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佳美
摘要:教育體制改革后,我國的教學環境更加注重職業院校的發展,不斷完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的必修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可以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文反思了高職院校教育心理學的現狀,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如何加強高職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改革,并提出了幾種改進策略。
關鍵詞:職業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
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教學立場和主要平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應提供有關教育心理學的知識,而且,應著重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教授學生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生的自我發現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關于高職院校教育心理學教學問題的思考
教學中學習過程應該是雙向的。老師講課,學生聽講課。但是,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心理課程的內容不感興趣。在職業院校中,尤其是學生有這種現象:嚴重的是,通過對班級和學生的認真分析和反思,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很多。首先,一節課中只使用一種教學方法的現象很嚴重。這受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的因素限制。在實際操作中有數以千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法。但是,大多數職業學校的教師只使用灌輸教學模式。老師在舞臺上講話,學生們在課堂中“暈倒”,昏昏欲睡或充其量只是單純的聽課,自己的腦袋里沒有思考,該課程的內容簡單且缺乏吸引力,因此,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非常差。另外,教學的實施應該是系統的和有計劃的。但是,許多教學班缺乏合理性。許多職業學院沒有有效的學習機制,來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因此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應注意這一點。要建立起實用的教學機制和學習機制,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校園教育管理的主要內容,科學學習機制應始終在教學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運行。
二、實施高職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1.教師接受學生作為教學的關鍵要素,并開發人性化的心理學課程
職業學校教學的心理影響之所以不理想,是因為許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并始終在心理學課上處于中心地位。許多學生不敢挑戰老師的權威,更不用說他們內在的學習觀點了,因此,學生的思維和研究技能,被限制在狹窄的思維空間中,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學習成果。如果教師想解決這一教學空白,他們應該首先放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定義學生教學的概念,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在學生的思想中樹立主題意識,為學生創造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允許讓學生掌握心理學知識并學到更多并了解心理學知識。此外,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開發人性化的心理學課程,使學生可以關注人性,消除學生對心理學課堂的抵觸情緒,并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已達到理想的教學培訓目標。
2.建立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并教育所有學生
在教育心理學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體現教學細節的關鍵條件。在滿足所有要求,教授和生成教學細節時,教師必須堅持一種教學思想,即將學生視為身體的核心部分,面向全班同學,并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即,學生發展,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利益,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為學生提供平等發展和整體進步的氛圍,以便各個級別的學生都能獲得適當的發展和進步。在新時代,教師應該敢于幫助學生,和學生們交流,成為學生的朋友,并建立平等和友好的師生關系。許多老師在學生面前常常會發脾氣,以為這是不容冒犯的老師的形象。眾所周知,學生將與這類老師和班級保持距離。此外,在教室里,還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老師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甚至要求某位班上的某個學生幾次,而其他學生卻失去了回答問題的機會。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不會要求他及時坐下來,卻讓同學一直站立并聽課。在解釋試卷時,老師總是要求成績好的學生說出答案,很少讓成績不好的學生談論他們的想法。不讓每個人談論他們的決定,即使他們犯了錯誤,并且讓每個人都從課程中學習,這不還是一個有效的學習過程嗎?特別是在教育心理學上,它總是由好學生來完成的。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允許成績不佳的學生談論自己的分析,以便每個人都可以共同回顧并取得進步。
3.建立合理的課程教學體系,避免枯燥的課堂內容
高職院校的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應具有鮮明的個人教育風格,同時要有健全有效的課程教學體系,以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熱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價值取向的問題和成因,及時反思和總結,并提出針對性的教育政策,以使課程滿足職業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并做到準確。因此,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制定課程并建立學生的積極心理狀態。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雙向互動學習機制。在教育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組織課堂進度,并適當組織師生互動。此外,還不應僅由老師來授課。學生是才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應繼續學習創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營造友好輕松的課堂學習環境,并讓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在各個級別,樹立積極的態度,引導,幫助和支持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達意見,這樣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客體關系,這樣職業院校的教育心理學課程和教學是行之有效的,這樣教師才能通過優秀的德育工作為高素質人才的發展做出貢獻。
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職業學校的心理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但教師可以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措施,以彌補缺陷,提高心理學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結合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心理學的熱情,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實現教師教學的理想。
參考文獻:
[1]錢云祥.新課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學教學改革初步嘗試[J].賀州學院學報.2008(03):87.
[2]莊春.對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04):156—157.
黑龍江醫藥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