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敬澤
摘要: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網的建設與完善,并實施一系列的電網電力工程改造與新建項目,如新一輪的農網改造項目切實提高了農網的供電能力,為農村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電網基礎。同時,農村地區農網供電的穩定性、持續性也有顯著改善。在此背景下,農村電力電網工程規模逐漸擴大,所承載的電力資源顯著增加,相應的設備組成結構日趨復雜,為使電網中各個單元有效銜接、各種電力設備高效運行,一方面要突破技術問題,將電力設備的運行參數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科學敷設電線路、規范建立電力設計模型,以保證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注重電網電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措施,并加強對農村居民的宣傳教育引導,以保證電網后續投入使用的可靠性。由此可見,在完善農網的過程中逐個解決農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加強施工質量安全已經成為農網建設的基礎性、根本性要求與目標。
關鍵詞:農村電網;電力工程;技術問題;施工安全措施
1農村電網電力工程的技術問題及解決對策
1.1農村電網電力工程的技術問題
1.1.1電網合法性技術問題
電網規劃是農村電網電力工程建設的前端環節,不僅需要計劃電網建設所需的材料、設備等,還需要采取專業的方法計算電網的電壓與電力負荷,保證其在合理并可控的范圍之內。我國對于電網建設有嚴格的規范及要求,并明確了電網建設的材料及所需技術。因此,在電網規劃階段需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性文件的標準開展相關的規劃工作。電網合法性是電網安全的基礎,如果為了擴大電網規模忽視電網的合法性、國家設定的相關標準及規范,將會導致電網過載、過壓,甚至會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不僅會影響電網建設的社會效益,還會使電網企業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1.1.2電壓等級設置技術問題
電壓等級是指農村電網及電力設備的額定電壓級別,通常情況下,農村電網電力工程運行的實際電壓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其額定電壓,但是如果與額定電壓的變差較大,則會影響農村電網內電力設備的運行情況。電壓等級設置是農村電網電力工程的關鍵技術之一,在設置前,相關人員如果未對周邊區域內電力資源的需求量、區域發展總體規劃、電網建設的實際需求等進行詳細調查,了解區域內的用電情況,如區域內已經規劃好的輸送線路、用電企業及個人、輸電損耗等,其所設置的電壓等級等參數很可能出現輸電及配電量不能滿足區域內公眾生產生活需求的問題,導致農村電網工程建設不能滿足區域用電規劃、后續運行,難以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1.1.3電網負荷轉移技術問題
負荷轉移是指當電網存在發生故障的風險或已經發生故障時,重新分配電網的負荷,主要目的在于充分發揮電網中電力設備的潛力,平衡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中發電、供電、配置個單元,以避免電力資源浪費,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發展及公眾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電網負荷運載過程中會存在較多不可控因素,如果負荷轉移方式不合理、電網負荷設置不規范,將會降低電網負荷轉移的安全性,繼而使部分電網回路負荷過大或過小,當電網負荷過大時,各電力設備超負荷運行,不僅會縮短電力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釀成安全事故;當電網負荷過小時,電網總體有功功率較低,電力設備運行情況較差,將會造成電力資源浪費,降低電網建設的經濟效益。
1.2農村電網電力工程中技術問題的解決對策
1.2.1科學確定電壓等級
在農村電網電力工程建設中,需要根據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輸電損耗、供電揚程、區域未來電力規劃、區域未來擴展范圍等因素科學確定電壓等級。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用電需求量顯著提升,低等級電壓難以全面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及居民生產生活的需求,為此,部分農村地區選擇取消35kV電壓。但由于農村變電站與周邊地區輸電距離較大,為了能夠降低電力資源的損耗及輸電成本、減少電網維護工作量,建議農村周邊地區暫時使用35kV電壓電網。同時,在簡化電壓等級時需要避免重復降壓,在了解我國變電站技術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高變電站的自動化程度,如采用微機監控技術及微機保護,選擇自動化程度高的一次設備等。
1.2.2提高供電的穩定性
農村電網運行過程中必須保證電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如果電網運行不可靠且穩定性較差,則設備會因過載和壓力而損壞。因此,在農村電網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格配置電容負載,根據《電網規劃設計準則》進行科學規劃。在農村電網建設過程中,有必要保證企業的用電穩定性和群眾的用電安全性。否則一旦發生意外的停電,將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給群眾的用電帶來極大的不便。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一般區域采用N-1準則,重要區域采用N-2準則。N-2準則在電網規劃中對變壓器設備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并嚴格限制了變壓器的過載現象。在實際的準則應用中,還需要結合農村電網供配電覆蓋范圍、區域內總用電需求、自然及氣候條件等合理選擇相應的建設標準,一方面要注重供需的平衡,另一方面要注重經濟性與技術性的統一。
1.2.3合理配置電網負荷
電網負荷轉移的安全性直接影響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因此在負荷轉移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確保配電網絡的電源。供電不僅是電網運行的基本功能,也是電網負荷轉移的根本原因。在中壓配電網故障的過程中,仍然可以通過雙回路,三回路和環網供電等方式來保證電網的連續性??紤]到電網運行過程中雙回路和三回路的不穩定性,并且供電過程容易不足,因此盡量采用環網供電方式,將功耗降低到最小。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當環網外的開環用戶遇到故障時,應設置2分鐘內恢復供電的上限時間,以確保電網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運行。
2農村電網電力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
2.1精確劃分安全管理責任
首先,安全管理者要嚴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將施工規范和安全管理要求落實到實處。為避免發生與電氣工程項目相關的質量問題而出現安全管理人員互相推諉、難以快速確定責任人的現象,需按照電力工程管理要求健全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明確各個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范圍,從而實現層層制約,相互監督,最大程度減少項目質量管理問題。
2.2開展安全知識培訓
電力工程施工現場會有一部分作業人員同時進行作業,而安全意識缺乏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對于電力施工企業而言,定期舉行安全培訓,提高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端正工作態度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安性。此外,可以通過引用典型案例、展開對安全規范的學習競考,讓人切實感受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2.3保證安全施工技術
在實際施工前,項目經理要把好施工技術關,審核施工技術的可行性,譬如:高空作業、基坑開挖施工、帶電作業等安全施工技術是否完善等。由于電力工程建設相對復雜,涉及到專業工種類別相對較多,項目經理還須審核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的工作資質。此外,施工單位還可以開展安全隱患自查,包括:現場機械設備保養是否符合規程要求、作業人員有無穿戴勞保用品、施工安全措施有無問題等。
3結語
農村電網電力工程建設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主要包括電網合法性問題、電壓等級設置問題、電網負荷轉移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需要統籌規劃電網電力系統的規模、選擇合適的電力設備、科學設置電壓等級、合理配合電網等級,以提高電網電力工程供配電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在農村電網電力工程建設施工中要做好安全措施,繼而為農村生產生活提供電力保障。
參考文獻:
[1]謝要云.農村電網電力工程的技術問題分析與施工安全措施[J].大眾標準化,2020(21):47-48.
[2]周永強.電力工程建設中農村低壓電網改造若干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