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且在多個行業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多樣化需求。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切實滿足人們多元、個性化需求,最大程度發揮現代景觀園林設計效果,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因此,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值得重點探究。
關鍵詞:人工智能;現代景觀園林設計;運用
引言
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世紀中期,人工智能的初衷是尋求一種以計算機代替人力勞動的有效途徑。時至今日,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探索,人類已經開始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術得到普及。文章分析了現代景觀園林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嘗試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有效應用方法,推動現代景觀園林的人工智能化設計。
1人工智能、現代景觀園林設計概念
所謂“人工智能”,指的是建立在研究人類行為規律和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實現通過計算機替代人類生產生活勞動的綜合技術[1]。截止今日,人類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研究,并未真正意義上實現智能,即無法實現與人腦一樣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而是需要建立在人工支持的基礎上實現智能。但是經歷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在社會各領域中,如無人機、自動化生產線等。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可能性。現代景觀園林設計指的是設計者對城市某個制定地區通過藝術思維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方式進行人為改造,最終營造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環境優美的城市氛圍。基于內容角度而言,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主要包括植物造景、空間營造、公共設施、水體造景等。
2現代景觀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
現代景觀園林設計需要符合滿足感性和理性思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景觀園林設計卻存在諸多問題。首先,當前景觀園林設計的理念較為落后,園林設計多處于模仿和借鑒階段,難有創新,抄襲痕跡明顯。設計人員意識層面僅停留在口號和指令,缺少環保和創新意識。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民族特點不盡相同,城市與城市間的底蘊、景觀各有差異,標準化、批量生產方式顯然與時代要求不符。因此景觀園林設計過程中的無差異特點顯然無法滿足時代要求。技術落后也是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的重要問題,景觀園林在設計過程中覆蓋的知識面廣、建筑學、土壤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等等都是設計中的重要參考因素,然而技術落后導致的實施與設計步調不一致問題使得施工限制、難以實現。不僅如此,設計與實際脫離算得上是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的最突出問題,氣候、地形、溫度等自然狀況不同,千篇一律的設計方式自然也就難以滿足景觀的經濟效益需求,這樣一來,即使設計者設計出較好的作品,作品無法滿足現實,那么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它該有的價值。設計是為生活服務,溫馨或樂趣均為設計要求之一,但脫離現實本身的設計,只能使得景觀園林成為負擔。在該設計的地方遺忘,畫蛇添足式的設計,無疑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3現代景觀園林具體項目設計中人工智能的應用探究
3.1在智能照明設計中的應用
在以往的景觀園林設計中,照明方面更為注重功能性(照明)及氣氛調節,相對忽視了人性化、互動性等方面。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為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視覺體驗,彌補以往景觀園林中照明景觀設計方面的缺陷。如在智能照明中,包含著智能感應系統,可有效感知環境中的光線,并以此為基礎調整照明燈光的光強、顏色,體現出照明景觀的人性化及互動性。在實踐中,人工智能技術普遍被應用于現代景觀園林照明設計中的以下3方面:(1)時間控制儀器及經緯度控制儀器。根據不同區域的經緯度變化,實現對時間變化情況的精準預估,并在此基礎上,使用智能化的方式控制景觀園林照明系統。(2)GPRS無線景觀照明遠程監控設備。依托該設備,園林管理人員能夠實時性、全面性、真實性掌握園林中所有燈具實際運行情況。分析這些數據信息,可確定照明燈具的電功率等參數,為故障分析與處理提供數據信息支持,確保園林景觀中的照明系統可長時間穩定運行。(3)半導體景觀照明。依托合理調控照明時間、強度,在滿足現代景觀園林實際照明需求的基礎上,降低電力能源的使用量。
3.2現代景觀園林中水景智能設計
水景作為現代景觀園林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整個現代景觀園林微生態系統的核心,其設計效果直接影響整個現代景觀園林設計效果。而傳統模式下的水景設計主要以假山為主,以流動性差的水流為輔,這種設計方式雖可以暫時性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但是鑒于這種設計方式缺乏可循環性和活力,外加后期維護成本較高,造成這種設計模式缺乏經濟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傳統設計方式缺乏數據支持,并受制于施工技術水平不足因素。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運用,設計人員則可以在智能感應技術的支持下,建造音樂噴泉、光影水池、智能雨水收集系統等,進而實現水景可持續循環系統,構建出一個具有生命力生態系統,有助于產生良好地水景效果,進而有助于整體提升景觀園林設計質量。
3.3人工智能在地面鋪裝中的應用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地面鋪裝應具備硬化面的功能性和提升視覺效果的美觀性。然而傳統的地面鋪裝往往只具備功能性,缺少美觀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大數據進行色彩分析,根據不同的自然光改變地面鋪裝的顏色;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投影技術將生動的動態圖像投影在地面上,從而達到美觀性與功能性統一的設計效果。
3.4在智能噴灌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景觀園林除了要考量實效性與美觀程度外,還要考慮后續養護。具體來說,就是要在設計中,盡可能延長園林中的景觀存在年限,提高植物成活率,保障現代景觀園林使用壽命,且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平范圍。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在設計現代景觀園林的過程中,設計智能噴灌系統,更好地發揮園林景觀的作用。在實踐中,考慮到園林養護可靠性、資源節約性,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落實園林噴灌系統的智能化控制是必然選擇。此時,需要在園林內設置多個攝像頭,實時監控整個園林景觀系統,獲取地表土壤的圖像信息。應用圖像識別技術,根據相應圖像提取地表土壤濕度情況數據,結合計算機技術判斷土壤實際含水量,確定是否需要開啟噴灌系統;當控制系統判斷土壤含水量偏低時,噴灌系統自動開啟,實現對園林內植物的自動化灌溉。在此過程中,還可根據土壤現實情況控制噴灌的水量,達到對噴灌系統智能化調控的效果。
結語
人工智能技術對推動現代景觀園林設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重視當前景觀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并恰當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緩解設計中的不足,最終達到推動景觀園林人工智能化設計的目標,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李興振.人工智能時代對景觀設計的影響初探[J].現代園藝,2018(20):99~100.
[2]俞孔堅.人工智能與未來景觀設計[J].景觀設計學,2018(2):6~7.
[3]易安安.人工智能技術在景觀建筑設計與施工中的輔助作用[J].藝術教育,2018(4):95~96.
[4]吳建峰.綠色智能園林系統設計[J].信息通信,2017(6):119~120.
[5]張貝琳,孫琦,王麗娜.人工智能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8(3):67~68.
[6]褚飛江,施建耀.人工智能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