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燕
摘要: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針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是土木工程、工程學、建筑學新工具,在2002年首次提出,具有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優勢,為此在建筑行業得以應用推廣。工程造價管理主要是指運用技術原理、科學理論、專門方法在統一目標指引下,以保障工程順利竣工且可獲取預期經濟效益為導向,針對工程造價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規范性、客觀性管理的組織活動。基于BIM技術可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模型中實現施工單位、設計團隊、營運部門、業主各方協同工作目標,為此適用于工程造價管理。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BIM技術;造價管理;應用效益
引言
就目前建筑工程項目來看,其涉及決策、預算、設計、施工等多個環節,加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較長的特點,都直接加大了工程造價管理的難度,使得傳統的造價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當今建筑工程行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將現代化的BIM技術應用到其造價管理中,將會有效提升其管理效果,實現工程效益的顯著提升。因此,在具體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加強BIM技術的應用與研究,使其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行業的造價管理水平,在提升建筑工程行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促進行業的良好發展。
1.BIM技術的內涵
BIM的英文全稱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BIM可通過各種現代化技術,將與工程有關的所有信息利用3D呈現出來,給工作人員帶來更加直觀的視覺體驗,從而使其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各方面情況有清晰地了解。BIM技術為工作人員構建了一個3D建筑模型,便于其對施工圖紙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降低了施工過程面臨的阻力。BIM技術貫穿于整個施工的全過程,包括施工前期的準備、施工各環節的管控等,可幫助建筑企業節省人力、物力和資金,降低各種問題的發生概率。站在造價管理的角度來看,引入BIM技術可實現5D動態施工成本管控,也就是基于“3D模型+時間+成本”的5D建筑信息模型,通過虛擬化施工對現場材料的堆放、資金的分配、工程建設進度等進行分析,及時找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地改進與優化措施,實現對資金投入、資源配置等的科學有效管理,為后續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2.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2.1 BIM技術在工程決策階段的具體應用分析
在建筑工程項目決策階段,為有效保障其決策的合理性,將項目主要參數輸入BIM軟件中,通過與用途、性質和該工程項目相同的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對比來實現投資計劃的全面分析。借助于BIM技術,對施工場地的區位、氣候以及材料價格等各個方面的參數加以比對,可實現工程造價的合理預算。將現有的工程資料作為依據最終實現了工程模型的建立。按照規劃用地紅線,可實現面積指標的有效形成。通過對建筑工程容積率及其密度等各項指標的考慮,可對其體量模型進行建立,以此來科學設計標段概念。
2.2 BIM技術在工程招投標階段的應用
BIM模型數據信息庫之中包含著許多和工程項目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可為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提供參照,避免錯算、漏項等問題的出現。建筑企業可將BIM三維立體模型作為基本參考依據,進行招投標文件的編制工作,并篩選出報價最為合理、技術工藝最為先進的施工企業進行合作。施工方可將招投標文件作為基本內容,然后再結合工程量清單的具體內容進行報價,這樣一來就能有效提高其中標率。此外,BIM技術中的模型數據庫可降低招標方和投標方面臨的計算壓力,使其能在短時間內準確計算出工程量,然后以此為依據開展后續相關工作。由此可見,BIM技術的引入可為建筑企業的招投標提供專業的信息化平臺作為支撐,提高工程量清單信息的透明化水平,從而防止各種問題的出現,如比較常見的錯算、漏項等問題,進而避免工程招投標造價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2.3 BIM技術在工程設計階段的應用
伴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BIM技術已經在我國諸多行業得到了廣泛運用,建筑工程行業也不例外,把BIM技術引入到建筑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可提高工程造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利用BIM技術可對項目施工場地的周邊環境及地質條件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并在設計過程中參照相關信息模型,保證面積計算的準確性,這樣就能提升建筑工程造價估算的合理性。此外,BIM技術在造價管理設計階段的應用還能確保數據分析的全面性,使數據信息的呈現更具直觀性,推動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朝著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不斷邁進。
2.4在工程施工管理階段應用BIM技術
在整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施工階段最為關鍵,不僅關乎工程質量,還實時反饋造價信息,賦予造價管理靈動性、發展性、滲透性,關注可能存在造價管理偏差各個環節。有些工程承建周期較長,建筑市場加速更迭,人、物、財等方面的信息不可同日而語,徒增造價管理壓力。為減輕管理壓力需應用BIM技術,緊抓該技術可視化、可優化、協調性關鍵,將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新信息錄入數據庫,并在3D、4D、5D模型中予以體現,及時反饋建筑市場動態。在建筑市場動態發展背景下除原材料價格可能影響工程造價外,還需關注工程量,根據市場情況、預算定額編制預算書。在施工中結構形式、建筑類型日益豐富,工程量的計算難度上漲,為此要靈活運用三維算量軟件,在該軟件中應用BIM技術,立足實際及建筑要求規設模型,保障該模型滿足施工現場條件,針對構件定義屬性,旨在區分構件、高效管理、便于修改,模型建成后經由軟件自動運算,完成構件減扣、計算、統計任務。施工管理者依據BIM技術還能使用碰撞優化方案,模擬現場施工交底,便于指導現場施工管理,利于各單位了解設計方案,加強溝通協作。
2.5 BIM技術在竣工階段的具體應用
在工程竣工之前,需要對整體的工程造價進行全面核算,但是因為核算的內容非常多,且涉及的造價也十分復雜,所以在具體的竣工核算中,可通過 BIM 技術來進行核算,這樣不僅可以保障核算質量,也可以節約核算時間。在竣工結算中,核算工作人員按照 BIM 平臺上所匯總的工程數據以及相關款項來進行各項造價的記錄和分析,并借助于 BIM 技術對本次工程中的各個環節費用作了深入核算,進而為后續的賬目核對提供足夠便利。在從合同簽訂到工程竣工,涉及的簽證和材料認證等各項資料有很多,在通過 BIM 技術進行造價管理的過程中,可借助于其中的5D 協同技術,根據相關的單據和材料對各項數據進行科學地分析與匯總,并將其集成到工程的 BIM模型中,在模型中同時進行工程量、時間以及造價等信息的顯示,以此來提升竣工結算工作效率。同時,通過對各種造價信息的共享,也可以有效防止后期工程索賠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工程造價的良好控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工作,積極將BIM技術應用于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確保建筑工程能在預期的成本預算內完工。
參考文獻
[1]張新琛.BIM的發展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價值和意義分析[J].四川水泥,2021(2):232-233.
[2]趙海剛.基于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及分析[J].四川水泥,2021(2):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