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中圖分類號:G847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38-01
摘 ?要 ?羽毛球作為小型球類體育活動,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以及廣泛的受眾。其充滿趣味的運動形式也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并通過體育項目的引入期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需要尊重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興趣的同時,以充滿趣味性的訓練內容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加以培養,使其在了解比賽規則、運動技巧以及發球規則的同時,還能提升訓練活動的質量。
關鍵詞 ?球類運動 ?訓練模式 ?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
社會文明進程的加快,使素質教育觀點在深入人心的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尋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通過教育內涵的不斷豐富,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羽毛球教學訓練的有序開展可以很好地使豐富的訓練活動吸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使其增強團隊精神、鍛煉反應能力以及提升運動技巧,另外還能發揮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作用。教師應優化訓練形式,有針對性強化學生創新能力,才能發揮訓練活動開展的作用,助力學生在強化身體素質與樹立運動精神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發展。
一、優化訓練形式,注重因材施教
豐富的訓練內容與新穎的訓練形式往往可以很好吸引學生的訓練熱情,使羽毛球教學工作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1]。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規律以及情感體驗有較大差異,“一刀切”式的訓練內容往往很容易抑制其參與積極性。為此,教師需要發揮羽毛球運動的競技性、技巧性以及趣味性,通過因材施教理念的引入,并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訓練計劃,才能使學生在有趣的形式以及符合自身運動需要的羽毛球訓練內容中使其運動技巧與身體素質的提升得到保證。
教師應根據學生當前的耐力、體質以及運動要求,合理為其安排合適的訓練內容。對于肌肉爆發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使為其安排專項訓練內容,更注重強化學生的身體負荷訓練,使其在參與羽毛球比賽過程中能夠有比較好的表現。而對于耐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循序漸進地幫助其增加訓練負荷,并注重恢復項目內容的引入,使學生在肌肉拉伸的過程中能夠緩解身體疲勞,使身體素質得到很好強化[2]。這種有針對性的羽毛球訓練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量身打造的訓練內容中快速進行對羽毛球運動知識的掌握,也在強化身體素質、尊重學習規律以及掌握運動技巧的同時保證訓練活動在有序中開展,使學生成長為具有較強運動能力的優秀學生。
二、尊重心理健康教育,發揮訓練內涵
羽毛球比賽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很高要求。出色的心理素質可使學生在平穩的心態下洞察對手的發球規律和技戰術套路,并通過運動技巧與快速的反應能力,取得較為理想的比賽成績。所以,羽毛球訓練內容中除了要包含運動各種豐富的運動技巧外,還需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與教師的積極溝通中,方便教師更加全面地對學生心理變化過程進行了解,從而使教師能結合實際情況調整訓練內容,鼓勵學生既能夠在運動中提升身體素質,又能在滿足心理需要的同時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3]。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個性發展規律,對訓練內容進行優化。除了要安排專業技術訓練內容外,還需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模塊,對學生心理需求進行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定期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學生當前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解,并在訓練反饋的收集中快速調整羽毛球教學計劃,如此才能給予學生更加舒適的訓練環境,保障教育工作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樣既能保證羽毛球訓練價值得以快速展現,也能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過程中推進訓練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能力既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運動技巧,又能在不斷探索中激發運動熱情,使羽毛球教學訓練活動的教育實效性得到快速提升。因此,教師需要改變陳舊的訓練思想、模式與方法,使整體的教育內容更尊重學生的運動發展規律,使其能在反映意識、創新能力以及運動精神得到提升的同時始終在充滿趣味性的羽毛球訓練內容中完成訓練任務。這樣既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運動空間,又能循序漸進地增強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較好運動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曉松.試論羽毛球教學訓練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3):43+45.
[2]馮星橋.羽毛球教學訓練中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探討[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07):53-54.
[3]汪姝敏.創新能力培養在羽毛球教學訓練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