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發展,已經由爆發期過渡至更加規范,傾向現實題材的穩定期。目前,建立多年的VIP付費制度正承受著免費閱讀的猛烈沖擊,各網絡平臺主攻下沉市場等策略轉變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本文將從網文及作者兩方面分析網絡文學現狀。
【關鍵詞】 網絡文學;免費熱潮;IP;付費制度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6-0037-02
網絡文學即在網上進行創作及發表,以網絡為載體的文學。自1998年作者蔡智恒在網上發表《第一次親密接觸》至今20多年間,網絡文學已經由最初的自發性無償創作發展為以網絡作品為核心,出版、周邊、有聲、游戲、動漫、影視一體化的泛娛樂化商業產業鏈。
CNNIC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呈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數45538萬人,使用率50.4%。2019年,我國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達到201.7億元,同去年相比增長了26.6%。作為強大新生力量的網絡文學打破了原有的文學格局,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加速了文化輸出,成為了中國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看到網絡文學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背后存在的一些問題。
根據艾瑞咨詢《2019中國移動閱讀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移動閱讀市場規模穩步上升,達204.9億,同比增長22.4%,增長率較2018年略有降低。
艾瑞分析認為,移動閱讀市場人口紅利逐漸消失,2018年開始短視頻等其他娛樂方式的沖擊以及免費閱讀APP的崛起也導致規模增速放緩。
2019年7月,抖音日活用戶已達3.2億,用戶數達11億,短視頻用戶量爆炸式增長引起了網文作者的焦慮。部分作者擔心讀者已被短視頻搶占,網文將被淘汰。另一部分作者則認為文學作品比短視頻留給讀者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其精神內涵是其他娛樂方式不具備的。優秀的網文作品會一直存在,淘汰的只是劣質之作。
但短視頻對網文讀者的分流是不爭的事實。此外,免費閱讀模式的崛起也對原有的VIP付費制度造成了巨大沖擊。從2018Q1-2019Q2移動端TOP10網絡文學APP閱讀使用時間長占比可看出,免費閱讀模式漲勢迅猛。
免費閱讀即網站提供正版閱讀平臺,在閱讀過程中插入廣告,作者與平臺按比例分廣告費獲得酬勞。這種新模式的產生是閱讀市場人口紅利消失,網站為了激活下沉市場(三線及以下城市,鄉鎮農村用戶)所做出的策略調整。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擁有一定經濟實力及版權意識,他們更在意閱讀體驗。而三線及以下城市,40歲以上讀者愿意以瀏覽廣告,降低閱讀體驗來抵消閱讀花費。
在短視頻與免費閱讀的雙重夾擊下,各付費網站也開始探尋免費閱讀的新型運營模式,掌閱科技創立了得間免費APP,閱文集團則于2020及2021年相繼創辦飛讀、昆侖免費APP。免費模式有利于開發新讀者,拓寬閱讀市場,但短時間內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本文從網文及作者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網文本身
先看付費網站,以閱文集團為例,作為網文半壁江山的閱文集團也面臨著付費用戶減少以及免費網站崛起帶來的挑戰。
閱文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付費比例由2018年同期的5%降至4.5%,而每名付費用戶平均付費22.5元,同比下滑了7.78%。基于付費紅利下降和版權運營收入的迅速增長,閱文集團通過免費模式加大了挖掘IP市場價值的力度。
為打造“騰訊文娛內容生態產業鏈”,2020閱文集團內部大洗牌,首席執行官吳文輝及黑暗之心、保劍鋒、意者、黑暗左手、藏劍江南等五名起點創始人離職,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接任。
