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會受到語言使用者思想、情感、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語言中的性別差異是語言使用者在社會、文化、生理、心理等因素影響下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語言現象。本文研究素材選自邁克爾·蘇西(Michael Sucsy)所執導電影《誓言》(The Vow)的劇本。運用Lakoff(1975)提出的女性語言特征及其功能理論以及Coates(1986)提出的有關男女語言風格的理論作為理論支撐,以此來分析語言特征與性別的關系,男女語言特征的異同,男女語言風格以及影響男女語言特征異同的因素。
【關鍵詞】 性別語言;女性語言特征;男性語言特征;男女語言風格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7-0111-02
一、引言
《誓言》是2012年由邁克爾 · 蘇西(Michael Sucsy)執導的浪漫主義電影,由瑞秋 · 麥克亞當斯(Rachel McAdams)和錢寧 · 塔圖姆(Channing Tatum)主演。電影講述一對新婚的新墨西哥夫婦在遭遇一場車禍后,幸福戛然而止,妻子陷入昏迷,深愛她的丈夫一直無微不至地在旁照料,然而妻子醒來時已經失去了一切與丈夫和婚姻有關的記憶,丈夫向她示愛并努力慢慢挽回愛人的心。
雷小蘭(2006)在她的文章《語言中的性別歧視》中指出,性別歧視語言是指男性(女性)對女性(男性)用充滿偏見的口吻或語氣來進行對話,性別語言差異的存在源于社會中的性別歧視。
作為一種固有的社會現象,性別語言差異不僅是男女話語差異的反映,也是男女生活方式和態度差異的體現。性別語言差異是心理學、社會語言學、女性研究等領域的熱門研究課題。本文通過分析男女主角對話的語言特征來探究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性別語言差異。
二、性別語言差異的表現形式
自19世紀初期以來,社會語言學家對于人類語言性別差異這一研究課題的興趣便與日俱增。1923年,丹麥語言學家葉斯伯森在《英語的發展與結構》一書中曾指出英語運用中的性別現象。我國語言學界對于性別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陳原和王德春分別在《社會語言學》(1983)、《社會心理語言學》(1995)兩書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性別語言研究問題。在語言的性別差異問題已成為共識的同時,性別的社會差異和與語言使用的相互關系問題,也開始成為語言學家所關注的重點。
從語言學角度來分析性別語言差異始于Lakoff, 她在《語言和女性的地位》一書中提出了女性語言的八大特點:(1)具體化的詞匯(specialized vocabulary);(2)弱化的咒罵語(milder expletives);(3)使用只表達情感而不含信息的形容詞(empty adjectives);(4)反意疑問句(tag questions)的使用;(5)語調(intonation)的差異;(6)過度禮貌的形式(superpolite forms)的應用;(7)過分正確的語法(hypercorrect grammar);(8)沒有幽默感(joke-telling and humor)。Lakoff認為上述女性在詞匯、句法和語用方面的差異構成了女性語言的獨特的風格:順從、消極和不確定等。
電影《誓言》中男性語言特點是在日常對話中常采用直接、粗獷式話語風格。而女性在同樣場合下更多地采用含蓄、細膩和溫和、委婉式的話語風格。
三、對性別語言差異成因的探討
社會語言學家認為,男女性別語言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會發展和歷史進程的影響。語言和性別之間的關系體現在很多方面,如性別差異與語言禮貌、性別差異與社會地位、性別差異與話語風格等。
女性的話語風格是由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及其從屬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表現為:順從性、不確定性和被動性。而男性則更加關注權利,渴望成為某個領域的領導者,表現為:直接性、明確性和權威性。
從話語交際的角度來看,男性通常將傳遞信息作為溝通時的首要目的,遣詞造句趨于簡潔;女性則含蓄而溫和,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使用的語言更具感染力。此外,女性還會使用更多的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狀態??偟膩碚f,社會對男性話語行為的評價總體上呈正面,而女性話語風格雖然在某些方面受到稱贊,但對比男性的話語風格則更具負面和貶損性。原因在于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對男性和女性的言語行為有著不同的評判標準。
Mesthrie(2011)強調指出,男女性別語言差異的存在和社會聲望、財富、權力的差異有關。人類出于多種原因(例如社會、宗教、政治、文化、家庭等)將自己標識為特定群體和社會身份,而處于不同階級的人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特征也是不盡相同的,其中在語言用法上的差異就是最明顯的體現。社會階層較高的群體通常采用正式的話語風格,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用語言來顯露自己的社會地位。
因此,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男女性別語言差異,不僅僅只是受到生理或是心理因素的影響,而是社會結構、社會文化、社會心理三者交互作用下的產物。
四、《誓言》男女對話語言特征分析
本文通過電影中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的話語來分析男性和女性的語言特征。其中女性話語取材于主要角色Paige以及某些次要角色的話語,例如Gwen,Lily和Paige的母親。
Example: Tag Questions (female)
LEO: I’m done. It’s over. I give up.
