗狀況,分析其資產的消耗是否合理[1]。研究單位現有的資產管理制度,分析制度現有的不足,對不足之處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
2.績效評價指標研究
2.1資產保障性指標
資產保障性指標一般表示行政事業單位的存量資產信息,將該指標與實際資產需求情況相比較,能夠比較好地反映單位履行公共職能得到的保障程度,也能夠表現公共財政的支持及單位國有資產配置的公平性[2]。該一級指標的二級指標主要有公平使用指標、資產結構指標、資產規模指標。資產規模指標是自總體上判斷單位對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要求考察國有凈資產及用于經營性的資產的使用情況等。資產結構指標主要是分析其資產組成中各項資產的占比,例如企業的知識產權資產占比及辦公設備資產占比等,不同的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有一個最優的區間,要求考慮企業的特征,判斷最優的資產占比。公平使用指標表示資產被占用的平均水平與標準值之間的比較,例如人均辦公面積及人均設備使用量等。
2.2資產管理能力指標
管理能力表示資產的管理效率與質量,一般需要考察企業的組織機構是否健全,有關資產管理的制度是否完善,人力資源是否比較充足等。組織機構要求考察是否設立了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在資產管理中是否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制度建設表示有關資產管理的制度是否完善,企業的各項工作是否能夠高效、安全、穩定的運行,企業是否對員工實施培訓,培訓的內容應是有關資產管理的知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人員配置應考察企業是否有專業的資產管理人員,其是否懂得基本的資產管理知識,是否在參加培訓。
2.3資產運行效率指標
資產運行效率要求對國有資產的使用過程實施評估,這一指標用于判斷企業的資產使用效率,使用的二級指標主要有資產收入指標、資產使用效率指標、資產財務管理指標。資產收入指標表示企業在保證履行好各項服務公眾職能之后,使用其現有的各項資產提供擔保、投資、對外服務與合作等之后取得的收入。使用的考核指標常常有對外擔保收益率與對外投資收益率。資產使用效率指標表示企業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是比較核心的與關鍵的指標。主要使用的指標有資產維護狀況、資產閑置率及各項資產的占比等。資產財務管理指標考察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能夠間接反映企業的資產管理狀況,常使用實物資產完整率與流動資產完整率衡量。
3.績效評價具體實施流程
3.1完善國有資產績效評價制度
行政事業性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機制與實施流程應比較完善與規范,制度的制定要求考慮不同企業類型、不同行業及不同地區的特征,現在沒有一套完全通用的組織制度與評價流程,要求按照實際情況對制度實行適度的調整。例如流動資產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
3.2制定國有資產績效評價目標
確定評價目標是績效評價的基礎,其能夠作為績效評價的一個參考標準,能將績效管理的各項要求納入其中。創建專職的評估部門,按照評價目標切實執行,部門隨時對評價的狀況提出意見,逐漸完善績效評估的各項制定。充分考慮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有效的績效評價方法及執行流程。充分發揮單位不同部門的職能,實現評價目標與各部門之間的有效銜接,對績效評估目標實行量化細分,創建與目標相一致的職能部門,績效目標能夠對各部門的工作有指引的作用。
3.3績效評價各環節應實現信息透明
單位資產管理中的信息應實行綜合性的審核,信息的可靠性與績效評價的結果和績效評價的質量有很密切的關系,盡量實現信息的公開化與透明化,信息的真實性應得到論證。
4.小結
行政事業性質的國有資產屬于國家所有資產,其使用的質量與效率關系到企業提供的公共物品與服務的質量。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實施有效的管理能夠創建比較好的公共環境,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和實現公平的財政分配。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內容主要有資產的清查與資產清查整理,績效評價的指標應具備科學的、規范的、適用的特征,規范績效評價的制度與流程,對資產實行有效的管理。資產績效評價需要考察資產的使用是否能夠保證單位比較好地履行其公共職能,企業的資產管理質量與效率比較高,對資產的管理是否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完善國有資產績效評價制度,制定國有資產績效評價目標,使績效評價各環節的信息透明。
參考文獻:
[1]冀鐵兵.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21(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