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
【摘? ? 要】作業和試卷講評課能夠在初三緊張復習的最后階段,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復習效率。筆者通過平時的數學試題講評,積累了一定的數學試題講評經驗,既能讓學生夯實基礎,掌握各種類型題的基本解法,又能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復習效率,從而使初三數學教學取得顯著成效。
【關鍵詞】作業? 講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83
作業和試卷講評課是以分析學生作業和考試情況、糾正作業或考試中存在的共性錯誤、彌補教學上的遺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一種課型。到了初三,數學學習中各種綜合試題、模擬考試、階段測試應接不暇,試題評講就成為初三數學教學的家常便飯,如何在初三緊張復習的最后階段,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提高復習效率,試題講評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如下關于試題講評的一些做法。
一、做好復習課的試題講評
數學試題具有綜合性強、難度比較大的特點,因而初三的復習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還應當加強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在試題講評課的時候,要注重解題思路的傳授,啟發學生找到并掌握做題的規律,在做題時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教師講解題目的重點不應只是答案,還應進行適當的延伸,引導學生從命題人的角度分析題目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點,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薄弱之處,及時復習鞏固相應知識;引導學生尋找解題的突破口、解題的關鍵和解題的易錯點,使學生能在題目變化后也能得出正確答案。除此之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特別重視思路分析,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能夠輕松地找到解題的關鍵之處,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提高解題正確率。例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時,二次項系數為字母,先要討論當它為0的情況時,一元二次方程就會變為一元一次方程;當它不為0時,再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去解答,最后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答案,讓學生明白命題人根據此題既考了一元一次方程,又考了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識,還考查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
二、對試題進行歸類講解
進入初三復習后,數學題綜合性增強,部分學生雖然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是做題花費的時間卻很多,做題質量也不高。教師通過了解發現,學生都是為了完成試題而做題,缺少對試題的歸類整理,不知道每類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和基本解題方法。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能夠靈活地運用數學思維解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師在講解題目的時候要特別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講解,讓學生能夠領悟和真正掌握數學方法。例如,在解二次函數相關題目時采用最多的是配方法;在解一些含有參數的數學題時常使用的是待定系數法。圖像題要引導學生進行數形結合分析,快速讓學生按基本操作步驟去做題,只有學生在掌握各種類型題的基本解題方法的基礎上,再探索一題多解以提高做題效率才能成為可能,才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三、改變講評課結構
1.初中數學的難度不是很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出現易錯題目是因為粗心,或是對某個知識點沒有理解清楚。而這種情況不會在每個人身上發生,所以一定有對某個題目理解得不錯的學生,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安排他們當小老師,給其他學生講解。教師也能從學生的講解中發現他的思維漏洞,幫助他提升。由學生主導講評課,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維,而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也更容易實現。
2.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將整個課堂分成幾個小部分,提高效率。或者將試題分為幾個部分,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然后將小組的討論成果派一個代表上臺講出來,這樣大家的理解和記憶也會更深一些。例如,讓某組的學生解答試題中三角板類試題的問題。在此期間,教師不能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監督學生的討論質量,及時解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做好學生表現的記錄和完成情況。
四、講規范化的解題過程
“會”與“對”永遠是數學考試的一對矛盾,如何解決這對矛盾是數學教師和學生永恒的主題。不少學生對此總是不以為然,甚至在“會”與“對”之間畫等號。實際上會做的題會因為算錯、看錯、抄錯等原因而致錯,甚至有的情況下會因為結論寫得不符合要求而被扣分甚至得零分。那么怎樣才能避免出現這些錯誤呢?筆者認為,無論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在試題講評時,教師都要結合學生的錯誤情況有針對性地強調:(1)填空題題目中的數據有單位,所填的數據就必須帶上單位;(2)化簡求值題必須先進行化簡,再代入求值;(3)三角形全等證明時,必須注意各頂點字母對應;(4)應用題設未知數和作答都必須帶單位;(5)探究題先寫出探究結論,再說明理由;(6)統計題寫出數據的計算過程,等等。
五、強化鞏固拓展
強化鞏固是試題講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能夠反映學生的思維習慣,如果教師講評試題后不做強化鞏固,學生可能一時明白,但一段時間后,學生曾經有的那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又會呈現出來。因此教師在試題講評以后,應再對學生進行強化鞏固,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六、讓學生課后分析消化
讓學生在課后寫出試卷反思是講評課后續的一個重要內容。不斷地進行反思才能不斷地進步,學生在課后反思的過程中可以客觀地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學生也會在反思的過程中進一步內化課堂知識,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
這樣教師應將講課的重心放在學生的易錯題上,綜合考慮課堂的內容安排,將學生所需都反映到課堂內容上。在課堂上講解這些易錯題目之后,教師要及時安排練習題進行鞏固。而練習題要和易錯題有相似性,或者是有一定的啟發性和拔高性,不能只是單純的模仿,這樣容易讓學生“照著葫蘆畫瓢”,無法對題目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過以上對試題講評的變革,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對數學試題或試題講評課的喜歡程度;學生做題重錯率明顯降低;改變了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讓枯燥的講評變得比較輕松,大大提升了數學講評的效率,既能鞏固知識,又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而提升全體學生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