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濤 張艷芬
摘要:RFID技術應用能保障高校圖書館各項技術有效革新,對管理人員工作管理流程集中優化,實現圖書館多項服務模式有效創新,對提升圖書館綜合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RFID技術應用中要投入適量資金,還要組織更多專業化技術人才,當前高校要提高RFID技術應用重視度,優化技術應用,為高校師生發展提供更多便捷服務。本文主要分析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
關鍵詞:RFID技術;高校圖書館;RFID標簽
引言
條形碼對紙質書刊進行識別,安全磁條對其進行安全保障,這兩種舉措是圖書館內普遍進行的流通管理和安全防范的手段。但時代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數字圖書的迅猛崛起,對圖書館技術上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RFID技術這種廣泛用于物流、車輛、旅客行李等方面管理的自動識別技術也逐漸開始應用于高校的圖書館管理之中。圖書館中應用這種新技術,可以進行高效便捷的自助借還、查找、盤點等諸多方面的圖書管理工作,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服務工作作出了巨大改善。
1、RFID技術
RFID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多用于核能原料等國家軍事方面,隨后經過不斷地研究、實驗與發展,開始大范圍普及并應用到諸多領域。RFID技術,又名“電子標簽”,是一種不用接觸就能進行自動識別的技術,在工作原理上主要是借助電磁等射頻信號空間耦合的傳輸特性,從而對進行識別的物品上自帶的相關信息實現無需接觸的自動識別與信息提取。
2、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
2.1簡便的借還流程
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的作中,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圖書的借還工作流程,在平時不忙的時候還好,倘若趕上高校的開學初和畢業季,或者是事業編、公務員、研究生等大型考試時,這些用書的高峰時期會極大地增加了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在較為低效的人工服務下,大排長龍的現象經常發生。但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RFID技術憑借自己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一般而言在正確操作下,十幾秒左右就可以完成十幾本圖書借還的服務工作,這樣高效的服務效率是人工服務所望塵莫及的。
2.2自動分揀
在圖書館各區域設定傳送帶,便于管理人員做好歸還圖書快速分解。這樣無須排列更多新的空間,能保障后臺多項數據有效更新,集中減輕館員工作任務量。在實際操作中,相關管理人員將圖書成功歸還之后,基于圖書掃碼器對圖書進行有效識別,通過精確化識別之后轉入到傳送帶,根據不同的圖書信息,在計算機算法應用中對圖書進行自動分類。
2.3高識別率
在圖書識別過程中,傳統的方法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翻開書的封面進行掃描。運用手中的掃碼槍,對準書上的條碼,利用紅外線掃碼進行借還服務。采用這種方式,動作繁瑣,且該方式對條碼的掃描距離有一定的要求,過遠或者過近都不能有效的識別條碼內容。
2.4自動化定位與盤點
在圖書管理過程中,圖書實時定位和定期盤點已成為一個難題。通過應用傳統的ILASSIII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可檢索到圖書的館藏地點,但無法準確到圖書的具體位置,這無疑在查找圖書、盤點圖書的過程中增加困難,尤其是部分圖書由于操作不當,沒有按照標準規則進行排放或未放到指定位置,這使圖書的定位和盤點更加困難。
3、RFID技術對高等院校圖書館的影響
RFID技術將不斷優化圖書館用戶服務,RFID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利于其工作職能的轉變。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傳播著圖書館的各種信息也是各項工作開展的主體力量,工作人員自身的管理能力水平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隨著RFID技術的出現,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教育培訓、組織活動、綜合業務、專題咨詢等工作需要較多的靈活性和判斷力,工作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而需要以人工服務的形式,通過工作人員與讀者的溝通來實現。為使讀者滿意,工作人員也應當授予一定的自主權和決斷力的決策權,從而充分發揮工作人員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為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這種技術上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工作人員原本繁重的工作,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對于整個圖書館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是極具推動作用與重大意義的,在圖書館借還流程、安全防盜、分揀盤點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巨大作用。與此同時,為了RFID技術的更好應用,也要不斷的與時俱進,進行技術上的革新與完善,從而規避不必要的風險,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峰.淺談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20(36).
[2]張輝.RFID技術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06).
[3]李璐瑩.基于RFID技術的圖書館管理服務問題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4).
湖北省武漢市火箭軍指揮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