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磊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道路橋梁工程行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在實際操作中,道路橋梁工程在施工的技術及質量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工程進程以及安全質量保證,為解決在路橋施工中存在的施工技術及質量的控制問題,本文對目前我國路橋施工的技術及質量控制工作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總結歸納加強路橋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的重要性,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路橋施工;施工技術;施工質量
引言
我國對路橋工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施工技術水平會影響路橋工程的整體使用質量。在路橋基礎工程的建設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施工企業應做好建設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達到預期的工程施工效果,減少質量通病發生概率,保障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益,滿足人們的實際出行需求。
1路橋施工技術控制措施分析
1.1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技術是路橋施工技術的基礎,在澆筑前相關施工人員要嚴格檢查混凝土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在進行橋梁樁基以及道路基礎施工時,必須從根本上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然后才能進行護壁澆筑;在橋梁施工時要做好防水措施,一般情況下所開展的橋梁工程會涉及水下施工,而水下環境復雜,形態不定,危險指數較高,因此為促使橋梁工程順利進行,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加快完善水下澆筑技術,最大程度上避免塌陷現象發生。
1.2過渡段施工技術
目前,在我國道路橋梁工程的工程過渡段的施工技術中,路段橋頭搭板技術是處理跳車事故、減少其發生概率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能夠有效解決沉降差問題。過渡段施工技術在選擇應用搭板時必須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保證其能夠負載最大行車的荷載。橋梁兩端往往會出現路堤沉降現象,其主要因素就是路基、路面等壓縮變形問題,行車荷載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另外,在填筑面層時,橋面和搭板面層在結構以及厚度等方面應該保持一致,兩者完全相同的時候,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沉降差現象發生。
1.3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預應力就是利用混凝土技術對路面橋梁的負荷作用,有效控制超重車輛等其他外力破壞下引起的表面混凝土裂縫等問題。正常情況下,利用預應力技術進行施工時,需嚴謹挑選具備高強度的混凝土和高筋度的預應力筋,然后通過搭配運用,從而具備高密度阻斷雨水等其他破壞性雜質對路基橋面的滲透、崩裂性能。
2路橋工程質量問題
2.1管理問題
常見路橋管理問題包括:首先無法按期交工。該問題一方面和不確定因素如天氣不好有關,另一方面和工人沒有積極性,資金鏈出現問題有關。其次監管力度不足。路橋工程工期短、內容復雜對技術人員有著較高要求,如果缺乏嚴謹的監督,監管力度有限很容易發生施工混亂問題。最后材料配置問題。施工中沒有合理使用材料,浪費材料導致出現投資額外支出。
2.2混凝土裂縫
路橋作業中如果有混凝土裂縫出現,勢必會腐蝕路橋內部結構,增加后期養護成本,影響路橋使用壽命,無法保障工程安全?;炷亮芽p成因包括振搗頻率沒控制好、振搗時間不足、預應力差、溫度變化。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振搗頻率與振搗時間的控制不合理將無法保障混凝土密實,久而久之混凝土便會出現裂縫情況。預應力不足同樣是裂縫的重要成因。預應力不足將無法保障承載力與抗壓能力,此時就會出現裂縫。溫度變化是最為主要的原因。結束施工后如果出現較大溫差,就會導致內外溫差引發張力變化問題。此時混凝土出現裂縫。
2.3路基沉降
路橋作業中,沉降是常見問題,嚴重威脅路橋工程質量與安全。路基施工中主體為查驗選擇土質,如果為黏土、軟土,必須及時處理。黏土和軟土強度不足,沒有足夠承載力,無法保障路橋功能與安全性。施工中必須加強路基沉降研究和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置換、加固措施,保障項目安全。
3路橋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的措施
3.1做好前期施工場地管理
施工場地管理是指對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的執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與管理措施,需要保證所屬總圖范圍內所有的設施、臨時用地、輸電線路等的具體布置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的要求與標準。管理人員可利用BIM技術對施工場地進行三維數字化建模。如在路基開挖施工階段,綜合考慮土方開挖難度、土方開挖量、土方外運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后,將路基標段的施工界限數據、樁基礎數量及分布數據、施工相關數據等輸入BIM模型,利用BIM技術的可視性與優化性特征將土方開挖運輸階段施工場地布置進行立體化表達,確定土方運輸車輛環場路,并在路基標段內部規劃土方運輸道路、各支干道路與環場路連接位置與形式。
3.2加大對原材料及設備的管控力度
在原材料采購階段全面審查供應商資質、供貨經驗、業界對其的評估等,以從源頭上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在材料進場階段采用抽樣檢測方式對比材料實際質量與設計質量是否一致,對于不合格的材料應及時退貨并要求供應商補齊。
3.3控制施工現場溫度
在進行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應做好施工溫度的控制工作,可采用冷水冷卻的方式獲得預期的降溫效果,在溫度過高時需要做好散熱作業,借此實現對溫度的有效控制。為了獲得良好的散熱效果,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通過鋪設冷卻管的方式進行施工處理。在入模施工過程中應做好現場施工溫度的控制工作,以此達到預期的現場施工效果。在混凝土硬化凝固過程中,應不斷強化對內部溫度的檢測工作,做好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的養護處理工作。在必要情況下應通過相應技術開展降溫處理工作,利用灑水、覆蓋的方式將混凝土養護溫度控制在合理范疇內,避免氣溫變化過大導致混凝土澆筑裂縫發生。
3.4 控制荷載裂縫
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若未做好外界因素的有效控制,易出現荷載裂縫,會影響路橋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及后期使用性能。在進行路橋建設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荷載裂縫,保障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在設計階段要求設計人員在結合當地施工環境及整體工程布局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工作,確保施工方案可滿足具體的施工要求,確保將荷載控制在合理的設計范圍內。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完善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在接縫處理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術規范進行施工,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導致施工出現荷載裂縫問題。
3.5加強施工過程監督
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管,嚴厲制止與相關規定與要求相背離的指揮、施工操作。同時,對路橋工程施工安全與質量關鍵點,如伸縮縫施工、高空作業等進行跟蹤式監督,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需要檢查各施工工序對材料與設備的管理措施是否完善,如是否對材料實施防潮防腐措施、設備運行狀態是否良好、設備性能是否滿足施工需求等,并對違規操作人員進行懲戒。另外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明確劃分施工質量責任主體、制定施工質量管理工作細則,以使施工質量管理“有規可依,違規必究”。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過程中,道路橋梁工程的優點逐漸突顯出來,尤其是在我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道路橋梁工程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嚴格把控道路橋梁施工技術及質量是路橋工程建設的核心,同時也是招標單位選擇合作方的必要條件。由此,相關人員應該使用合適的路橋施工技術,嚴格監測施工質量,從而進一步加快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推動路橋工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祁世忠.對路橋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的探討[J].工程機械與維修,2020(2):73-76.
[2]段會波.淺析路橋施工的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信息周刊,2020(9):1.
[3]郁龍.路橋工程中的路基施工及其質量控制分析[J].工程技術發展,202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