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君桐?李凌霄?曹晨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健康中國,關注健康行動”口號的響起,人們生活水平質量不斷提高,頭皮與頭發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受到重視,關注度越來越高,頭皮健康管理市場急速擴大,需求量日益增加。基于此環境下如何培養頭皮健康管理的專業人才、開發頭皮管理項目,成為美容行業發展的新方向。本文闡述了校企共同開發頭皮管理項目的研究價值,并提出“雙課堂”“雙導師”教學及評價模式、共建活力課堂等人才培養模式等頭皮管理項目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健康工程;頭皮管理項目;校企共同開發;引企入校;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6-0-02
一、校企共同開發頭皮管理項目的研究價值
(一)研究意義
經調查,頭皮管理市場上同類服務行業不飽和,質量服務不到位,產品附加值不夠。目前行業及市場對這部分領域拓展相對較窄,發展速度較慢,并且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未得到足夠寬的拓展,市場服務能力未能滿足消費群體迅速上升的需求量。而人們對生活的要求逐漸從滿足基本需求向享受生活轉變,在“健康美”要求及大眾審美逐步提升的環境下,頭皮管理相關市場形成了數百億規模的隱形市場。中國美容美發協會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養發館約3萬家,僅占0.6%的市場比例,頭皮護理行業目前還處于發展階段,正逐漸成為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可觀。因此,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頭皮管理項目將成為美容行業的新興服務項目及新消費熱點。
(二)國家政策導向
21世紀是人人享有保健的新時代,由發展經濟到關心個人健康,健康生活的期望值日益增加。“建設健康中國,關注健康行動”的口號已響起,各地正向健康中國大步邁進。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8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會議認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這也預示著,健康相關聯的產業逐漸成為下一個消費側重點[1]。
二、校企共同開發的頭皮管理項目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企入校”新教評模式
建設校企合作的“雙課堂”“雙導師”教學及評價模式。引企入校共同建立面向市場的實踐基地,校企雙方互惠共贏,增加學生見習機會,讓學生更直接地面對不同客戶類型,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實踐操作經驗的同時鞏固理論知識。本項目相關課程由企業導師與課程負責教師共同考核,運用多元化、多角度、多樣性的評價模式,鞏固課程建設成果的完整性。
(二)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
專業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既能滿足企業崗位需求同時兼備個人發展需求,需要系統規劃人才培養路徑,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崗位方向課程模塊的建設,并且同時需要參照行業標準培養崗位勝任能力。從美容美體藝術專業出發,結合發型方向的崗位方向課程,根據學生學情分析,分層分類教學,完善美發技術類活力課程群的建設。以“工學結合”為主導,結合活力教學場景、活力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
(三)校企合作開展創新創業項目
通過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拓寬學生就業機會與就業質量,提高頭皮管理項目的開發與實踐的可行性。引導學生多參與創新創業項目,通過創新創業項目提高學生就業率,開拓與企業新的合作模式;通過企業,可多方位推廣本課程研究得出的成果,推進該產業領域的綜合服務能力,對課程開發、消費市場、受益人群起到積極作用。
三、校企共同開發頭皮管理項目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
(一)“雙課堂”“雙導師”教學及評價模式
第一,建設校企合作的“雙課堂”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典型的單主體辦學模式,既要完成內部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還要組織實踐教學[2],學生就業,導致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課程體系建設與行業人才要求不協調。而“雙課堂”教學模式是學校與企業共同建立面向市場的“開放式課堂”,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體系,去企業內完成對應的實踐,并且通過個性化案例對知識進行查缺補漏。根據“發現困難”到“分析問題”再到建立“解決方案”的模式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式為主,針對學生學情分析,以團隊協作方式完成課程任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實踐操作經驗,增加學生見習機會,讓學生對崗位勝任力有更直觀的感受;同時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使組員取長補短,團結協作達成教學目標。