程武表示有信心將閱文從“最大的行業正版數字閱讀和文學IP培育平臺”向“更強的文學內容生態”升級。
至此,閱文已由獨立文學平臺融入騰訊文娛產業鏈中的一環—— IP的生產者。可以說,免費閱讀加速了文娛產業鏈的形成。大神作者的作品將被全方位打造,創造更多的衍生價值,相反,普通作者分到的流量資源相應減少。
再看這兩年興起的免費網站,米讀免費閱讀APP一推出即遭到了作者的集體抵制。到2019年,背靠字節跳動及百度的兩大免費APP巨頭——番茄和七貓成立,并迅速搶占閱讀市場,在網文行業掀起了一場地震。
免費網站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崛起,作者意識到免費大潮已經是無法改變的趨勢,選擇簽約免費網站。由于資本補貼,免費網站頭部作者收入仍很高,月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網站用高收入吸引了原付費作者加入,并為了追求更高利益,鼓勵作者模仿紅文,同質化嚴重,網文風氣變得更加惡劣。相比之下,付費網站更加規范。
二、作者
作者是網絡文學的創造者,是網站最重要的財富,然而長期以來,作者和網站并非平等的合作關系,大多數作者處于弱勢。在不平等合約,收入不穩定,沒有社會保障的重壓下,網文創作變成了一份缺乏安全感的職業。免費閱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神作者的收入,但普通作者要承擔更大壓力。
其一,免費閱讀擴大了讀者基數,有利于大神IP作品的推廣,普通作者分到的流量減少。對網站而言,一部如《慶余年》這樣的爆款IP帶來的收益遠超成千上萬本普通作品累計所得。除了收益,一部爆款IP還能夠提升網站知名度,促進版權市場繁榮和影視業回暖。但就普通作者而言,網站更加看重作品的衍生收益而非作品本身,將流量集中于頭部作品,推薦分布更不平衡,作者收入兩極化愈發嚴重。多數免費網站逐漸顯現出“只剩頭部和底層作者,中間徹底斷層”的問題。
其二,免費閱讀再次降低了寫作門檻,作品質量下降。由于免費閱讀開拓的“下沉市場”以三線以下城鎮中年讀者為主,他們受教育程度相對沒那么高,更偏愛獵奇刺激的小白爽文。如男性作者追求“贅婿文”打臉的爽感,而女性讀者喜歡“一胎多寶”的霸道總裁文。這一類作品往往缺乏精神內涵。另一方面,免費網站增多,作品數量暴增,競爭壓力大,作者為寫紅文只能盲目跟風網站熱點,很難靜心打磨作品,文字浮躁,情節套路,內核低俗。
其三,免費網站靠資本“燒錢”難以長期維持,作者收入下降。初期,免費網站對作者進行補貼,通過“爆稿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作者,但這并不能長久維持作者收益。最大的免費APP番茄于2021年初被曝光疑似存在稿費問題,稿費斷崖式暴跌,這也凸顯了免費閱讀的另一個弊端——稿費不透明。目前越來越多的作者專職寫作,他們希望免費網站能夠提供付費網站那樣詳細的訂閱明細。
第四,免費閱讀破壞了付費制度建立的粉絲效應。“粉絲”指的是為網文閱讀付費、打賞的讀者,大神作家往往擁有大量粉絲。晉江大神墨香銅臭龐大的粉絲群就是IP劇《陳情令》大火的基礎。粉絲具有正版閱讀習慣、付費意愿以及作者偏好三大特征,他們在付費行為優越性和群體認同補償性的雙重心理刺激之下漸成規模。經過長達十五年的積累,“粉絲群”的整體數量已經相當龐大。①無論是大神或是普通作者,粉絲一旦付費,就與作者之間建立了某種關系。然而免費閱讀打破了作者和粉絲之間這一層重要關系。由于沒有付費投入,粉絲對作者和作品的忠誠度降低,消減了作者的創作熱情。
免費閱讀是網站根據市場變化做出的策略調整,作為一種全新的運營模式,為網文開拓了新局面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下,網絡文學日益規范,總體呈上升向好趨勢,涌現出越來越多優秀的現實題材著作,其中不少被成功改編。網文未來漫長,蘊藏著無限潛能。期待網絡文學變挑戰為機遇,承擔起“載道”的社會責任,給中國文學帶來更多正能量的優秀作品。
注釋:
①歐陽友權:《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218頁。
參考文獻:
[1]歐陽友權.當代中國網絡文學批判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2]歐陽友權.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聶夢影,女,漢族,江西人,教學秘書,澳門大學研究生,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