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學圍繞的重點,開始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最基本的數學知識和相關數學技能傳授給學生,還要更多地考慮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92
相較于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更加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確立和數學思維的形成。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發展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數學的教學需要注重多樣性、持續性以及整體性,需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進入一種良性的循環當中。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可以分為兩大目標,分別是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而我們所說的數學核心素養就屬于隱性目標。近些年,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教師除了要為學生講授數學公式、法則以及定理等基礎數學知識之外,還需要采用多種科學的方法去培養他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讓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靈活使用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并且從中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而這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體現。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可以讓學生學會靈活地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還可以使用數學思維理解和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一個具備良好核心素養的人,必然會靈活利用數學思想和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二、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
(一)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一種主動學習的氛圍
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既是學習的主人,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必須要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最大限度的挖掘,使其得到充分發揮,這可以認為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所在。教師不能夠再沿用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滿堂灌”“滿堂問”“磨時間”等思想觀念都需要及時摒棄,并且及時樹立新的教學意識,在課堂上營造一種主動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可以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思考和研究。
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他們就可以在課下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策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性質”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果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相互垂直,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最后總結并得出結論:“當對角線相互垂直的時候得到的是矩形這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在小組合作任務中,學生有明確的問題和任務的引導,會團結互助,并且一起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得到很大提升,也能打破原本沉悶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愿意主動學習。
(二)注重數學題目的設計多樣化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很多開放性的題目。所謂的開放性題目,就是指解題思路、方法等方面并不唯一的題型。這種題型在解題方法、最終答案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特點。因此,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挑戰也是很大的。這種題目的內容還非常廣泛,而且大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其中還可能蘊含經濟、社會以及地理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教師在選擇開放型題目的時候,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考慮到學生特點,做到由易到難、自簡入繁、循序漸進的引導,將學習和思考問題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引導他們積極探索,讓他們可以自主學習。因此,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還必須要設計一些多樣化的數學開放性習題。
(三)注重練習題的創新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習題教學當中,通常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地聽講。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并不高,而且不利于培養思維能力,從而導致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大綱的范圍內掌握并調控習題的教學難度,并且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解題過程,學會自主思考,并獲得思維的發散。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讓他們在思考問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比方說,在初中階段常見的幾何題型,如求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這類題目,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思考,采用拆分法、拼接法以及替換法和重組法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去解答題目,而不是嚴格地按照其中的定式進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發現其中的新解法,以此變通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充實數學思維,讓他們的解題思路可以更加靈活。
(四)適當開展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來源于實際生活、扎根于實際生活而后又應用于實際生活的科目。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就應當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數學的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切實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然后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學會利用數學思維去解決生活問題。因此,教師必須要上好數學實踐課。教師可以開設數學實踐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且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這樣還可以真正體現“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的教學理念,從而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都落到實處。
所謂數學實踐課,其本質就是利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去分析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如彩票中獎概率計算、裁縫如何用一塊三角形布料剪出盡可能大的正方形方巾、銀行按揭貸款計算等等。這種數學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思考,并且親自動手操作,然后再與其他同學進行探究交流,并且充分將歸納、推理以及猜想等各種數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得到更多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得到了提升。
(五)改變評價方法
長期以來,數學課程評價方式一直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僅對學生的評價很不全面,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對初中學生的數學教學制定了綜合性教學目標,所以相應的教學評價也應當逐漸轉為綜合性評價模式,從而在更大的程度上體現教學評價對核心素養的關注。
總而言之,數學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地采用多種方法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