第二,建設校企合作的“雙導師”評價模式。本項目相關課程考核以項目化考核方式為主,企業導師與課程負責教師共同考核,根據美容美體藝術專業特點,明確課程目標、課程評價主體、項目化占比等。課前,依托智慧職教云平臺進行學情分析;課中,通過生生互評、教師點評、行企業專家點評,及時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后,通過實踐基地線下實踐,企業導師對學生進行知識點掌握度、技能熟練度、咨詢溝通技巧等多方面的綜合測評得分。課程運用多元化、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模式,采用線上、線下按規定比例結合進行教學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科學、系統、全面,鞏固課程建設成果的完整性。
(二)共建活力課堂
與企業共同建設本項目活力課堂,理論與實踐的多方面結合,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人才;學校與企業共同建立面向市場的實踐基地,校企雙方互惠共贏,同時增加學生見習機會,讓學生更直面不同的客戶類型,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實踐操作經驗,實現教學場景的“活”。同時與企業及其他高職院校共同開發頭皮管理項目的活力教材,學校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企業提供多元化的真實案例,實現教學資源的“活”。由于活力教材尚在初期設計階段,易產生教學內容與實踐操作脫節的問題,不利于解決真實客戶存在的個性問題,因此為提高師生教與學等環節的敏銳度,需以項目化為主,理論教學內容縱向貫穿,設計“活頁”教材編訂模式。
(三)共建“仿真實訓中心”
第一,建設仿真實訓中心。通過引企入校建設活力課堂教學場景、場所的多元化,進行真實項目的實踐練習,使學生在實踐中落實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查缺補漏,提高其心理素質,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目前校企正在創建“美發工作室”仿真實訓中心,真實接待對美發、護發有需求的客戶,使學生在真實實踐中總結經驗。
第二,提高崗位勝任能力。對高職院校學生共性學情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大部分學生就業后對崗位定位不清晰,職業認可度、服務意識待提高,所以需要對其職業素養進行提升,加強服務意識,最后深化職業情懷。對此,根據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美容美體藝術專業特色,通過仿真實訓中心的建設,企業提供的真實實戰演練任務,使課程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專業性,為學生更適應市場美發、護發等技術項目奠定基礎。學校應與企業之間聯合制定課程培養方案,以此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使學生能在畢業后更好地進入崗位實習。并且通過校企合作給予學生創業幫助,拓寬其就業機會與就業質量,提高活力課堂建設的持續性與實踐的可行性。
(四)課創融合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程,使學生具備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具備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而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建設、教育改革、專業發展之間的協同構建具有一定的因果聯系。在教育改革工作中,課程、科研、行業三者兼備會保持此領域平衡穩步發展。課程建設是科研的根基,科研決定了研究領域的上層建設,行業開拓了教育改革的視野與思路。因此,課程思路創新應以創新創業項目為基礎,挖掘頭皮管理項目在市場中新的客戶群體、開發新的消費熱點,將課程、科研、行業凝結成一體。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創新創業項目,開拓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同時增加了多元化的就業方向。
目前教學團隊帶領學生多次參與創新創業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創新創業類競賽,學生參與積極,并取得優異成績。團隊與絲域養發集團合作了“輕養——青少年頭皮健康管理”項目,項目以“健康行動,從頭開始”為宗旨,以預防和治療為核心,針對青少年,旨在幫助存在脫發風險和頭皮問題的青少年群體擺脫困擾,打造健康分享式的頭皮健康管理項目,重構青少年群體的自信,緩解其心理緊張、焦慮,讓每個人都成為健康生活的倡導者、發聲者。
四、結語
綜上所述,“引企入校”“工學結合”是隨著經濟發展與市場需求而產生的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此類人才培養的底層邏輯就是解決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供求關系”,而我們所做的創新、改革則是“優化”人才培養過程,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最終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思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通過審議 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J].中國食品,2016(18):156.
[2]林晨鵬.“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究[J].知識文庫,2020(17):135-136.
(責任編輯:張詠梅)
收稿日期:2021-02-20 修改日期:2021-04-06
作者簡介:于君桐(1991—),女,山東濟南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頭皮健康管理、人物形象設計研究;李凌霄(1988—),女,浙江寧波人,助
教,碩士,主要從事市場營銷研究;曹晨(1987—),男,浙江寧波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人物美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