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慧
摘要:現如今,我國社會經濟以及高新技術一直在快速地發展升級,人民的物質生活要求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對建筑住宅工程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對于建筑工程來說,要想確保工程整體的質量與水準,就必須保證其建設施工的技術先進、質控過關。這樣一來,才有利于持續推進建筑興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展開分析論述,希望能為之后建筑工程施工建設提供技術理論指導。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特點;發展趨勢
建筑工程技術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技術含量更高的施工工藝及手段會慢慢進入到建筑工程領域,讓建筑工程技術朝著更加智能先進的方向發展,這也會是建筑工程技術今后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
1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現狀
所謂裝配式建筑就是在生產地把建筑所需的各部件,例如梁柱、支撐板等提前生產配制好,再將其運送至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最后拼接建設成的一種新的建筑物。歐洲是最早開始開展裝配式建筑的,早在17世紀時,歐洲就開始運用木架拼接技術進行房屋建筑,這就是早期的裝配式建筑。后來美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也開始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日本是地震頻發國家,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也加大了裝配式建筑的研究力度,希望可以使建筑物的穩定性不斷提升,進而使抗震性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發展較晚,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逐漸在我國流行??墒请S著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也取得了很大發展,大部分城市開始普遍運用裝配式建筑,這進一步推動了裝配式建筑的飛速發展,同時加速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度。
2傳統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分析
建筑行業的發展可謂歷史悠久,然而在其發展的初期,由于技術和思想的匱乏,在建筑的形式上表現得很單調,人們更多的只是將建筑當作一個可以規避的住所,因而此時的建筑工程技術的水平較為低下。同時此時的建筑在功能特性以及創造性方面也顯得不足,建筑材料的單一也造成了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止步不前。
而在一定階段,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建筑的需求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傳統的建筑技術以及建筑材料,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所以建筑行業的技術要求必須得到提高,所以在一定的研究之后,建筑行業將傳統的磚木搭建技術轉變為比較先進的混凝土技術。這一階段,雖然技術上有所改觀,但由于建筑工作都是由人力完成的,所以就質量和效率來說都較低,也是有礙于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時,雖然這種建筑技術可以增強建筑的堅固性和持久性,但這種建筑技術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利于環境保護。而在我國,這種建筑技術被延續使用一段很久的歷史。
傳統的建筑工程技術發展的緩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科學技術的認識不足以及材料的發掘不夠,建筑工程沒有將節能和環保作為技術進步的一方面,所以建筑工程的技術上也發展緩慢,水平較低。雖說很多工程上使用的建筑技術在逐漸趨于先進化,但是這樣的例子還是比較少,整體來說傳統的建筑工程技術仍然較為落后,且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技術手段在工程項目中的使用和普及程度并不算高。
3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分析
隨著建筑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有大量工程項目的產生,很多項目中都不斷嘗試了當前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F代化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基本可以涵蓋如下幾個方面:
3.1.綠色建筑的推行
隨著生態環保理念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其在建筑工程技術中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是現代化建筑工程技術特點的一種典型彰顯。綠色建筑有一些典型特點,具體可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綠色建筑中對于建筑材質的選用更加科學環保,尤其是隨著材料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性能更為優秀,對于環境污染更少的建筑材質不斷產生,讓綠色建筑能夠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綠色建筑的推行一個典型特質就是對于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有效使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建筑設計和建筑工程實現了對于太陽能、光能、風能等的有效使用,并且讓這些天然能源或自然資源成為建筑體的一個重要能量供給。這不僅從整體上降低了建筑體的能耗,也是打造和環境和諧共處建筑體的一種方法。
3.2.生態建筑的產生
生態建筑近些年來慢慢產生,這一新型的建筑工程技術的優越性也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出來。生態建筑除了上面談到的綠色建筑中一些特點外還包含,生態建筑同樣非常關注于建筑體自身和周圍環境的良好融合。因此,生態建筑在打造時會更大程度關注于項目周圍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及社會環境等。會盡可能設計和建造一些能夠更好地和周圍環境和諧共融,能夠打造出和周邊環境之間相得益彰的建筑體。
4.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4.1 新型材料的出現與應用
工程開工前的準備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到材料的選擇與采購工序。對于日新月異的建筑工程市場,建材的更替也較為頻繁。因此,建筑工程的承包單位需要根據工程的具體要求、預算許可范圍等限定條件對建筑材料進行挑選。當下在建材行業較為常見的建筑材料一般有高強度材料與輕型材料。高強度材料適用于需要承重的結構中,而輕型材料的應用范圍主要是為減輕建筑自重,或用于需要浪費的工序中。出現上述情況時,選擇輕型材料就有利于縮短運輸建材的時間、降低運輸成本,且輕型材料的安裝與拆卸一般不需要用到大型吊機。不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還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占據著主要地位。骨料混凝土便是問世時間不長的新型材料,影響了我國現代大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與建設。
4.2 建筑工程技術趨于信息化、自動化
隨著互聯網等現代通信工程技術的持續發展升級,越來越多的行業都應用上了現代計算機技術。而在建筑工程領域,施工技術也與信息技術密切結合,利用先進計算機的數據處理技術與自動化功能,使得未來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將會趨于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就可以利用計算機提前對建筑施工過程進行模擬驗算,根據驗算成果來規避實際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確保每一項建筑工程都可以安全竣工并質量過關。
4.3 建筑工程技術趨于國際化
隨著建筑工程領域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也趨于密切。這就導致建筑工程技術也需要向國際化方向發展,進而去實現國際資源合理配置的目標,在合作互贏的大背景下促進國內建筑工程企業的快速發展。這樣一來,也有助于國內優勢技術通過集成的形式突破技術壁壘,達成全球合作交流的局面。在施工技術的開發研究階段,國家間的合作商議使得國際間的技術交易更有利于為各國建筑工程建設添光增彩。除此之外,節能環保、科學發展一直都是我國建筑工程領域遵循的標準主題。建筑企業建設符合國家生態要求的工程,維系綠色環保的風格,盡可能地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資源代替高污染的不可再生資源,有利于國內建筑工程行業呈現上升的發展趨勢,并且跟上國際主流腳步,獲得國際認可也有利于自身發展。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及社會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需求也逐漸增多,因此在整個建筑方面人們對建筑質量提出更高標準,過去單一的結構建筑也不能使人們的生活追求得到滿足,因此現在衍生了許多先進技術的綠色建筑及生態建筑等新的建筑形式,未來一定會是一個更環保、更安全、更節能的建筑時代,我們要對現有資源科技進行合理運用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紅宙.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1).