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也是讓學生頭痛、老師費神的一項教學任務。我相信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深有體會,很多老師在收上一份學生的習作之后,不管是錯別字還是謀篇布局或者綜合效果,都對學生的作文大動干戈,到最后,學生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老師們自己也改得頭昏眼花,精力耗費了不少,可很多學生在拿到這份凝聚著老師 “心血”的習作之后,有多少學生會仔細看呢?于是,我們老師為了讓學生“進步”,就讓學生把老師精心修改的習作再謄抄一遍,謄抄之后,教師們又再次辛苦的批閱一遍,有時,批完全班的習作往往要一個星期或者更長的時間,真是苦不堪言。當然,也有一些老師為了省事兒,只粗略看過一遍文章,就寫下“條理清楚、內(nèi)容具體”或反之的話,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樣,評價變成了作文教學的終結(jié),而不是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由于教師只看到評價的評判功能,而忽略了心理調(diào)節(jié)功能,那些經(jīng)常得低分的學生的作文積極性受到了挫傷,也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我想,我們必須依照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來批改作文嗎?學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們的心情會是快樂的嗎?他們的作文水平就能提高嗎?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更需要的是大膽創(chuàng)新,從而尋找一條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道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改善學生“寫作文難”、教師“批作文更難”的現(xiàn)狀。
一、 以往作文評價中的常見弊病。
1、全收全改,收效甚微。以往的作文教學,往往是學生寫,老師全收全改,眉批、旁注、寫評語一應俱全,一人包攬,致使許多老師苦不堪言。老師們漸漸地知道這樣做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雖說這是老師天經(jīng)地義的工作,但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卻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且不符合教育的規(guī)律,對學生負擔的加重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2、學生得不到老師的現(xiàn)場指導。有些老師教學作文時,在課堂上花了大量時間幫助學生審題,明確要求,明確寫作任務,之后就讓學生在課后回家完成習作。這樣讓學生有機會抄襲作文,也讓學生缺少了當堂老師個別指導幫助、學生互相啟發(fā)的機會。
3、學生很少有機會互相學習。以往的作文教學中,多是學生寫完作文老師改,再發(fā)回學生本人。學生接觸到的只是自己的作文,有時可以接觸到的頂多是同桌的或小組里二三位同學的作文,接觸的面太小,互相學習的機會太少,評頭論足“指點江山”的機會太少。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贊賞,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拜讀。
4、評價的標準單一。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本每一單元的習作都有一篇例文,很多教師習慣將例文作課文來講,從文章結(jié)構(gòu)、寫作方法、寫作特點到思想感情都要一一分析,是為了讓學生在習作時以例文為模板。在實際寫作時,學生的習作往往從內(nèi)容到形式甚至到思想感情都出現(xiàn)雷同現(xiàn)象,顯然是受到了例文的過分影響,抑制了學生原有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而實際上,例文通常只是一種建議,教師不應將它定為唯一的標準,限制了學生應有的寫作空間,在學生的習作從內(nèi)容、形式到思想感情都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的時候,就只能以學生字詞語句的知識技能為評價標準了,更是使大部分學生喪失了在寫作能力上的發(fā)展空間。
二、 作文評價的對策。
以往作文評價中的常見弊病不能一一而足,一談作文評價,許多老師都心有余悸。針對以上不足,我一邊摸索一邊總結(jié),得出幾點學生較樂于接受的做法。
1、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jié)合:
自我評價是作文評價中我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一篇作文寫完了,讓學生自讀作文,邊讀邊修改錯字病句,認真思考,肯定優(yōu)點,找出不足,并寫在作文本的評價欄中。但長時間下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自評能力還是很弱,大部分學生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習作中最本質(zhì)的問題,自己修改完后,離題或偏題的還是如此,甚至于錯字、病句都不能找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當局者迷”。于是,我決定讓學生們相互找找毛病,也學學別人的長處。一開始是同桌、四人小組互批,優(yōu)點是省時,缺點是時間長了容易思維局限,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這種簡單的批改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思考之后呢,我設(shè)計了一個自批與互批相結(jié)合的方案:
(1)學生根據(jù)習作要求當堂完成習作初稿,并自己修改;(一、二課時)
(2)學生依據(jù)完成習作的快慢順序?qū)⒘曌鹘唤o教師,教師初略審閱,大致心中有數(shù);(課間)
我設(shè)計這套方案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多看別人的習作,取長補短,同時,通過互批互改,讓學生從習作的被動地位轉(zhuǎn)向主動地位,努力讓學生從批改的實踐中去體會文章寫好以后要認真修改的道理。
2、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jié)合:
小學生作文教學應該在課堂上當堂指導,當堂寫作,當堂評價,因為學生這時富有創(chuàng)作激情,老師同學的評價他們樂于接受。在習作完成后,很多老師也采取讓學生朗讀習作的方法,學生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可以上臺念給大家聽,大家評議。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口語得到訓練的同時也接收到來自成功的喜悅;缺點:(1)、得到展示機會的學生不多;(2)、參與度低,發(fā)言的總是幾名習作寫得好的學生,更多學生只是在聽,或者有的根本不聽。(3)、修改習作得不到更有效的訓練。該怎樣做才能調(diào)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呢?經(jīng)過兩學期的探索和實踐,我設(shè)計了新的一種評價方式,這種評價分兩步進行:
(1)小組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每人讀讀自己的作文,口頭評評他人的習作,小組長帶領(lǐng)組員選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習作,準備推薦給全班,組員們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對這篇習作的看法和建議,組長則負責把每個同學的評價記錄下來。
(2)全班交流。分兩方面同時進行:一方面,小組朗讀本組推薦的習作,組長介紹推薦理由;另一方面,其余學生準備好紙和筆,在聽的同時進行速記,記下優(yōu)點和不足,也可以簡單的是寫得好的一個詞或一句話,然后開火車進行評價,不重復。
在這項活動中,學生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更出人意料的是,學生自評不但基本到位,臺下的聽眾由于有任務,也是聽得格外的認真,并紛紛發(fā)言,有的根據(jù)文中一、兩句精彩的語句進行賞析,有的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進行闡述,有的說出了寫作方法的優(yōu)劣,這種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文的評價中來,將評價的視角從注重結(jié)果轉(zhuǎn)移到了關(guān)注習作的生成中來,同時,孩子們還學會了傾聽,不僅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而且能督促學生深入思考,提高認識、鑒賞能力,作文能力得到發(fā)展。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是很成熟,很多都只是在實踐和檢驗的過程中。由于作文批改及評價是困擾很多老師的問題,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交流、研究,走出一條減負背景下的新課改作文評價對策,才能讓我們的作文教學變得更有活力,提高學生對習作的興趣。
漢中市略陽縣郭鎮(zhèn)木瓜院小學? 萬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