LILY: No, you never give up, don't you?
LEO: No, if were meant to be together, we would be together.
分析:反義疑問句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聲明性陳述,而無須假定該陳述是受話者所必須相信的。反問給予了受話者思考的空間,而不是迫使他與發話者的觀點保持一致。
反義疑問句通常是在某些特定語境所使用的,可以起到表達不確定性或征求對方同意的作用。女性通常在不確定某件事時,會使用反義疑問句,從而表達對她所主張內容的懷疑態度。
在這里,Lily用反義疑問句來表達自己的不確定性。不過實際上,Lily心里已經確定Leo和Paige之間的關系并沒有結束。她要求Leo同意她所說的話,是因為她覺得Leo和Paige會重歸于好。
Example: Tag Question (male)
LEO: I know a lot about your family, Paige.
PAIGE: Right, yeah.
LEO: We’re married. You know?
分析:通過比較這部電影中的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反義疑問句,可以發現雙方的反義疑問句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含義。并且反義疑問句都是以發話者為取向的,因為在對話中受話者都要確認發話者的意圖。從主要角色利奧 · 柯林(Leo Collin)以及次要角色所講的話語中可以發現一些男性的語言特征。例如在電影中男性傾向于在語法上使用多重否定,在發音上使用-in形式而不是–ing形式,使用非語法形式和不禮貌形式等。
在這里Leo用一般疑問句的省略形式來反問Paige,語氣稍顯直接和生硬,而同樣情況下,女性則會選擇非直接的、迂回的結構,從而避免生硬無禮。
根據Coates提出的男女語言風格理論,《誓約》電影中男女語言風格的差異也可以通過反義疑問句,女性向男性提出的問題的方式,男性向女性提出的問題的方式,冗長句,表命令和指示的句子,不禮貌句式(臟話或禁忌語)來分析。
五、結語
通過對電影《誓言》中男女對話的分析,可以發現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男性和女性的語言風格。在反義疑問句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反義疑問句,這是因為女性缺乏自信。在疑問句方面,談話的話題,目的和談話的參與者是影響男性和女性在提問中產生差異的因素。在冗長句方面,談話的話題是影響女性發言冗長的最關鍵因素。發話者和情境不僅在男女臟話和禁忌語的使用上造成影響,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使用命令和指令句式的男性和女性。和女性相比,男性偏向于使用更有力的指示或直接命令。
正是因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話語風格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勢必會給異性之間的交際帶來一些問題,甚至是誤解和沖突。只有了解這些差異并正確地分析其中的內在原因,才能有效地開展、促進、并維持男女雙方積極有效的信息交換過程。并且,對于性別語言差異的分析也可以應用在第二外語教學中,對外語教學有很強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Lakoff,Robin.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5.
[2]Coates, J. Women, Men and Language: 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Sex Differences[M]. London: Longman,1993.
[3]Mesthrie, R.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ocio-?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4]趙蓉暉.語言與性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5]顧嘉祖,鄭立信.美國英語與美國文化[C].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6]王牧群.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及其文化內涵[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
[7]雷小蘭.語言中的性別歧視[D].西北工業大學,2006,(1):5.
作者簡介:
郭飛,男,漢族,湖北黃岡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