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摘要:小學生在日常的練習中能容易使用身邊的事物來寫比喻句,但在寫作時,想要表達情感的話則容易陷入“一句止”的境地。那如何將比喻手法和表達的情緒更好地結合?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抓住教育時機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遷移能力,為生動化的“情緒”表達做鋪墊。
關鍵詞:情緒 ??比喻 ??快樂 ?悲傷
語文學習中,寫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一年級開始,語文老師便會從看圖說話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完整地說話,并且會寫簡單的一兩句話;二年級的時候,老師便會讓學生開始用小練筆表達一些簡單的思想;從三年級開始,學生便開始正式的寫作。、
小學階段中,學生最常接觸的寫作文體就是記敘文了,提及這種文體,其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相信大家瑯瑯上口,但怎樣把如此簡單的文體生動具體地表達出來,并且讓情緒通過文字讓讀者“看得見”?這時,在句型練習還有文章中經常出現的比喻句便派上用場了。有句話說:“六月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這句話告訴我們,天空也可以反映我們的情緒,比如,我們想用天空來描寫一個人的快樂,我們可以說:“我的心情猶如夏日湛藍的晴空,上面飛翔著幾只歡欣的小鳥。”如果我們想描寫一個人是悲傷的,我們可以說:“我的心里就像布滿烏云而又灰蒙蒙的天空,刮著大風,即將下起傾盆大雨。”通過簡單的比喻句,既把自己的心情形象生動地透過看得見的事物表達出來,又避免了大眾化的“啊,我真開心!”或“啊,我真傷心!”的表述,還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抓住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表達。又比如我們熟悉的花,在一個人快樂的時候,我們說他“笑得像花一樣燦爛”,而且可以說“他心里開了一朵花”,程度更深的話還可以說他“心里像開滿了花的山谷。”“悲傷”是一個帶有消極性的詞語,所以我們也可以用相關的傷感的詞語表達,我們可以說“心,像一朵凋謝的花。”“心,像一朵被雨打落的花。”“心,像一朵被折斷的花。”“心,像一束腐爛的花。”如果覺得這樣表達還不夠悲傷,我們還可以說“心,好像被大象踩扁的花。”甚至是“心,好像被卡車壓扁的花。”通過花在不同程度的受損程度來突出心情的哀傷程度,這也是學生能夠理解并且容易仿寫的。教師在指導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例子進行拓展,讓學生學會遷移,并運用到寫作上。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培訓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課堂中接觸的典型例子進行引導教學,如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出細節描寫的部分,因為通過細節描寫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態度,從而推測作者的寫作情感。現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曾經寫過《四季的風》一文,文中寫到:“春天,一陣陣風吹過,喚醒了萬物,種子都悄悄地露出頭來,探望那明亮的世界。花兒開了,草兒綠了,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溫暖的春風給人們帶來了歡樂。”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從“喚醒、露出頭、探望”等簡單的語句中,我們就可以想象到風吹之處,帶來的生機盎然的景象,也猜想到作者對春天的風十分喜愛的情感。“冬天,呼呼的寒風刮起來了,卷起塵土,吹得人們睜不開眼睛。行人縮著脖子,把手放在袖筒里,快步向前奔走,只盼早早回家。”冬天的風,凜冽冷酷,使行人快跑而回,由此也看出風之強烈,作者對風的力量的喜愛。由此可見,除了我們比喻句,我們還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適當地運用相應的修辭手法,比如上文的擬人句。
當然,適當的寫作訓練是少不了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多用身邊的事物進行情緒表達,如嶄新的衣服或臟兮兮的衣服、青翠欲滴的樹或枯萎欲倒的老樹……熟能生巧,當學生在寫作需要表達情緒的時候,就輕而易舉地把看得見的事物轉化為我們的情緒表達了。
參考文獻:
[1]徐艷陽.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生語文寫作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9.
[2]朱長春.基于真實生活,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5):43.
清遠市清城區華南師范大學附屬清城小學 廣東清遠 5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